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田芝蔓 > 县太爷的小厨娘 >  上一页    下一页


  “谢大人,奴婢明白了。”辛小月欣喜地接过团扇,直觉自己真是受了大人青睐了。

  “退下吧。”

  崔守仁看着辛小月红着脸,害羞地拉着程姑快步离开,回头又见赵文睿早因为肚子饿开始用膳,他知道赵文睿根本没意识到他刚刚的举动逗得那个小厨娘心头小鹿乱撞,那小厨娘怕是芳心暗许了。

  “大人没赶卑职离开,是因为今晚就打算开始谈公事了吧?”

  “本来体谅你身体不适加上舟车劳顿,想让你休息一晚的,你既然有精神看戏,就表示身子无碍,县务繁忙,尽快处理较为妥当,现在先用膳,用完膳后就开始商议。”

  “卑职遵命。”崔守仁拿起碗筷也吃了起来。

  他才刚扒了一口饭,就听见赵文睿警告道:“守仁,我不知道你跟凤仙之间有什么嫌隙,但你一个大男人,何必跟一个小女子计较?”

  “卑职不明白大人的意思,请大人明示。”

  “别装傻了,你刚刚不是故意暗示我那团扇其实是凤仙想要的?”

  “但大人不也是改变了主意,没把团扇给金凤仙?”

  “我是看不惯她耍些小手段,但她也只是耍耍女人的小心眼,没做什么坏事,你们就相安无事吧。”

  崔守仁知道有些事赵文睿既然有分寸,那他就别多说什么惹得赵文睿不快,赵文睿就一直当金凤仙是赵老夫人安排给他的通房也无妨,免得得知她真正的身分后生出一些事端。

  只要赵文睿不真的把她收了当通房,她的存在就没有迫切的危机,他只须注意别让两人走得太近便可。

  ***

  赵文睿来到仁遥县也好些天了,虽然交接的公务已经陆续在处理,但最让他头痛的并不是那些记录在案的案件。

  他让崔守仁去查了帐,每年朝廷拨款修筑官道的款项都确实收到了,帐目上也都按名目核销,可怎么一条官道会修成那副模样?难怪县里的物产运往他县销售走的都是水路,陆路如此怎么运得了货?

  既然通商主要走的是水路,那应该加重水路关税,虽然负责制定税额的是朝廷,但实务评议却是由县衙上交府衙再上交朝廷依评议核定,怎么反而减轻了水路关税,降低了税收?

  关税依律八成上缴国库,两成做为地方税收,有了税收就算朝廷拨下修筑官道的款项不敷使用,至少可以用地方税收补贴,但如今的仁遥县是捉襟见肘了。

  赵文睿也不难猜出肯定是某些大商号送了孝敬才能降税,只是这环环相扣的,孝敬只送到了县衙就能办到吗?怕是至少还有府衙的人牵涉其中。

  刚来仁遥县那日去的茶楼或许是位于城东的关系,虽有人对县政高谈阔论,但大多说得隐晦,赵文睿想着他多去几次或许能听出个端倪,于是换了一身常服打算再去探探有没有什么其他消息。

  只是他刚走出官邸来到转角小巷,就见辛小月鬼鬼祟祟的走出官邸后门,见她行止怪异,他寻了处地方藏身偷看,发现她走出小巷转向大街,手里还提着大包小包的,急着往城西走去。

  今天送膳来给他的不是辛小月,一问之下才知今日是辛小月的休沐日,既然如此,她怎么还在官邸里,离开时又怎么会提着那些包袱?

  难不成他官邸里的厨娘做了贼?

  赵文睿也不知是真怀疑辛小月还是好奇心使然,便偷偷跟在后头。

  然而才走没多久,他发现她并不是往她老家的方向去,而是要往城西贫民户去。

  这些日子他偶尔会与辛小月谈起她的事,知道她的老家位在城外约莫五里的地方。

  赵文睿来到仁遥县后也想着去城西视察,但一来因为官道和关税的事起了疑心,打算先调查清楚,往城西视察的事便耽搁了下来。

  他跟着辛小月来到城西贫民户聚集的地方,这里的百姓住着的屋子是茅顶土墙,巷弄里穿梭的人也大多衣衫褴褛,他与辛小月的出现实在突兀,他虽然是隔着一段距离跟着辛小月,但住在这里的百姓只要看见他们,大致也能猜出他们应是同行的。

  不过这些百姓都自顾不暇了,谁管眼前人是哪来的公子哥,又是来做什么的。

  赵文睿随着辛小月越走越深入,直到她走进一户连大门都倾圮的人家。

  辛小月一进门便对着屋子里大喊道:“余奶奶,我是小月,我拿了些好吃的东西来给您,余奶奶,快出来趁热吃吧!”

  赵文睿站在那户人家外头,看着辛小月把一个个食盒摆在院子里一张缺了一截桌脚、拿石块垫着的桌上,不一会儿,就由屋里走出一名老妇人及几个孩子。

  “小月,你又从官邸里偷拿吃食送来了?”余奶奶看着食盒里的精致吃食,轻斥道:“不是叫你不准再做这种事吗?”

  那些孩子可管不了东西是从哪儿来的,虽然他们一个个没有余奶奶同意都不敢动,但都睁大眼,一副垂涎三尺的模样。

  余奶奶看了不忍,只好说道:“吃吧,但下不为例。”

  孩子们一得到允许,一个个上前吃了起来。

  辛小月拿了一块糕饼送到余奶奶面前,讨好地道:“余奶奶,这可是我一早起床做的,吃一个嘛!”

  有空做这些,却没空给他送膳?赵文睿看着辛小月做善事的模样,就想到了初见她那天,她也是当了老好人,自己在街上打扫。

  “小月啊,你别再这么做了,当心被发现。”余奶奶接过了糕饼,又叨念了一句,才把糕饼送入口中。

  “反正是多做的嘛,不吃也是让张总管拿去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