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一曲澄净而旷达的千古绝唱

作者:张淑英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是汉文化史上最有特色的文人之一。他的思想与人格融入了儒、道、佛三教而又各臻其妙。这首词集中体现了道家的浪漫主义及旷达思想,是苏词代表性作品之一。
  词的上半阕充满了豪迈奔放的浪漫主义情致。我国士人受孔子“畏天命”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天尊地卑的传统认识。苏轼值此良宵佳节欢饮、大醉之时,摆脱了凡夫俗子的陋儒之见,竟敢持酒对月,呵而问天,大有一种欲与上天平等对话的气概,何其豪放!它体现了超凡脱俗的道家齐物思想。《庄子·逍遥游》所写神人,可以“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屈原在《楚辞》中则有更为奇特大胆的想象,敢于“令羲和弭节”“令帝阍开关”,万物皆备于我,神灵为我所用。苏轼词中不仅敢于问天,而且直欲上达天庭,白夜飞升,只是慑于月宫的高寒,而有难以适应环境之忧,故未成行;况且在月宫中孤零零地,哪儿有人间生活温馨和谐呢!词人对天上宫阙“琼楼玉宇”的理解,源于心理学上的“通感”。在皎洁的中秋月夜下,人间万物皆成粉妆玉砌之色,有柔润净莹之美,故古人称为“溶溶月”。人间尚且如此,月宫建筑可知,肯定是琼玉世界了。“高寒”的理解既源于生活常识,也与汉文化的阴阳观相联系。古人认为,日为阳,月为阴,前者温暖,后者寒凉,由日夜温差可知此别,故又称月为“冰轮”、“寒蟾”。经过“问”、“欲”、“恐”几层变化,词人参透了明月,心驰神往,飘飘有凌云之志。结尾“何似在人间”一句,虽饱含对人间生活的挚爱,同时也有不得飞升的遗憾,由此两层含义接引下半阕。
  下阕在继续赏月之中生发出思亲之情,“转朱阁,低绮户”是因为月移影动而换形;这种感知是较长时间观察的结果,故下句云“照无眠”。这无眠既是赏月的需要,又是由赏月带来的不能与亲人团聚的遗憾之情折磨所致。而当思亲之情渐渐占据主导地位之后,词人对中秋月的感情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这又是移情作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对圆月的辗转依人、诱导人思亲惆怅的行为进行了直接的批评,因为“这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呢?缘于此,这团团明月就是启人愁情的肇事者,它好像故意与人过不去似的,有人生八苦中“怨僧会”的意绪。然而,词人对月亮的不满是不公正的,犯了儒家反对的“迁怒”的毛病,所以此情倏然而逝,接下来是对天意人事的旷达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至此,词人不仅又与明月和好如初,同时又将思亲的一腔愁绪排遣殆尽了。
  既然聚散皆有缘,人生不免有一二遗憾!那就让普天下之人在“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当口,通过婵娟传达祝福,忘却忧愁而来共享这良辰美景吧!这就是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传达的旷逸之情。同时也使整首词达到了胡寅在《酒边词序》所说的“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埃之外”的境界,这大概是此词成为千古绝唱的魅力所在吧!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