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贾童 > 遭逢吃喝党 >  上一页    下一页


  “2号桌加炒鱼香肉丝一份!”

  随着一声吆喝,厨房中忙碌的空气无形中又膨胀了几分。这是家小餐馆,面积不过三四十平方米,仅容八桌客人同时就餐,店里的老板兼着大厨,老板娘兼着伙计,夫妇俩的女儿则帮着端菜洗碗。

  “妈,我明天就报到去了,你们忙得过来吗,不如请个帮工吧。”

  廖思危甩了甩瓷碗上的水滴,用干净白布小心擦拭。

  “没事,你小时候我和你爸不但要忙店里还得给你换尿布冲牛奶,还不是一样过来了。”廖妈用计算器算着8号桌的账,心不在焉地应答。

  “鱼香肉丝。”

  小窗口传出喊声,廖妈赶紧催:“去,给2号桌端去。”

  廖思危在围裙上擦擦手,把菜移到托盘上,麻利地送往2号桌。

  晚上5点开始,这家“小香厨”餐厅就人满为患,一直到9点打烊,都会有客人陆续光临。曾经有几个熟人抱怨他们不做宵夜生意,否则铁定会把分店开满全市各大闹区,廖爸以“钱够用就行,不想折寿去多赚”的理由搪塞了。

  2号桌是最后一拨客人,送走了他们餐馆就打烊。

  “妈,今天的生意怎么特别好?”

  “星期天呗。”

  一直到9点半一家人才有工夫坐下来吃晚饭,谁叫吃饭时间正好是他们最忙的时候。

  饭菜也很简单,都是些剩下的材料。

  廖思危清理了一下,“还有点豆腐和茄子,半只烤鸭。”

  “不错,荤素搭配。”

  廖爸解了大厨的围裙,廖思危接过来,“爸,你把鸭子切了,我来做个凉拌茄子和麻婆豆腐。”

  “好。”廖爸非常自然地答应,愉悦地招呼妻子,“老婆,把饭放微波炉热一下。”

  厨房就剩下廖思危一个人,她把豆腐从清水里起出来,摊放手里,拿着菜刀熟练地横一下竖一下,在手掌里撇成拇指大的小块,那豆腐从外形上看来始终完完整整,没有一点散碎。

  下锅,调料,勾芡。

  做好这道菜时,另一个锅里的茄子已用开水煮熟,捞上来撕成条状,洒上麻油、糖、少许味精和葱姜蒜末,看看时间还宽裕,就着那水又打了个紫菜蛋花汤,正好把剩下的一点葱末也用完。

  微波炉的运转在“当”一声中终止,廖思危解下沾了油渍的围裙丢进洗衣机,喊一声:“爸妈,吃饭。”

  筷子和瓷碗清脆的碰撞声在不大的餐馆里回响,喝完汤的廖爸满足地叹口气,“思危的手艺和我那时候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看来我廖家的确是适合厨师这一行,不然她怎么会无师自通呢。”

  “你又来了,一个女孩子家,会做家常菜也就够了。”廖妈收拾碗筷,“何况孩子去念的是商贸,跟厨子哪儿挂边啊。”

  “她可以到大酒店里去做秘书嘛!”廖爸大声反驳。

  廖思危好笑地拧开水龙头开始洗碗,“没啊,我觉得做厨师挺好的,等我大学毕业就继承这家店,让爸妈去蜜月旅行。”

  廖爸眉飞色舞,“听见没,听见没,还是我女儿有孝心。”

  “又乐上了,端一天的锅你怎么还没累趴下,不如真的开宵夜档算了!”廖妈把灯关掉,留下一盏,“思危,我和你爸先走了,你记得锁门知道吗?”

  “嗯。”她拿起最后一个脏盘子,那是刚才盛麻婆豆腐的碗,虽然豆腐吃得干干净净,碗边上浓稠鲜艳的汁液却犹留着刚出锅时的那股甜辣香气。记得高中第一天上课,她带自己做的盒饭到学校去,里面就有这道麻婆豆腐。中午的时候放微波炉一热,满教室飘香,连老师都闻风而动,以为食堂师傅换人了。

  可惜大学住校,没办法每天带菜。说起来那所晴空学校不但是私立的,而且还没几年办学经验,它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和国外不少名牌大学每年都有那么几十个交换生的名额,被选中就可以免费出国读书。此外那里的学生非富即贵,每年交巨额学费,因此执教的也都是些从高校挖来的名师。

  但是这些都不是廖思危当时报考它的原因,简单地说,她只是冲着那个名字而已,晴空,诗意得醉人。结果一不留神以绝对高分成了晴空2000:1的特殊学生,学费全免,生活费减半,还安排在就业行情炙手可热的系里。

  虽说晴空的文凭并不是响当当,但作为一个跳板,它简直理想得可怕。廖思危盘算了一下,自己既然可以在2000人里面争得优惠名额,没道理搞不定那几十分之一的出国机会呀。

  退一万步讲,她与出国无缘,毕业也没有工作,至少还有这么一间店可以继承呀。

  无论怎么想都没有后顾之忧。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