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千寻 > 金夫银夫糟糠夫 >  上一页    下一页
七九


  在那个元宵夜里,萧景铭领着他到后台说话,他还以为萧景铭有什么私房话要对自己说,没想到他竟是引见少年皇帝给他。

  少年皇帝梁琛十二岁登基,由端王、六王爷、王丞相等大臣辅政,熙和六年,他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少年。一席欲罢不能的谈话后,他和郁以翔看对眼了,之后在萧景铭的学士府里,两人又见过几面,建立起交情。

  过去五年,郁以翔连中三元,今年春闱,皇帝钦点他为状元,直到殿试那天,他才晓得自己口中的梁大哥,竟然是当今皇帝,让他悄悄地捏了把冷汗。

  前年,康氏母子、郁以乔和秦宛音三人陆续搬离郁家当年给康氏的宅子。

  因为包子店的生意越做越好,需要有人管理,而且若是住在京里,郁以翔访名师、与学子交谊也较方便,加上他和郁以乔的事,两边的长辈心底都有了默契,孩子渐渐长大,总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天天腻在一起,在成亲前多少要避一避,于是康氏在京城购下一间大宅子,带着儿子和家仆搬进去,而怕招人眼的秦宛音三人则带着郁以乔搬回原来的住处。

  郁以乔进书房的时候,秦宛音正与周掌柜在对帐。

  包子店的盈收让秦宛音手边攒了不少钱,以前她们没想过要赚家底,总想着省吃节用,那些嫁妆足够替她们三个女人送终,可是包子店的成功,无疑给了她们很大的鼓励。

  生意越做越有信心,她们再不是无知的女子,她们有见识、有看法,心里有定见,渐渐地,言谈举止间多出几分自信与笃定,那种丰采是慢慢养出来的,没历练过的人,养不出这份沉稳。

  曹氏并不知道包子店有一半是秦宛音的,眼看包子店生意越来越好,康氏搬进大宅,出入乘坐的马车豪美奢华,穿戴皆是昂贵的宝石珠玉、绫罗绸缎,且儿子又入朝为官,风水轮流转呐,二房的成功与已经衰败的文成侯府成了强烈对比,族中人又常在底下私语,说什么举头三尺有神明,恶人自有天来磨,没有人会一路被欺压到底……这些话让曹氏眼红嫉妒到不行。

  不管怎样,包子店已经开到顶了,除了京里,京城外头几个富州县也陆陆续续开了十二家,再开下去,就要抢自己人的生意了,因此厨艺越来越精湛的杨素心提议开一家酒楼。

  这个念头已经存在很久,却没付诸实行,这是因为名头上她们都还是文成侯府里的人,哪天若消息传出去,郁家那群吸血鬼不天天上门才有鬼。

  直到前年,秦宛音无意间救下周掌柜一命。

  周掌柜姓周名易传,四十岁出头,个子高高瘦瘦的,长相斯文,但眉目间有一股锐利精明。

  听说他年轻时曾经考上秀才,但后来的科考却屡试不中,二十岁那年他弃文从商,长年在外营商,令他颇有眼界见识。然好景不长,四十岁那年,家逢大变,一把无情火烧掉他的人生。

  火是在深夜烧起来的,除了还在外头应酬的他,父母妻儿全没逃过一劫,在为家人办丧事期间,又传来运送货物的船只沉没,多年经营,全付之一炬。

  万念倶灰的他鬼使神差地走到城郊,原想跳河自尽的,却让秦宛音给命人救上来。大家好说歹说,劝他珍惜生命,他却仍置若罔闻,一心求死,直到郁以乔冲到他面前怒问:“如果你连死都不怕,人生还有什么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来,失败了、再拼点力气走向成功,这样做会比死更困难吗?要是我,不拼搏到最后一刻,绝不认输。”

  他看着她坚毅的表情,心折服了。不过是个小小姑娘,竟有这般见解,亏他还是在外走踏多年、经过无数风雨的男子,岂能不惭愧?

  后来他又听说了秦宛音三人的故事,心想:三个弱女子都能为自己挣出一片青天,难道他堂堂男子就不如她们?他的斗志被激发,枯槁的心死灰复燃。

  在休养三个月后,接下掌柜一职,由他出面在京城顶下一间酒楼,挂上招牌“食为天”。

  杨素心、柳盼采坚持让女人有机会与男子一争上下,于是徵来一批厨娘和女伙计,由杨素心亲自指导厨娘做菜功夫,而郁以乔则训练那批年轻的女伙计,教导她们服务精神,如何引导客人点菜等等。

  女人天生吃苦耐劳,而且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长期受欺压,因此更加珍惜可以挣得银子的机会,像这样可以不必卖身为奴又能赚家底,大伙儿自然是挤破头地想要进来。

  有好厨子、好员工,以及足够的资金,“食为天”开张了。

  也亏得周易传本事,居然一个人能带着一票女人做事,还做得有声有色,刚开始郁以乔还担心,一名男人与一群女人共事,会不会磨出疙瘩,幸好只是白白担心一把。

  因为周易传的事儿,柳盼采常笑话秦宛音——“姐姐以后没事多出门逛逛,姐姐眼光好,第一回捡了个好女儿,第二次捡一个好掌柜,下回说不准,连皇帝也给捡回来。”

  “娘、周叔叔。”郁以乔进屋,屈身一福。

  “怎么来啦,三娘给的绣件绣好了?”

  “食为天”生意越来越忙,她们怕落下小乔的教养,因此在课业上盯得更紧,不过也幸亏这丫头手脚麻利,做什么都拼着劲头,想和谁抢什么似的,她们都觉得如果她是男儿身,恐怕不比翔儿差半分。

  “是。”是做完啦,只不过精致度比大娘做的差一大截,不过没关系,三个娘都是护短的,她做得再差再糟糕,话从她们口中出来,还是比别人家的女孩儿要好上许多。

  “你二娘呢?”

  “她在厨房做新菜,让我别去闹她。”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