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千寻 > 妃临九天卷二 >  上一页    下一页
四十三


  四哥哥将来定是人中龙凤,无庸置疑,当时进京,我还期待他能在五哥哥身边多加提点,谁知才多久时间,他就去了东北。

  我心里有几分埋怨,致芬却笑着对我说:“这叫做人算不如天算,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所以呢,知不知道天才和笨蛋怎么划分的?聪明的人愿意随着变化调整脚步,蠢人只会停在原地大骂老天爷不公平。”所以啊,与其在这里生气你的回信中只有“安好”、“顺利”这种敷衍宇眼,我决定调整自己的做法,当个聪明人。

  随信附上几页信纸,你别问我那是什么东西,我也不是太清楚。

  不过致芬说,如果乐意的话,我可以喊它“学习单”,那是种帮助大将军学习如何写信的工具,希望它真的能够帮到你。最后祝大将军旗开得胜!

  小丫头

  信的封口上头滴着蜡油,在蜡油未干时盖上一方刻着“小丫头”的印章,因此齐靳明白,除大将军印之外还有个小丫头印。

  他喜欢育清喊自己大将军更胜于喊他世子爷,喊世子爷时,她的口气淡淡的、带着一种疏离,但喊大将军时,她总喜欢喊成“打将窘”,有些调皮、有些可爱,就是小丫头该有的口吻。

  随着每封信来到的,一定有个装着满满点心的食盒及两套新裁的衣裳,那衣服扎实保暖,让他在冷风冽冽的漠北不觉得冰寒,但是这回,她送上的是两套轻薄透风的凉衫,那是为着他即将起程前往岭南做的准备吧?

  她不仅聪明还很细心,有的时候,他觉得她不像个小丫头。

  上回他突发一问:“你怎么会想到向苏姑娘介绍我是平西大将军?”她吐吐舌头,支菩半天后回答,“朝廷给封号不都是这样,打跑北边鞑靼的,朝廷就封他镇北大将军,梁国在西,你打下大梁不叫平西大将军叫什么?”这么说来,她不过是随口胡说八道,没想到,事情还真的让她给料中,朝廷的诏书里,果真封他为“威武平西大将军”。

  当时若不是自己多问上两句,而她给出合理解释,他定要以为她是神算,掐指一数就能算出前后三十年。

  齐靳打开她附上的“学习单”,从头到尾飞快看过一遍,笑意忍不住从眼角流到嘴边,这个小丫头呵……不管这是苏致芬的教导,还是小丫头的异想天开,他都乐意配合,齐靳拿起笔、沾饱墨水,二写下答案。

  建方十五年〈四〉月〈十六〉日,天气〈晴朗〉。

  括号的地方留着空白,让齐靳在里头填字,他看完下一句,想了半晌才继续写。

  今天的心情如何?

  答:还不是太差。

  这几天在忙些什么?

  答:正依着阿坜和苏氏给的书册,训练士兵打丛林战。

  写一件令你感到快乐的事。

  答:梁国新君昏庸软弱,两国划分疆界之事,比预期中更早完成,盟约签定,里头的条款细项肯定会令圣上龙心大悦,也许皇上愿意在赏我“威武平西大将军”这个封号后,还愿意赐下新府第,允许我离开珩亲王府,立府别居。

  写完这个,不自觉的愜意浮上眉心,这是长久以来,他希望为江云做到却无法做到的事。

  对于江云,齐靳心里头始终有无数抱歉,他护不了她,也护不了她的家人。

  前曰,齐镛传来消息,说江云的父亲犯事被罢去官职,事关康党,证据还是由育岷亲手挖掘出来的,证据确凿,皇上处决起来毫不手软。

  唉,岳父、大舅子终究是不肯听自己的劝告,当初他一再叮咛,要他们独善其身,千万别为升迁、为些许好处投靠康家,他们却将他的话当成耳边风,如今东窗事发,便是他再有能耐,也无法可救。

  齐镛很抱歉,他说自己已经尽力了,如今任何人牵涉到康党,皇帝一个都不会放过。

  这是好消息,代表大皇子的地位岌岌可危,而齐镛的形势更加稳固,只是齐靳无法不心虚,保不住岳家,他怎对得起过世的江云?而且,自此往后,自己的女儿再无外祖可以依恃……他是女儿唯一的仰仗,为女儿,他必须牢牢把小丫头的话给记在脑子里——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有没有什么让你感觉骑傲的事?

  答:新的界碑立下,眼看朝廷送来一批批迁居至此的百姓,他们不疑虑、不犹豫,放下包狱便开始筑屋耕地,为着自己的明天勤勉砥砺,边关一片欣欣向荣。

  悄悄地同我说一个别人不知道的秘密吧!

  答:我曾经在老家树下埋入一个锦盒,里头写着我的志向。

  关于这一题,他想很久才缓慢下笔,但最终还是没有提到锦盒里头的纸张上写了什么内容,因为如今想来,那个志向……很可笑。

  想想看,有没有什么让你难过的事,需要分享?〈如果没有,可以略过〉答:前几日,将最后一批死亡的战士骨灰送回京城,那些人,曾经与我并肩作战,而今天人永隔,想起他们爹娘亲人的哀恸,心很沉。

  可以略过的事,他竟然还是乖乖填写,看来他对这张学习单并没有想象中的敷衍。

  最近有什么事是你最迫不及待想做的?

  答:很想快点抵达湘城,试试那些迷彩服,有没有如预期中那样好。

  提一件大将军想要小丫头为你办到的事。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