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千寻 > 本宫有医手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二十一 | |
|
|
齐槐容马上推门而入,就见弯弯跪在母后跟前啜泣,眉头瞬间紧紧皱在一块儿。 打从程夫人进宫的消息传来,他就隐隐感到不安,谁知道过没多久,小雪就跑来求救。 唉,程曦骅啊程曦骅,亏自己把他当做好兄弟,他却……弯弯到底要为他吃多少苦才到尽头? 皇后脸色铁青,全身僵硬,指向弯弯的手指头微微颤抖。“你怎么就这么不孝,你有没有替你父皇的面子着想,他是皇帝啊,天底下的女子都在读《女诫》,你身为公主却非得要抛头露面,做那等……唉……”她重重叹了口气,看到女儿还在哭,她也忍不住掉下泪来。 “槐容,弯弯最听你的,你来劝劝她吧,母后劝不动了……” 齐槐容看着泪眼相对的母女俩,双膝一曲,跪求道:“母后您别动怒,是儿臣的错,是儿臣赞成弯弯行医,济世救人的。” “竟然是你!你这个当大皇兄的怎么可以……你不知道这么做会毁了她吗?!” “太医们都说,没见过像弯弯这样有天分的人,根本就是华佗再世,弯弯只消一眼,就能辨认各种药材,只看一遍,就能把药经背透,她扎针、下药,完全不像个新手,太医们说,倘若不让她发挥才能,着实太可惜……” “所以你就胆大妄为,偷偷帮着她开设春水堂?” 提起“春水堂”这个名字,嗜吃甜的皇后眼泪猛地一收,嘴巴倏地一馋,想起了珍珠奶茶、波霸奶绿,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滋味多美好啊,她的表情虽然仍旧难看,心里却开始计划,回头得想个办法弄两杯来喝喝。 “你没想过,天下人会不会鄙夷弯弯、看轻弯弯吗?!你没想过她是女儿身,又是个公主,事情传出去,你让你父皇在百官跟前,面子往哪儿搁吗?!” “儿子会想尽办法,绝不走漏任何消息。”齐槐容信誓旦旦的保证。 她绝对相信大儿子有这等本事,但……她摇头道:“鸡蛋再密都有缝,天底下没有永远的秘密,谎话只会越滚越大,一旦真相暴露,弯弯这辈子就毁了。你父皇是怎么宠弯弯的,你很清楚,倘若真有那么一天,他会有多难受,女孩子家……”说到这儿,她故作哽咽,假装说不下去了。 “难道要说实话?说实话的话,弯弯的名声……”就真的无法挽救了。 皇后点点头,再推大儿子一把。“可不是吗?扭转世人的观念有多困难,你们怎么就偏偏挑难的事儿做,难道就不能让长辈省省心?”她刻意加强扭转两字的重音。 扭转世人观念、扭转世人观念……母后的话在齐槐容心底不停的转圈圈,转着转着,他突然间恍然大悟,兴奋的扬眉道:“母后,儿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好大哥,果然没让当妹妹的失望,弯弯终于破涕为笑,瞬间把程曦骅抛到脑后了。 皇后紧皱的眉头也松开了,她就说嘛,大儿子聪明又能干,几句话就把他的思维给挑开,很好、相当之好…… 弯弯被皇后罚禁足三个月,春水堂依着京城其它药堂掌柜的意愿,关门了。 齐槐容当然不会告诉众人,那是因为东窗事发,怕坏了公主名声,不得不关门大吉,他对外的说法是—— “你们嘴里的丫头大夫是当今圣上的玫容公主,她小时候曾与得道高僧结缘,高僧曾对玫容公主言道:“公主有慧根,此生该以济世救人为职志,倘若公主能救活五千人,大齐便能国运昌隆、民生富裕。”于是公主便在佛祖面前发愿,愿救大齐百姓千万。 “今日你们阻止公主为善,公主身为大齐公主,不能不替你们的生计着想,但如此一来,佛祖会否把那些人命算在你们头上,从你们的寿命当中扣减,就不得而知了。” 听到这里,有人开始头昏眼花,脚软得站不住了。 谁知道春水堂是公主开的?谁晓得公主曾在佛祖跟前发愿?谁又知道公主天生有慧根?这、这……这不是冤人吗? 齐槐容先狠狠搧了众人一巴掌,替自家妹妹出够气后,才缓声说:“如果不想担这业障,不如每月月初,各药堂派大夫替百姓义诊,至于药材,本皇子会另开药铺,你们让病人拿着药单到铺子里来抓药,公主还是会自掏腰包支付药材银子,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话都说到这上头了,何况还是大皇子亲自开的口,谁敢不答应?反正就是出个大夫给穷人看病,药材钱也不必自己付,就能抵消业障,还能有比这个更好的建议吗?于是众人纷纷举双手赞成。 就这样,春水堂关门,百草堂开门。 公主开春水堂的事情传扬出去,引起的反应和齐槐容、弯弯预估的相差不多。 有人窃窃私语,说道玫容公主怎么能去做这种低三下四的事,简直是自败名声,也有一些本想与皇家结亲的皇亲国戚打了退堂鼓,假装从来不存这种念头。 虽然碍于皇上的面子,没有人敢光明正大议论此事,但皇上耳目众多,当年跟着他的隐卫还没告老还乡,调查这种事不过是小菜一碟。 皇上听着隐卫的回报,大臣们私底下的小话实在不堪入耳,让他着实又气又怒,偏偏他又不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恶君主,不会以私怨降罪于百官大臣,于是憋着憋着,成日抑郁,却又怕妻子忧心,一句话也未曾向娇妻提过。 齐槐容怕父皇憋出内伤,于是在事发第十天,与弯弯商议后,两人决定提早进行第二步骤——利用广大的舆论力量来改变。 不管在什么时代,金字塔顶端的人数永远敌不过底端,众口铄金,当然是股强大的力量,古来多少帝王被百姓骂,骂到改变行政方针。 连皇上都可以因为舆论力量更弦易辙,百官大臣的迂腐观念算什么?何况还是上下夹杀。皇上与百姓同心,那些老古板到底知不知道,和老百姓站在同一阵线的皇帝叫什么?叫做千古明君啊! 于是舆论从大齐王朝的京城往外扩散——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