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馥梅 > 药嫁国公爷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十四


  “阿刚愿意净身出户,往后孝养父母的分例,阿刚也会依照过去的数目,一年五两银子、四石粮食、油盐各两斤、布一匹、肉十斤,只是往后除了孝养分例之外,剩下的钱要攒下来还有财欠的债,所以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让娘和有财随时上门拿走了,这点,烦请族老们和村长在分家文书上记录清楚。”

  三位族老和村长同时瞪了唐老头夫妻俩一眼,看看,这都是什么父母兄弟!这么多的孝养分例,在整个清岭镇里都是数一数二的了,他们还不知足!

  “放心,我们一定会写清楚的,往后除了固定的分例之外,你什么都不必出,他们也没有权利再找你讨东要西!”

  “还有,分家的理由,阿刚希望能据实记录,阿刚并没有忤逆,也没有不孝不悌,请族老和村长明察。”唐子刚一脸哀痛的表情,看得四个长辈为他一阵心酸不值。

  “阿刚,你放心,关于这点我们一定会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绝对不会让某些人颠倒是非!”

  于是,在一方放弃所有,还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责任后,分家进行得很顺利。

  分家文书内容除了写明分家理由之外,还记录了几点:

  一是将唐家所有的财产都写得清楚明白,并申明唐子刚自动放弃这些财产的继承,净身出户。

  二是往后婚嫁喜丧皆各自承担。

  三是唐子刚除了每年固定的孝养分例之外,不再承担唐老头家的任何费用。

  四是唐有财所欠一百两银由唐子刚自愿负责偿还,与唐老头家再无关系。

  五是这些年来唐子刚自己置办的东西,都是属于唐子刚,分家后可以带走,往后不可用任何借口索要。

  关于第一点,是唐子刚要求的,把唐家有什么财产写清楚,免得以后他自己的家产又被说是唐家的。

  当然,一开始朱氏是不愿意写的,因为她可是从他那里搜刮了不少银子和毛皮还有一些不错的东西,虽然花了不少,卖了不少,但是也还存了不少,写出来怕他后悔要分家产。不过唐子刚故意说,若是没写到的,是不是他就可以分那些家产了,朱氏就二话不说全部说了出来,连几文钱都说得明白。

  听到银钱数目,唐子刚在心里摇头,朱氏还真舍得让唐有财这么挥霍,从他这里搜刮走的,竟已十不存一。

  第二点是朱氏要求的,她担心唐子刚娶媳妇找他们要银子。原本朱氏是要求唐子刚的婚嫁喜丧与他们无关,可族老和村长会写这种单方面的条例吗?结果就是双方都无关。

  第三点是族老们自动写下来的,怕以后朱氏又没脸没皮的上门骚扰。

  第四点还是朱氏要求写的,免得他反悔。

  至于第五点,就是唐子刚提出来的,当然,在他不着痕迹的误导下,朱氏和唐老头甚至是族老们和村长,都以为他说的是祖屋里那些家具和物品。

  一式四份的文书,唐老头一份,唐子刚一份,族里一份,最后一份要到官府备案存档。

  天擎律里,此分家文书至官府备案后,往后若一方有违文书所载内容,另一方可至官府控告,所查属实后,违者杖三十,罚银百两,再犯,杖五十,徒一年。

  “既然你自己说要净身出户,那祖屋就不能让你住了,你赶紧搬走吧!”朱氏拿到文书,立即开口赶人了。

  “朱氏,你就不能等到阿刚找到住的地方吗?”村长看不过去,出声斥责。

  朱氏撇撇嘴,虽然心里不甘,还是没再说话。

  “明日至官府备案后,我就会搬走。”唐子刚待墨干后,慎重的收好了分家文书。

  “对了,那一百两银子呢?什么时候拿来?”朱氏心里打着算盘,拿到一百两后,她就自己收着,反正文书上写由唐子刚负责还钱,让人再找他要就好了。

  “娘放心,我自会和债主联系,商讨还银的办法,必不让债主再上门惊扰爹娘。”唐子刚依然恭敬的说,让一旁的族老和村长暗暗点头,多好的孩子啊!

  按照习俗,分家是要请分家宴的,唐老头一家是舍不得浪费银钱吃食,假意的邀请了几句,在族老们和村长拒绝后,也就没再提起了。

  而三个族老和村长对唐老头一家厌恶至极,拒绝后便由唐子刚送出唐老头家。

  “许德安,你们要不到我住的地方等我,我送长辈们回家后,回去再和你们讨论还债的事情。”唐子刚对留在院子里的几人说。

  “行!刚哥的为人,我安子信得过。”许德安原以为这次讹诈没戏了,没想到唐子刚自己送上门,当然是很爽快的应了,招呼兄弟往唐子刚住的破屋子去。

  嗯……不知道财哥有没有找到他要的东西?他心里想着。

  一行五人,阿刚提着灯笼在前方引导,五人且行且聊,唐敬的家先到。

  “都进来坐,咱们来商讨一下后续的事情。”唐敬招呼众人进屋。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