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在品味名篇的芳醇中自悟写景之技

作者:程先国

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
  (节选自鲁彦《听潮》)
  
  技法自悟:
  《听潮》写于作者游览普陀山景区之时,它着重从听觉的角度,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表现了大海落潮时静态的“柔美”和涨潮时动态的“壮美”。“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将视觉转化为幻觉,透露出作者愉悦、欣幸的心情;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将听觉转化为视觉、触觉和味觉,写出了落潮时大海的静柔、清丽。将“潮音”拟人化,化听觉为视觉,运用排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将涨潮的“壮美”刻画得淋漓尽致。
  
  片段五:
  
  斯妤点睛“北海的早晨”
  四周静悄悄的,北海还在酣睡中。浩瀚的湖面上,只我一个人。桨声汩——汩——汩,分外鲜明。北海如绿色的云波,悠悠地向我身后飘荡了。
  湖上弥漫着薄薄的白雾。小船在雾中行,如在梦中游荡。一带山峦树木横在远处,隐隐约约,蒙蒙咙咙,如一围灰色的梦的城墙。几组台榭楼阁倚在湖畔,幢幢的影子,隐隐的轮廓,全都显着无限的醉意。沿岸伞一样撑着的一株株茂密的柳树,望去参差差、毛绒绒的,一团团如泼在天边的墨,又如雨天里浓浓聚着的云。纷披的柳条中,不时转出一两点灯光,淡淡的,晕晕的。湖面是更见迷蒙了,乳白色的晨雾浮起在半空,轻烟一般笼罩着水面。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婴儿呢。
  浮在湖上的美丽的琼岛,也和湖面一样,披拂着纱似的晨雾。琼岛本来就是为云雾而建的,如今在晨雾的缭绕下,果然有“蓬莱”一般的胜境,岛上星布的楼阁,葱笼的草木,全都裹在雾霭中,袅袅婷婷,绰绰约约,朦胧中漏出清丽,妩媚中显着飘逸,有着极动人的风韵,正称得上“烟裹风梳态自浓”!而沿湖一列月牙形的雕粱画栋,临着水,拂着雾,宛然而来,盈盈如飘,袅袅地环绕在琼岛浑圆的肩上,更是仙界里一条飘逸的纱巾了——琼岛真是烟云尽态,秀若天成啊!
  雾霭渐渐消散了,晓月白皙的脸庞渐渐露了出来——说它是月,还不如说是云,——它白得像一片云,薄得也像一片云,一片半圆形的云,轻轻地、静静地贴在空中,、湖面水平如镜,碧澄澄的水波光滑柔软得如同绿色的软缎。小舟划过,裁出一道逶迤的波痕,盈盈地拖着,只一忽儿,便又无声地聚拢过来,重新合成了一匹完整宽广的缎子。偶尔一阵微风掠过,一圈圈泛起的涟漪如少女般的甜蜜的微笑霎时充满了整个湖面。有时,风大一些了,光滑的湖面迅疾地皱起波痕,起伏着、奔涌着——整个湖面便如同一川闪闪的碎玉了。
  (节选自斯妤《北海的早晨》)
  
  技法自悟:
  第二、二三自然段写晨雾中的北海。通过“山峦树木”、“台榭楼阁”、沿岸的“柳树”、“湖面”、“湖水”等一系列景物,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由远及近地突出其朦胧、迷蒙与宁静的特征。第四自然段写雾霭散时的北海,仰视写“月”、平视写“湖面”,俯视写小舟裁出的波痕,通过观察角度的不断变化,在动静结合中表现其“明净、清丽”的特征。
  
  片段六:
  
  方纪再现“石林”
  汽车翻过重叠的山,那被青松和翠竹覆盖着的山:汽车滑下弯曲的路,那被像赤金互相间隔开的红土覆盖着的路。
  于是石林,像一团从天空坠落的乌云,像一片从山间涌起的紫雾,凝结在铺满夕阳的草原上。
  周围是线条柔和的红色的丘陵,是刚刚被雨洗过的苍翠的松林。
  于是石林,又像是一座盛在红色宜兴陶盆中长满苔藓的太湖石。
  汽车滑下山坡,越来越近,而石林,却看不见了。
  转过一座山脚,爬上一座山冈,车停了,石林,还是看不见。
  只看见近处的树,天上的云,发光的稻田,撒尼民族的生产队在田间插秧。歌声此起彼落,此呼彼应。
  然而沿着面前的石级,只几步,登上一块岩石,石林,像忽然从地下涌出耸立在面前。
  果然,石林像一片森林的化石,又像一排凝止的海浪;更像是一片闪着青光的刀山剑峰!
  这真是一种奇异的现象。我不知道地质学家怎样解释?我跟着查勘长江学到的一点地质常识,我知道,这也是石灰岩的“喀斯特”现象,但它不同于胜甲天下的桂林的山,不同于三峡中的溶洞,而是像从地下生长出来的,整齐地排列着,互相分离,而又互相重叠的真正的石林!也许它是从地表风化而成?还是地下水的侵蚀所致?眼前的一片石林,是上广下锐,状如牛马羊走卧。而且在它们身上,都有水平相当的、整齐的断纹;难道是被什么由空而降的巨人,手执宝刀,拦腰一挥?或者,这是石灰岩中原来夹有极薄的煤层,露出以后,风化的结果?但也许是地下水位长期停留的痕迹。
  我不是地质学家,无由判断。只能惊叹于自然造物的神奇而已!
  但是我知道,石林,不只是地质上的奇特现象,供人游赏的风景区;石林,守在圭山的大门口,像是撒尼民族的卫兵,是撒尼民族坚强的象征。
  ——(节选自方纪《石林风雨》,有改动)
  
  技法自悟:
  作者先写汽车在山路行走时远远望见的石林,给读者一个俯视角度的远景,用盛在宜兴陶盆中的盆景来比喻,不仅十分恰切,而且给读者一种神奇的玲珑剔透之美。然后作者笔锋一转,“石林”“看不见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下车后徒步不一会,忽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当石林全部呈现在眼前时,作者才用比喻来描写石林。用对比手法来烘托石林,淋漓尽致地描绘石林状貌,活灵活现,如在目前。最后把石,林拟人化,给自然景物注入了思想意义。
  视听触味嗅,俯仰任自由。品名家笔下之景,悟自己写作之技,运起生花妙笔,点睛浩瀚寰宇,形神俱佳,心神皆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