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季莹 > 暗恋追缉令 >
三十八


  连日来,心情纤细易感的母亲、总是紧抓着姐姐那张词句恳切婉转却语意简单含糊的离家留言,坐在姐姐已空荡的床沿泪眼迷蒙、独自神伤。而为姐姐莫名出走而到处奔波寻找的父亲,到最后也只能摇头徒然叹息。他们不明白他们一向乖巧美丽、出类拔萃的大女儿为什么必须说走就走?说变就变?走上和男人私奔这不归路!

  面对已急得心力交瘁的父母,海芃心中多有不忍,但她仍苦于不能透露太多。为了避免破坏阿杰和姐姐好不容易才找到勇气建立起来的爱情生活,她只能带着几丝愧疚,狠下心来对父母的苦苦追问保持缄默,并用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的陈腔滥调来安慰父母。

  相对于海芃的无措,孙梵在面对来自于那个“私生”了他的父亲唐秉文的追究时,他就幽默也笃定多了!

  唐秉文相当明了他们兄弟俩的感情一向深厚,但他也知道他并不太能控制他这个如脱缰野马一般的“私生儿子”。他和他——父与子——在尽可能的范围之内,总是互相容忍着。

  当唐秉文一听说自己那对他一向唯命是从的儿子唐世杰在和徐氏企业的千金订婚不久之后,竟和另一个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的女孩子私奔结婚去了,他真气得暴跳如雷,七窍生烟!当他一思及他那叛逆的私生子可能也参与谋画了这整个私奔事件的时候,他便怒气冲冲的来兴师问罪!

  可是孙梵只一句话便把父亲的怒气打了退票!他嘲弄父亲——阿杰有手有脚,他想和谁结婚,想和谁私奔,做弟弟的并无权干预。

  父亲对他一意撇清,无关痛痒的嘲讽,起先颇为气急败坏,但很快的,父亲平静自己、反过来用一种老狐狸般的老谋深算的眼光打量过他,然后点点头警告他——他如果不打算告诉他阿杰的去向,那么他必须准备承接一切后果!

  孙梵不知道父亲口中的“一切后果”会是什么?但他肯定自己并不喜欢父亲眼中那太过精明的市侩眼神,那不祥地预告着——有某些他不可能喜欢的事即将发生!

  只不过眼前的孙梵无暇担心太多!一来,他庆幸他唯一的兄弟——阿杰,终于找到勇气挣脱唐家长久以来为他构筑的象牙塔,开始学习独立;二来他更庆幸海兰终于回她本应归属的怀抱,而他自己,也终于可以放胆去追寻一份属于自己的真实感情。

  他从不知道,真正爱上一个女人的感觉如此美好!凌海芃——最近的生命似乎在一次忆起或唤及这个名字时,不知不觉的丰盈充实起来,经过一段时日的相处之后,他很轻易就发掘了更多她个性中的可爱面。除了之前她吸引他的纯真、慧黠,充满生命力这些特质之外,他更发现,当某人和她更熟识时,她会对某人毫不保留绽放她的幽默、热情,以及梦想。梦想,是的,她的确像个梦想的宝库,让人可以因她保有较长远的梦想,也让人可以发挥无垠想像力的,由她的一举一动或一颦一笑,想像她的心灵!

  但相对的,她也和许多耐人寻味的人一样,有极浓重的自尊与自卑,而她自卑,有绝大部分衍因于她的长短脚。她总是时常用一种侧击旁敲的玩笑语气,试问他介不介意她的缺陷?她还太过实际的指出就算他本人不介意她的缺陷,他的父母大概也不允许他和一个肢体小有残缺的女孩子往来!她笑说他们现在谈恋爱是谈得很快乐,但她潜意识的担忧害怕阻力到来的那一天!

  原先,孙梵确实不曾考虑过这些问题存在的可能性!原因是父亲向来管他不着,而母亲又是个心性太过理性豁达的女人,他自信他们不至于成为他和海芃的阻力。

  而曾因同情海兰而受过一次教训的他,当前对自己的感情方向早已不再懵懵懂懂。他完全清楚自己真正想追寻想选择的伴侣是像海芃这种个性徐柔似和风、平凡中隐藏着耐人寻味特质的女孩!

  在这种自我感情完全的认知下,他便不能弃海芃的感受于不顾。因为他太在乎她的感受了,他不希望在两人获之不易的感情上再增加阴霾!于是某晚,他出其不意的安排了一次意外的餐聚,让海芃和母亲孙雨慈见面!

  对孙梵而言,让两个在他生命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女人相见是必要的。虽然这样的冒险对母亲或海芃而言都有点太早,但孙梵觉得母亲若能因此而认同海芃,这倒不失是一个抹却海芃自卑感与种种忧心的好方法。

  而他之所以敢做出这样的冒险行为,纯粹是出于他从小至大对母亲个性上的认知!

  在某方面来说,孙梵觉得母亲并不是个太过精明的女人!也唯因如此,在感情上,她才会被精明的父亲一次次的诱哄欺骗,就算她为父亲掉再多次眼泪,伤再多次心,被诱哄至令,也匆匆过了近三十年,她却依旧一点长进都没有,仍甘于做一个二等夫人,保有一份不能见容于社会又不甚可靠的地下情。但也唯因她的不够精明,她的处世哲学便平和自然多了!人们时常可以由她身上感受到一股自然散发出来的亲和感。

  又或许是因为家境与教育方式的不同,母亲和父亲对人们的价值评估方式完全不同,父亲惯常以金权财势来取人,母亲却认定人类心灵的真实绝对胜过物质的真实。也因此,母亲年事愈长,愈不在意身外的一些浮华!她总是笑着说——外表,只不过是人们不得不背负的皮囊,而既不得不背负,只要把它打扮得干净整洁,不失礼貌,便也尽是可以了!至于处世的态度,只要理念与定力相等,心情与事态均衡,便得智慧与圆融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