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宁馨 > 蜜医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十五


  刘大娘心里好奇得跟揣了一百只小猫一般,忍了又忍,到底还是询问出口。

  吴婆婆指望苏圆出门那日得人帮忙张罗呢,于是就笑道:“男方是城里牟家二爷,身上有伯爵的爵位,先前还是皇帝身旁的侍卫统领,如今奉养老母回万石城守孝。那牟老夫人最是个心善的,看中我们苏圆是个旺夫旺子的好命格,想要赶着娶进门告慰过世的老爵爷呢。”

  刘大娘听得三分惊喜七分兴奋,嘴唇都有些哆嗦了,好半晌才憋出一句,“苏丫头真是好福气!”

  农家丫头就算长得美貌、性情好,嫁妆也备得厚,顶多能嫁给城里的商户人家,就算有那么一个半个嫁了县衙里跑腿的小吏,那也足以让家里人在村里横着走了。

  没想到,苏圆这个无父无母,投奔远亲婆婆过活的丫头,居然要嫁进伯爵府,正经地做个伯爵夫人了,说出去怎么能不惊掉众人的大牙!

  吴婆婆自然也知道老邻居心里所想,根本没多留客。眼见刘大娘甩开腿跑出院子,她就转过头望向从里屋走出来,脸色微微带了羞涩的苏圆,“换了庚帖,亲事就成了一半了,牟家怕是过不得半月就要来抬你过门,你可想过要置办什么嫁妆?”

  苏圆虽然在吴家住了不到两月,却是真心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如今突然要嫁人,她也是舍不得,上前抱了吴婆婆的胳膊,低头像猫咪一样温柔的蹭了蹭,低声道:“婆婆不必惦记这个,我是农家丫头,即便置办的嫁妆比大家闺秀都贵重,也不会有人高看一眼。我有什么就带什么过去,我相信好日子是自己亲手挣来的,不是靠嫁妆堆出来的。”

  吴婆婆听得又是心疼又是安慰,这丫头平日看着娇憨又贪吃,不想却是个倔强又有主意的。罢了,上天疼憨人,即便她倾家荡产也不过置办两箱子衣衫用物,到时候一样会被瞧不起,还不如留着银子给这丫头防身了。

  这般想着,吴婆婆也就不再犯愁如何用十两银子置办好嫁妆,这时候只需要买匹上好的大红绸缎做嫁衣,就成了。

  §第八章 一抬嫁妆的逆袭

  中午,一老一少刚刚吃了饭,吴家的马车就到了,这次下来的却是坤哥儿身边的奶娘。

  苏圆有些意外,生怕坤哥儿哪里不舒坦,赶紧接了她进来说话。

  奶娘是个腼腆又内向的,勉强闲话几句,瞧着屋里没有外人就从怀里取了一封信封双手捧给苏圆。

  “苏姑娘,我们二爷知道奴婢要来询问一些琐事,就嘱咐奴婢把这信亲手交给姑娘。”

  苏圆微微红了脸,猜测是不是牟奕写了情书,但摸着信封又觉得不像,打开信封细看,里面却是两张银票,每张都是五百两的面额。

  不说苏圆,就是一旁一直喝茶未曾插话的吴婆婆都惊到了,更别提坤哥儿奶娘那圆瞠的眼睛了,好在她是个懂规矩的,立刻低了头,半声都不敢出。

  苏圆捏着银票楞了好半晌,心里着实欢喜又甜蜜,她还未嫁进牟家门,未来要同床共枕的夫婿就这般护着她了,还有什么比这更让她安心的?

  但是,她有做人的原则,即便没有丰厚的嫁妆,她也有自信挺着背脊踏进牟家的大门,这分情她领了,银子却是不能要。

  这般想着,她就把银票又封了回去塞给奶娘,笑道:“劳烦嫂子替我给二爷捎句话,就说我自有嫁妆傍身,多谢他好意。另外,我最想要的他早就送来了,我很欢喜。”

  奶娘惊讶得厉害了,傻傻捧着信封好半晌没回话,后来才像被电到一般乍然跳了起来,慌乱扯过身旁的一只秋香色包裹,恭敬地送到苏圆身前。

  “姑娘,我们二爷还有交代,若是您不收信就让奴婢把这包裹给您,还说您总要收一样才行。”

  苏圆眨眨眼睛,不明白牟奕打什么哑谜,结果解开一看,包裹里露出一块厚厚的大红绸缎,细密的纹理,纯正的色泽,金丝繍着大朵的牡丹花,一眼望去好似有光泽在隐隐流动,她几乎是立刻就喜欢上了。

  一旁的吴婆婆也忍不住赞道:“这绸缎真是漂亮!”

  奶娘听得这话隐隐抬了头,小声告辞,“苏姑娘若是没有别的事,奴婢就退下了。”

  苏圆犹豫了一瞬,到底留下了绸缎,转而笑着送奶娘出门。

  待她回来的时候,吴婆婆已执起剪刀裁好了绸缎,正寻了针线篓子准备缝制,一见她进来就道:“一会儿你去隔壁把你刘大娘请来帮忙,她是父母爹娘儿女都全乎的全福人,难得刺绣手艺也好,咱们就请她帮忙绣嫁衣。还有再去刘家买两块豆腐,晚上怎么也要张罗四个菜,不好让人家白挨累……”

  苏圆倚在门框上,听得吴婆婆唠唠叨叨,巨细靡遗地安排着,一瞬间有些恍惚,这就要嫁人了吗?

  记得先前闺蜜们还恨铁不成钢的拍着她的圆脸,感慨她这辈子嫁不出去怎么办,没想到不过两月功夫,她居然就要成为人妻了,夫婿还是高官显贵,才貌双全。

  若是闺蜜们知道了,怕会惊掉了一地的大牙,然后扑上来大喊她走了什么狗屎运。

  可惜,她再也回不去了,注定要留在这里安身立命,嫁人生子……

  “滴啦啦,滴啦啦!”唢呐的清脆短音,在这春日正午,一路从三里村吹进了万石城。

  那八人抬的大红轿子,还有轿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俊朗新郎,惹得无数路人驻足看起了热闹。

  若是以为这就是众人好奇的原因,那就大错特错了。

  所有人盯着的是轿子后边的两个穿了新衣的后生惊得张口结舌,只见两人合力抬着一只半新不旧的樟木箱子,那箱子敞着盖子,露出里面满满的书籍,有新有旧,就是没有一星半点的金银光色透出来。

  再往后看,没有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