首页 -> 2007年第11期
独具匠心巧为之
作者:胡涛海
原题回放
中国皮影戏
易树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1.文章在点明皮影戏的本质特征后,依次介绍了中国皮影戏的( )——皮影制作——()——广泛流传。
2.文章引用《汉书》记载的爱情故事,其作用有二: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中画线句,说说加着重号的词“之一”不能删去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西省孝义市的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结合上文内容,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概括说明孝义皮影戏的特点。
材料一: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戏起源于战国。
材料二: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
材料三:孝义皮影戏的剧目很多,现收藏有二百余本。
孝义皮影戏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色审视
1.选文民俗敦厚。2007年山西省的说明文阅读材料选用的是易树的《中国皮影戏》,介绍地方皮影戏,民俗风情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突出。所选材料注重让我们领会作品所体现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为考点的设置提供了很好的语言背景,为综合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感悟、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语言的品析、地域性文化资源的探究等也提供了比较浓厚的文化氛围。
2.考点设置到位。这道题尽管只有四个小题,却涉及了考查说明内容、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和课外延伸探究等诸多方面,考点设置得到位、明了,体现了说明文的教学重点,既不偏难,也不生僻,易于我们作答。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各个小题的设题特点及解题思路。
第1小题考查对说明文内容的感知,答案应是“悠久历史 皮影表演”。这一题考查梳理说明内容以及对文章内容的认识与归纳,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感知文章内容和理清文章结构。要答对这道题,首先要对文章说明的对象有一个明晰的认识。然后归纳概括各段大意,梳理总结得出答案。第2小题考查对说明技法的掌握。我们只要结合文章内容,认真思考,就会得出引用《汉书》记载的爱情故事的作用:“一是说明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二是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回答这类有关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试题,要先领会说明内容,在深入理解上下文后,再结合自己的认识去答。第3小题考查对说明语言的品析。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考查,是说明文阅读的常考题目,我们答题时要根据说明内容作出准确的判断。经过仔细阅读原文、认真品读画线句子,我们自然会发现答案应该是:“传到国外的中国传统艺术很多,去掉‘之一’显得绝对,表达就不准确了。”第4小题是一道有关关注家乡民俗风情,开发地域性文化资源的探究性试题,是文段内容的延伸。从选文的内容引出有关皮影戏的链接材料,把文章引向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使得文段内外相结合。文段综合考查了语文能力,以培养我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解答这种类型的试题一定要联系选文内容,然后根据材料提供的三个材料,顺着起源早、被作为邮票图案发行、剧目多等分析,归纳出它的三个特点:“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剧目丰富”。这类自主探究题,切合《新课标》的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复习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3.题型呈现开放性。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成为培养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这类试题的逐渐增加,是近几年说明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发展方向。2007年山西省说明文阅读试题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1)以主观题型为主,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如第1、2小题,表述的内容是确定的,但语言表达的形式可以不同。解答这类试题,要尽量把准要点,然后用个性化的语言去解答,这样才能彰显水准,才能从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分;(2)要求对某种现象归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如第4小题,根据提供的材料探究孝义皮影戏的特点,充分考查了我们的归纳概括能力。对这种类型的试题的解答,需要联系选文,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从中发掘出文段蕴含的信息。
4.考查科学素养。尽管试题呈现出来的是知识点与各种题型,但我们还是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今年的说明文阅读试题从整体上来说考查的是我们的科学素养。“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说明文教学的要求,也是2007年山西省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的宗旨,也势必成为今后说明文考查的一个趋势。山西省说明文阅读这种关注家乡的历史、人文,民俗风情等类文章的试题,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从而提升我们的科学素养。
信息捕捉
根据2007年山西省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的特点和《新课标》对说明文阅读考查的要求,着眼于今后的练习与考试,我筛选捕捉了一些有用信息,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1.拓展阅读层面。提升科学素养,将是今后说明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中考说明文阅读,目前主要是考查科普说明文,要求我们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为此,我们要多关注科技和环保的最新状况,多阅读有关家乡的历史、人文和民俗风情等方面的文章。这样,才能见多识广,积淀厚实,也才能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阅读技能。而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累,我们就能在考试中自如应对,从容解答。
2.掌握阅读技巧。正确把握文意,概括要点。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说明文时能够把握文章的大意,从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对段落的内容和全文的要点进行归纳和概括,对事物的特点进行阐述,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总结,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等。能找出段落或全文的中心句,对其在段落或全文的地位、作用作出阐述;准确理解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能够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排列句序;熟练划分不同类型段落的说明层次;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掌握过渡句段、照应句段、总括句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作出阐述,并说明是否能删掉的理由;能够快速判断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并阐述其作用;对文章的语言特点进行归纳概括;理解文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作用等。
3.应对新题型。开放性、探究性试题会逐步加大,这是今后说明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发展方向。这类试题的特点是自主探究与文章相关的一些内容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认识,训练可侧重一些要点:(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4)对人类共同关注的某个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5)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警示性的标语、建议或公益广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