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宁馨 > 掌家小闺女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五


  而一旁尖嘴猴腮,下巴还长了一撮黑毛的杨老大扫了一眼桌子上散落的点心渣子,后悔得肠子都要青了。心里埋怨道,早知道就不听老娘的了,什么给三弟一家没脸,以后更好拿捏,到底错过了用点心吧。

  这么想着他不耐烦的插嘴,“娘,你就别唠叨了,赶紧坐下吃饭吧。”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杨老太太刚抖起威风,没想到大儿子第一个拆台,气得伸手就要打人。

  杨老大却是一个闪身坐了下来,半点不在意的催促着,“是不是要上凉盘了?赶了一早上的路,我早就饿了。”

  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他的媳妇朱氏还有光棍儿子也都麻利的坐了下来,直等着开饭。

  身形矮胖的杨老二不知在哪里找了锦缎褂子穿在身上,可下边却配了件黑色的夹棉裤,样子不伦不类的很是滑稽,偏偏他还觉得自己很体面,高人一等,昂着下巴在各个席面扫了一圈。

  末了不知想到了什么,杨老二眼珠一转就笑着打圆场,“娘,三弟许是忙的忘了。咱们都是一家人,别计较这些,三弟过后给娘赔罪就是了。”说着话,他抬脚在两个侄儿的屁股上踹了一脚,骂道:“这里哪有你们的位置,还不去后灶帮忙。”

  两个侄儿不情不愿的站了起来,杨老二扯着老娘、老爹坐了下来。至于杨老头则一直红着脸,显然还是个知道羞臊的,但他多年来在家里就没有说话的权力,这会除了低着头,就不知如何是好了。

  杨老二的媳妇钱氏,见桌面上没了她和孩子的位置,就撇撇嘴也去了灶间。

  而从头到尾,杨山父子三个一句话都没说,脸色黑得吓人。

  家里之所以大操大办,就是为了给故去的陈氏做脸面,活着时候没有享福,死了之后怎么也要风光一把,多少算是一个补偿。但是杨家老宅众人,偏偏在他们端出来的脸面上狠狠糊了一团烂泥,恐怕自此月余,村里人茶余饭后的闲话就离不开自家的这点烂事了。

  但事情已经如此,这酒席还得继续。杨志一挥手,示意刘大师傅赶紧上凉盘,后生们又鱼贯而出,每桌又上了四个凉盘,和一坛最烈的烧刀子。

  杨山端起酒碗,勉强说了几句谢言,末了一口灌了下去,众人随后也干了酒碗,酒席这才正式开始。

  有酒有菜,院子里很快就恢复刚才的热闹气氛,好似杨家老宅的众人不曾出言刁难一样。

  杨杏儿和杨柳儿在灶间里隐约听到几句,虽然不真切,但扫一眼父亲和兄长的脸色就知道大概了。再看两个厚着脸皮讨要白布巾的堂兄,还有伸手抓点心吃的伯娘,姊妹俩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杨杏儿开口就要发飙,倒是杨柳儿拦了她,还是那句老话,家丑不可外扬。今日闹厉害了,到底还是他们一家子丢人,怎么都要把酒席热闹圆过去,之后再同他们好好说道一二。

  刘大师傅也是个有眼色的,很快又喊着后生们上了热菜。

  五花肉烧豆腐、蘑菇溜肉片、炸丸子、葱爆羊肉,各个都是香喷喷、热呼呼,吃得众人都是赞不绝口。

  院外的婆娘娃子们这会也端着陶碗吃上臊子面,到处都是吸面条和汤水的声音,杨家老宅众人更是手下筷子翻飞,杨老大不时还高喊后生们添菜,可惜众人都装作没有听到。

  摆在院角的大锅,里头的羊汤这会已经熬得奶白,撒上些咸芫荽的碎末,就是压轴的起席汤了。此时众人都已吃了七八分饱,舀上一碗羊汤,再掰了一张面饼泡进去,通通填进肚子里,撑得连走路都有困难。

  杨家父子站在门口送客,一众村人吃了顿好饭,又看了半场好戏,都带着笑脸走了。

  席面告了段落,刘大师傅和两个徒弟又开始煎炒烹炸,准备了两桌酒席,喂饱自己和忙碌半晌的后生们。

  陈家人除了陈老太太带着两个小孙子坐在屋檐下,其余陈大舅和陈二舅夫妇加上杨田都开始帮忙拾掇残席,虽然菜盘子和馒头筐都是干干净净的,可碗盘桌椅也得擦抹。

  柳树沟用水有限定,不过规矩也不死板,逢年过节或者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也能随便用。

  杨田挑着担子,走得飞快,大桶的清水倒进陶盆里,陈家舅母就挽起袖子开始洗刷,杨柳儿姊妹要帮忙都被撵到一旁。

  反观杨老大、杨老二两个,连同几个堂兄又厚着脸皮挤到酒桌上,哪怕打着饱嗝,手里的筷子依旧没有停下。

  大伯母王氏和二伯母钱氏两个则抄着袖子在院里院外转悠,大有挖地三尺,甚至把杨家所有值钱物事都印在眼睛里带走的架势。

  杨柳儿看得气闷,实在不喜她们的模样,伸手扯了扯姊姊的袖子,杨杏儿会意,悄悄转身回了灶间,把剩下的火腿和腊羊肉、各色干货以及炸丸子炸鱼,但凡不带汤水的都藏了起来。

  果然,王氏和钱氏蹓跶回来,开口便是讨要“剩菜”,杨杏儿听见了,爽快的端出半盆羊汤,可里面除了几块豆腐,连个肉片都没有。

  王氏和钱氏当下就冷了脸,正开口想骂的时候,杨诚却走了进来。

  对于这个读过圣贤书的侄儿,妯娌俩还是有些忌惮的,小声嘀咕了两句就端着盆走了,出门时顺手又牵了两只陶碗,美其名是半路渴了好舀点汤喝。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