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唐朝诗圣有杜甫 能知百姓苦中苦

作者:杨慧聪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公元767年,杜甫从夔州瀼西迁至东屯,将瀼西草堂让给亲戚吴郎居住,刚到东屯不久写了这首诗。因是再次寄诗(此前有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叫“又呈”。
  诗人对吴郎嘱托:我家草堂前的枣树上如果还有果子,就不要怜惜它,任凭邻居那没有食物没有儿孙供养的老妇人去打吧!继而,诗人说明了原因:她是因为贫困才那样做的,若有一线生机,她怎能如此呢?说明原因之后,诗人对吴郎提出了要求:因为她对你不熟,难免害怕你而心生恐惧,你更要对她温厚亲切。诗人对吴郎的所作所为委婉地提出了批评:她防备你虽是有些多事,可是你插上稀疏的篱笆却是过于认真了,暗示吴郎不要插篱笆。由此诗人不由得想起了妇人是因为连年征战与官吏的剥削才贫困如此,想到了整个国家的连年战乱、满目疮痍,诗人泪湿了罗巾。
  中国古诗讲究含蓄美,即在有限的字句中,饱含着作者无尽的情感。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扬杆打枣、巍巍颤颤、心神不安的情景,令人心碎。诗人当时在此居住时从不打扰她,任其所需,诗人对她是体贴的。当诗人离开草堂后,又担心吴郎会不许老妇人打枣,于是千里传书,可见诗人对这一贫苦妇人的关心。
  诗开始时,诗人还沉浸在对这一妇人的同情关心之中,待到诗的结尾,简单的字句已包含不住诗人澎湃的感情。这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正思戎马”饱含诗人对人民贫困根源的认定,而自己又无能为力,只能“泪盈巾”了。
  杜甫的诗是现实主义的,他描写现实经常由身边琐事写起,逐步推衍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类似的作品。他善于对生活作艺术概括,这种概括表现为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过客观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从而揭示它的本质。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背后是杜甫爱国爱民的胸襟,是其博大精深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阅历。所以他的诗歌是唐朝诗歌的顶峰,本诗就集中概括了杜诗的所有优点。
  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感情的呢?请看他这首诗所运用的关键字:第一句中的“任”字,是漫不经心、毫不介意之意。为什么如此呢?因为诗人知道老妇人生活无依无靠,自己很同情她的遭遇。第五、六句中“虽”、“却”两个虚词的运用,体现了诗人不是对吴郎生硬地说教,而是十分委婉,便于其接受,甚至标题“呈”字也体现出了诗人诚恳劝告吴郎善待老人的心思。
  以上这些感情的表达都是曲折含蓄的,诗人想大声疾呼的“征求”、“戎马”只是在最后才点出来,诗人的怨愤之情和自责之意全包含在“思”、“泪”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意的外延必须大才能称其为好诗,不然诗是经不住读的;含蓄美也符合儒家的“中庸”思想,这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细读这首诗,我们可以读出晚唐的颓唐;可以读出人民的艰辛;可以读出诗人的善良。以小见大,诗人为我们展现了时代的风云。
  必须提到的是,诗人这么怜惜穷苦百姓的生活,而诗人当时也穷困潦倒。因为没有很好地实践自己的信念,精神上饱受打击,生活上无依无靠,诗人在这次体贴他人苦中苦四年后,也因贫病交加死于一条破船之上。诗人在政治上没有施展自己的抱负就离开了他热爱的祖国,但是他以自己爱国爱民的善良之心,运用高超的写作技巧,谱写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厚重的乐章,从而成为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