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洁尘 > 魂系尘香 >  上一页    下一页
四十五


  谁说两情长未必便能厮守?今日他便要印鉴此话非真!他与木挽香自邂逅到情愫暗生,虽然时间不长,但似已认识许多许多年了,这或许就是前生注定的缘分?果然是天命难违啊……但……他的俊眉不经意的微微蹙紧,在洛阳临别时师傅说的那几句话又究竟在暗指什么呢?

  “既然已是尘尽香杳,又何必再招惹上一身的红尘庸扰呢?”

  他再度微微一笑,师傅真是有通天彻地之能,竟算得出他会在扬州有这样一桩奇缘,寻到今生所爱,但师父也未免太危言耸听了,两情相悦岂能被称作“红尘庸扰”?那天下人岂非尽在庸扰之中了?

  好,便有庸扰又何妨呢?只要能与心爱之人相守,管它是红尘还是地狱?谁也休想拦得住他。

  他思绪悠悠飘得很远,大门口突然一响,他站起身去看,一见之下几乎惊破了魂——木挽香此时已浑身浴血,远观犹着红衣一般,踉跄着停步在竹篱门口,身子依靠着门边软软地滑落。

  他飞奔过去,将她一把抱在怀中,连连唤道:“香儿?你怎么样?伤得重不重?”

  她微颤着睫毛睁开双眼,惨白的的脸颊被红衣映出一些色泽,眸中闪动着异彩,努力抬起一只手抚着他的脸颊,浅笑着低吟:“天可怜我,终于能让我再见你一面。”

  为她这一句话,莫忘尘心魂俱碎,将她抱回屋中榻上,紧握其手,将内力源源不断输入其体内,为其续命。但她执意不肯,喘着气道:“你停手,别为我浪费气力了,我知道自己已活不久,有许多话要对你说,别让我抱恨而死。”

  他听了更加心惊,紧搂着她道:“别说傻话,你怎么会死?有我在这里,没人敢夺走你的性命。”

  她凄然笑道:“我平日夺人性命太多,终于也轮到自己丧命,这是上天惩罚,也算公平。”她抓紧他的衣衫道:“我不后悔自己此来扬州,因为我认识了你,才知人世的美好,可惜你我生不逢时,注定有缘无份了。你对我好,我尚未及回报便要舍你而去令我实在不安,唯有期许来世……来世……来世……”她本已黯淡的眸光突然清亮起来,凝视着莫忘尘的脸,连表情都有着前所未有的温柔,仿佛换了一个人,盈盈笑着:“静尘,这一回是我走在你前头了。”

  莫忘尘对视着这样一双眼睛,心魂似都已被人掏空,没有了肠断般地悲痛,只有一种虚无缥缈的伤感,在心中扩散,侵蚀。听到她这句话,心上似被人狠刺了一刀,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脑海中隐隐浮现的迷雾渐渐被拨开,他看到了!看到了——

  红衣的木挽香在风雨中的山顶,怀抱古琴正对他盈盈而笑,笑得凄婉绝美。不,那并非木挽香的装束,而是另一个女子,同样是他的深爱之人,是他永生永世都不会忘的人,是他的爱妻——香仪公主——香儿!

  于是,前尘旧梦如飞雪飘零,带着残冬的寒意飘落在他的心头——

  何曾忘记?那枕边人的轻言细语;眉宇间的娇嗔温存;那诗笺中的浓浓情意;分别时的依依离情;还有他即将告别人世时,辗转反侧,难以割舍的牵挂眷恋,都不过是为了她啊!

  终于等到这一次,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中际会重逢,再续前缘,却为什么?所要面对的又是这样一个令彼此依然心碎的结局?

  不——!上天太惨!太狠!既然他们相逢相知相恋,又为何要一次次剖开他们的心,让他们滴血滴泪,无法相守?若他们的彼此情深也算是一种罪过,这世上又何须真情存在?

  他紧抱着她的身体,不让她的身体冷却,就好像不久前她曾经抱过他一样,这种相依相守的日子毕竟太短太短了!才刚相认,便又要面临分别,当初他那样惧怕“天人永隔”这四字谶语,却终是逃不过这样的宿命。

  外面有人高声喝道:“木挽香!你再不出来受死,我们就要放火烧屋了!”

  他轻然一笑,竟还有这样的好人,肯来成全他们。

  她的身子已渐渐冷却,任他如何地呼唤,抱紧,或是输入真气,都无法唤回她的一缕香魂。

  外面已然火起,他恍若未觉,更不想逃走。抱着她坐在那里,心头怅然而过的是前世她最爱唱的一首歌:“君兮吾兮,与子傍兮。永不分兮,何惧风雨?君性如菊,吾性若梅。与尔同灿,与尔同辉。誓不弃兮,誓难远离。纵然海枯,难改我心。山雷亦响,风云亦动。心如磐石,情若长江。妾若藤萝,缠绵松下。水火难耐,唯为情生。若有终日,生死两别。藤枯萝败,化香不去。”

  尽管那歌声跨过百年,但在耳边听来却宛如此时。空灵飘渺,悠然雅致,最难得的是那歌中的痴情,令他现在听来依然有着如最初时的恻然感动。

  烈火熊熊已将整间茅屋燃起,火苗飞窜,横梁坍塌,火舌肆虐般狂卷着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顷刻间就能将一切吞噬。

  莫忘尘,不,或许此刻的他已然回归成了前世的沐静尘,他俊雅的面容上带着那一丝永不消褪的微笑,在火中长吟:“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上天啊!今世虽然至此,且看我来世再与你一争这难了的情缘!以心相待,必能重逢!我们必会归来的!”

  他吟声朗朗,抱着爱妻的身体在火光中化作一团烈焰,烧红了扬州的整个青天,一缕青烟此时随烈焰清风一起悄然飞上天中,缥缈进白云深处,万里长空……

  …… ……

  公元684年,名噪一时的起义军名将徐敬业在逃亡途中被叛变的部下王那相杀害,首级献给朝廷。扬州之变就此完结。

  公元690年,武则天终于即帝位。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

  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归政于中宗显,次年病逝。

  公元712年,玄宗李隆基即位,大唐历史又翻开崭新的一页。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