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机器猫 > 收获 >  上一页    下一页
三十六


  “闻总,有机会到家里坐坐?”培荣礼貌地邀请,“我妻子烧菜的手艺很棒的。”

  “不了,”他客气地笑笑,“平平的手艺我信不过,等安顿下来,有机会我请你们出去吃吧。”

  “咦?难道……”培荣欲言又止。

  他疑惑道:“难道什么?”

  “呃,”培荣垂头想了下,迟疑地道,“既然江平没去找你,我想,这话我也不好说。”

  “找我?她为什么要去找我?” 闻昊顿了下,猛然抓住他的衣领怒道,“你欺负她了?”

  “不,不,闻大哥,你先别生气。”培荣握住他的拳头,释放自己可怜的脖子,“唉!虽然不该我说,不过我想该让你知道。我跟平平在去年旅行离开的那天就分手了。”

  “什么?”

  培荣无声地笑笑,“两个不相爱的人在一起无所谓,但如果一个人心中有别人,那就没什么意思了。我以为她会去找你,我已经告诉她你离婚了。原来,她没去。”

  “是你要求分手的?是你不要她的?”他步步进逼,阴沉的表情似要将他碎尸万段。

  “闻大哥,”培荣沉下脸,“我敬重你是我的上司才叫你一声闻大哥。你以为当日见过你之后,江平还会嫁给我吗?如果你连她爱你都看不出来,那么我能理解她为什么在我们分手后还不去找你了。”

  闻昊的脸霎时全无血色,缓缓放开拳头,倒退两步,喃喃道:“平平。”

  培荣看着他,摇摇头,叹口气,掏出笔来写个字条塞给他,“这是她的电话和地址,不过我们分手之后就没再联系过,她有没有搬家我不知道,有没有嫁人我也不知道。”

  闻是下意识地捏紧字条,茫茫然地盯着培荣,突然眼神一震,拔腿狂奔,心中默念:平平,等我!等我!一定要等我!

  “对不起,您拨的用户已停机。”闻昊一面用力地拍打门板,一面徒劳地拨打那组无用的号码。

  邻居开门出来问:“你找谁啊?”

  “请问陶江平是住这里吗?”

  “陶江平,你说那个在研究所上班的女孩啊,她去年就退租了呀,你怎么还到这儿找?”

  “退租?那你知道她去哪儿了吗?”

  “不知道,好像是出差,要去很久的,所以把房子也退了,你去她们单位问问吧,单位一定知道。”

  “哦,谢谢。”他的心凉了半截,去很久?什么样的出差久到需要退房?不是去什么实验基地常驻吧?不过还好,起码她搬走不是因为结婚。

  “对不起,非本单位人员禁止入内。” 门口站岗的卫兵客气地说。

  “对不起,陶江平外派,时间和地点恕我无可奉告。”接电话的小姐客气地回答他,在换而不舍的第七遍询问之后,接电话的小姐好心地多答一句,“大概明年才会回来吧。”

  明年?他的心又凉了半截,难道真的去基地常驻了?

  翻出妹夫的电话,辗转问到她父母家的电话,两位老人说了半天,只说清了一个“英国,爱什么的。”

  “爱什么?爱尔兰?”

  “好像是,好像是。”

  “爱尔兰什么地方?”

  “那就不知道了,平平也没有细说,好像是留学还是游学什么的。”

  留学?那就是大学了?爱尔兰有什么大学?或者不是爱尔兰,是英国,牛津大学?天!留学还是游学?如果是游学,那就更无处可查了。错过了,他又错过乐,又来不及。

  二老好心地问:“你是她的朋友吗?不然你留下电话,等平平下次打电话回来时,我们让她跟你联系。”

  “不必了,谢谢。”他无力地关掉手机,额头抵在方向盘上,用力闭上眼睛。也许,他们真的是有缘无分,一次次地相遇,一次次地分开。每次都在他来不及认清自己的心,来不及想明白自己的情感时,就面临分离;每次似乎都没希望再见,似乎都是彻底的结束,却又意外的峰回路转。他该继续追寻下去,还是该等待老天给他另一个偶然?

  人的一生中究竟能有多少次错过,多少次遗憾,又有多少次机会可以重来?陶江平不知道,她只知道,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在培荣和闻吴之间她依然两个都不选,她想,她属于“宁愿错过、不愿做错” 的人。跟培荣分开不久,她就得到一次公派留学的机会,三十岁以内、硕士学历、英语考试顺利通过,整个所里符合条件的还有几个,但不是新婚燕尔,就是老婆生孩子,再不就是舍不得男朋友,只有她孤家寡人一身轻。父母早就说过:“你能飞多高,飞多远,就飞吧,父母永远支持你。”父母是她的牵挂,却不是她的负累,其他的,她没什么好牵挂的了。

  两年的留学生涯过得很快,归国前夕,她有机会在欧洲各地走走。一个人漫步在莱茵河畔,突然莫名地感叹起来,三十岁了,熬过了一个女人最寂寞的岁月,对生活、爱情和婚姻又有了新的理解。生活是努力,是充实;爱情是珍惜,是付出;婚姻是收获,是满足。身在异国他乡,顶着高节奏学习和工作的压力,挺过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的不适,跟各种皮肤。各种国籍的人接触、交朋友,才知道世界是多么广阔,个人是多么渺小。无论怎样,人都该认真地生活,当你将日子安排得充实,就不会寂寞,当你认真地努力和付出,得到多少、失去多少有时并不重要,当你懂得了珍惜和满足,就没有痛苦,没有遗憾,没有不平衡。三十岁,在一个女人最成熟的岁月,她学会了感激命运,感激她的前半生在学业和事业上获得了不大不小的成绩;感激她有一群值得关心的朋友,虽然相隔甚远,但闲暇时躺在床上拿起电话,还可以说些知心话;感激她曾经那么深刻而矛盾地爱过一个人;感激她没有做过什么错事,可以问心无愧地和自己说“我没有真的对不起谁!”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