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韩雅筑 > 降龙幻姬 >  上一页    下一页


  唐贞观末年

  举世震撼、刺激到最高点的宫廷争斗刚终结不久,近畿一带歌舞升平,粉饰太平的欢欣景象,让人狐疑日前抄四皇子府第的重兵是干啥用的!

  有天官观星家预言:“大唐会衰败于历代兄弟阋墙的腥风血雨下”,这话果然不假。素来以英明睿智著称的太宗皇帝李世民,终于到了无法控制宫廷派系,使三军真正对他心悦诚服?再展雄风的时候。

  君不闻:老而不死谓之贼?

  只要有点野心,又自恃学识财富所向无敌的年轻小伙子们,哪个不想取代前人,站在权利宝座顶端,登高一呼,接受万民朝拜景仰?这--号称政治“艺术”。

  人越老,越要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真谛。老霸著权势不放,便显得他不识趣,摆明要惹人嫌、讨人厌了。

  长孙外戚一族,看透太宗蜡炬将尽,十二皇子病死的入殓、谋反的软禁、有才智者又非皇后亲出,为了长孙氏的将来,不得不发挥谋士辩才,在皇帝跟前耳提面命,力捧懦弱的九皇子--李治继任大统;也唯有李治做皇帝,才能确保长孙氏在朝中的地位有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依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李治确实有资格做个能让人一手掌控的帝王。

  不要说政治是现实而且残酷的,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古训,所以长孙无忌为了后代子孙,亦是用心良苦,值得同情。

  几经协商,以老谋深算著称的家伙夥同几位开国元勋达成共识,决定联袂上表,恳请圣命立定储君,藉以“安抚民心”、安邦固本。

  只要抬出黎民百姓,以天下苍生的福祉为依归,向来标榜“爱民如子、敦厚爱民”的李世民是很难不低头的。

  他一有软化的迹象,接下来便是皇宫大内门庭若市,鱼贯进出偏殿者多如牛毛的盛况不断上演。

  “皇上,是该重新立定储君好安定民心了。”

  “是啊!大皇子崩逝年余,圣上可有继任人选?”

  “四皇子聪明绝顶,偏偏心术不正。前些时日学大皇子私藏兵械招罪,目前还囚禁黔州,储君之位,传予他并不妥。”

  “九皇子仁德宽厚,应可继任……”

  连日下来,长孙无忌等人“喷口水”、夹击围攻的小动作,已让大唐天子的金銮宝座变成一座水塘,迫使李世民坐拥“水”城,大叹天子难为。

  也罢!把皇位交给九皇子,卸下肩头重担,他是该喘口气,过几天含饴弄孙的清闲日子了。

  李世民某日招唤内侍为他做耳垢清除工程,横陈在以湘妃竹镂刻而成的凉椅上,一脸享受闲适气氛的瞬间,顿时茅塞顿开,脑袋蓦地闪进一道灵光,他眉开眼笑的思忖:大唐第三代由李治继位,似乎是一件不错的事。

  大舅子连同一帮老臣子极力推崇九皇儿李治更胜于大太子,夸赞他温文仁孝,颇有皇后贤德之风,他们至少会努力不让小家伙把大唐江山玩掉吧?!

  只要李氏能够千秋万载,趁此良机,挟贞观盛世之名,风光下台也好。

  打定主意,李世民以急诏召来诰命大臣。

  环顾恭身伫立的老部属。龙座上的脸光泽生辉,李世民他喜不自禁道:“诸位爱卿,朕已决定听从诸位卿家建议,立治儿为太子。待选定吉日,昭告天下,即举行册封大典,届时还有劳长孙兄、房爱卿等从旁辅佐,务必要使大唐基业得以发扬光大哪!”

  “皇上圣明。”一干大臣打揖附和,相视而笑,长孙无忌计谋得逞的贼眼,更是裸露精光。

  身形微敛,长孙无忌逢迎谄媚地拍著太宗马屁,哄他道:“皇上半生兵马倥偬,是该过过含饴弄孙的优闲日子。九皇子仁德宽厚,必是明君。圣上将帝位传授与他,黎民甚幸、大唐甚幸!”

  “是啊!江山代有人才出。自乾儿病逝,一班元老亦先朕一步驾鹤西归,跟淑颖贤妻作伴去也……唉!想想,朕还真有些寂寞!”

  李世民晚年,庞眉皓发,龙体微恙,已不注重边幅修饰;再加上李承乾薨逝的噩耗传进京城,他体内幽默的因子消失殆尽,就连个性也变得阴晴不定,难以捉摸。

  阴晴不定,难以捉摸?

  不好意思,李世民的晚年即是如此。所谓“朝令夕改矣”,刚宣布完储君,不到一刻钟,他就反悔了。

  细细长长的凤眼眯成一直线。他支手托腮,闷闷不乐的将视线落在御用宝座上,无病呻吟的感叹:这坐惯的龙头宝座,到头来还是得易主啊!

  抚触雕刻精细、栩栩如生的龙形扶手,李世民难掩惆怅,冲动地俯下身去亲吻了下光可监人的青铜表面。自怜的泪流满脸;想当年他逼迫老父退位,应当也是此等情景。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亦难逃报应哪!

  权力之于他,就像水蛭之于血--密不可分。他好不容易拥有今日众星拱月般的地位,要他把闯出来的江山拱手让人,真是舍不得。

  继承人由他钦点又如何?没有他,李治又算什么东西?

  “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阿谀奉承欢呼声,宛若天籁仙乐。他是百听不腻啦!偏偏长孙无忌这群老贼,非逼得他下台不可,难道他们看准治儿软弱,想起而代之?

  不,他们不是这种人。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