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香弥 > 泪眼王妃 >  上一页    下一页
十三


  不管她是真的喜爱牡丹抑或是假的,只要她不来烦他,他都能容忍。

  常阡委婉地再道,“王妃这幅画颇有巧思,王爷要不要看一看?”

  他原是君连笙身边的随从,自十一、二岁就跟在他身边,四年前,在君连笙赶走秦氏母子时,也撵走不少秦氏留下的人手,包括当时的总管与几个管事。

  王府人手出缺,君连笙因此提拔了几个跟随他多年,对他忠心耿耿的手下,分别担任管事,而常阡则在君连笙对付秦氏母子时出了不少力,因此被提拔为郡王府的总管。

  君连笙知常阡不会轻易称赞人,听他这么说,便道:“是吗?那打开我瞧瞧吧。”

  常阡打开那幅已裱好的画,两手举到他面前。

  君连笙看了几眼,颔首道:“这画确实画得不错,难怪你非要我看不可。”

  常阡笑了笑,“是啊,小的也没想到王妃的画竟画得这般好。”他接着请示道:“王爷,这幅画可要收下?”

  “挂起来吧。”君连笙抬头看一眼,指了个地方,让常阡挂上那幅画。

  常阡随即叫来两个下人,即刻将画挂上。

  少顷,待常阡和下人离开后,君连笙抬手从衣袖中取出那条帕子,低头看了眼帕子上绣的那朵牡丹和两只蝶儿,再看向挂在墙上的那幅牡丹画,那画上头除了满园的牡丹,也绘了两只蝶儿。

  两个图样栩栩如生的神态竟十分相像,这才是让他留下了这画的原因。

  蝶儿,是她的乳名,他是在她身故后才得知她的全名叫邵望蝶。

  望蝶、望蝶,如今他只能望着手绢上的蝶儿来思念她。

  “王爷收下那幅画,还挂在书斋里?”杜紫芯有些意外。

  “常总管是这么说的,王妃,王爷定是很满意那幅画才会将它挂在书斋里,您这画真是送对了,要不您多画几幅牡丹送给王爷。”赵嬷嬷笑呵呵的提议。

  杜紫芯摇头,“送多就不稀罕了,只有一幅才能显出它的可贵。”

  赵嬷嬷想了想觉得她说得有理,“还是王妃英明,是奴婢一时太高兴,想得不周全,那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做?”

  杜紫芯不疾不除道,“慢慢来吧。”当初想接近他,无非是想借着他的势,来对付邵家,如今倒是不急,她接着佯作不经意的问起另一件事,“最近京里可有发生什么新鲜事?”

  赵嬷嬷想了想,没什么值得说的事,便摇首道,“没什么事。”下一瞬便想起一件事来,“对了,再过几日京中就要举办会试,王爷是吏部侍郎,要协办会试的事,我听常总管说,王爷最近忙得天天早出晚归。”

  “怪不得近来都没再见到他。”园子里的牡丹也差不多开始凋谢了,她近日再去牡丹园,已鲜少再遇见君连笙。

  赵嬷嬷一直心心念念着要怎么帮助自家主子得到王爷的宠爱,这时陡然想到一个办法,兴匆匆开口道:“王爷最近晚归,回来时定是饿了,要不咱们命厨房熬住些夜宵,您再亲自送过去给王爷,多少能同王爷亲近亲近。”

  杜紫芯没有亲自送夜宵去给君连笙,不过她替他熬了粥,留在厨房温着,再吩咐门房,待王爷回来后前来知会一声,她再命下人端过去给君连笙。

  不管如何,君连笙都是这康福郡王府的主子,多向他示好总是没错。

  君连笙这晚回来,下人送粥进去时,因是第一次前来王爷的书斋,一时紧张,竟忘了提那粥是王妃所做,搁下粥后就退了出去。

  君连笙正好有些饿,尝了口粥,有些意外,接着连尝几口后,喊来当值的下人去厨房询问今晚的粥是谁做的。

  被派去厨房的下人不久回来复命,“回禀王爷,厨房的管事说,今晚的粥是王妃亲自熬煮的。”

  “王妃熬的?可味道怎么会这么像……”那粥就像当年他在无心庵养伤时,蝶儿所熬的粥。

  那下人不明白主子的意思,因此侍立着不敢多言。

  须臾,君连笙摆摆丰,让下人退下,心忖这粥的味道相似或许只是巧合吧。

  翌日,杜紫芯在得知昨晚君连笙将她熬的粥全吃完了,接下来几晚,她都替他熬了粥,每次下人送去后,粥依然全被他吃得一口不剩。

  以往厨房送过去给王爷的夜宵都会留下一大半,厨房管事很想知道,王妃熬煮的粥味道当真那么好吗?竟能让王爷全都吃完。一时好奇之下,这日在杜紫芯又来煮粥时,他忍不住大着胆子向她提出了个请求。

  “奴才有个不情之请,不知王妃能不能留些粥,让小的也尝尝这粥的味道?”

  杜紫芯闻言,没有多问便答应了, “那我今晚多煮些,给你留一碗。”

  “多谢王妃。”厨房管事连忙道谢。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