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馥梅 > 药嫁国公爷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十二


  “你问这个做什么?!”朱氏闻言冲了进来,指着唐子刚的鼻子就开始骂,“好啊!你这个畜生,竟然连我们两老的棺材本都想讹,你就不怕天打雷劈啊!”

  “娘,现在有财在外欠了那么多银子,你也听见了,不还的话就要有财的手脚抵债,娘要我拿一百两银子出来根本不可能,我平时赚的银子,每月给了你们赡养银子后,就所剩不多了,每次攒了一些,娘和有财就上门拿走,娘,我那屋子就那么点大,能藏的地方你和有财也不时的去翻翻找找,能拿的都拿了,你知道我没银子的,一百个铜钱都没有,更别提一百两银子了。”

  “那是你的事!反正这笔债你负责,和有财无关!”朱氏蛮横的说。

  “娘,你这是要我拿命去抵吗?”

  “只要有财没事,你这条命也算值了。”

  “娘,我是你亲生的吗?”

  “你……当然是我亲生的!”朱氏的眼神闪了一下,旋即又理直气壮起来,“你的命是我给的,现在只是让你拿出一百两银子还债,便宜你了!”

  唐子刚静默片刻,视线落在唐老头身上,徐徐开口,“爹,你也是这个意思吗?”

  唐老头狠狠的抽了几口烟,屋内都是那呛人的烟味,好一会儿才用那嗄哑的嗓音慢慢的说:“这种小事,你娘做主就行了。”

  “好一个这种要命要砍手脚的小事就让娘做主。”唐子刚眸底溢满了嘲讽。

  “所以娘是打算拿我这条命换那一百两银子的债?也就是说,还了一百两银子,就等于还了爹娘的生恩,是吗?”

  “你是什么意思?”朱氏察觉不对,恨恨的质问。

  唐子刚表情冷漠的看着朱氏,那眼底的冷意让朱氏心里打了个颤,突然觉得这个大儿子变了。

  “要我帮有财还了这一百两的债务也不是不行,不过我有条件。”

  “这本来就是你应该做的,你还敢讲条件?!不肖子!畜生!”朱氏对于唐子刚向来颐指气使,动辄打骂,早已习惯了,所以一下子就忘了方才那让她心颤的冷意,再次破口大骂。

  “那算了,债务是有财欠下的,他们找也是找有财,与我无关,如果有财被砍了手脚,往后爹娘不在了,我给他一口饭吃还是做得到的。”

  “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黑心烂肺的畜生——”

  “闭嘴!”唐老头蓦地大喊。

  朱氏一噎,瞪向唐老头,最后只能讪讪的闭嘴。

  别看她平日蛮横撒泼,到底以夫为天的观念根深蒂固,唐老头没发话,她可以蹦达得欢,既发了话,而且是显而易见的生气了,也就只能乖乖听话了。

  厅里安静了,一会儿唐老头才又开口。

  “你有什么条件?”唐老头问,算是应了他的话。

  “爹、娘,我已经二十一岁了,你们是不是该张罗我的婚事了?有财今年十七,从去年开始你们就一直在帮他相看对象,我是大哥,却一点动静也没有,这没道理不是?”

  “娶个媳妇得花多少银子你知不知道?有本事你自己娶,要我花钱帮你娶媳妇,你作梦!”朱氏忍不住又跳了起来。

  “这是你的条件?”唐老头不理朱氏,问唐子刚。

  “娶个媳妇,礼节周到的话,大大小小的花费我算过了,大概要二十两银子。”唐子刚没有回答唐老头的问题,反而开始算帐。

  “我不同意!”朱氏果然耐不住,一听说要花二十两银子帮唐子刚娶老婆,立刻坐不住了。“那笔债务你要还,要娶媳妇你自己想办法!我绝对不会出一文钱!”

  “那好吧,那笔债我可以背,娶媳妇我也自己想办法,就算得背一辈子债,一辈子娶不上媳妇,我也认了,不过我要分家。”

  “分家?!你想分走有财的财产,休想!”朱氏恶狠狠的瞪着他,像是瞪着一个不共戴天的仇人。

  “唐家的一分一毫我都不要。”不过是一间房、几亩地,银子还不都是从他这儿搜刮走的,那么点东西他还真看不上眼。

  朱氏眼神闪了闪,“你现在住的,可是唐家的祖屋。”

  “我可以搬走。”唐子刚心里冷笑,连那么一间破屋子,朱氏都舍不得给他,看来自己不是她亲生的可能性很高。

  “胡说八道,搬走了你要住哪里?”唐老头开口喝斥。“阿刚,父母在,不分家,你这是大不孝。”

  唐子刚不语,嘲讽的看着唐老头。

  唐老头被他看得心里一阵不自在,有些恼羞成怒。“好,好好好!长大了,翅膀硬了,就知道忤逆父母,你这样不孝不悌的东西,我和你娘也不敢指望你,既然要分家,那就分家!”

  “我去找族老和村长过来一趟。”唐子刚嘲讽的一笑,站起来走出唐家。

  三个族老和村长——也就是唐氏家族的族长,大约过了大半个时辰后和唐子刚一起来到唐老头家。

  唐老头家闹的事,他们也早就知道,只是对于三天两头便闹一场的唐老头家,他们实在懒得理会,没想到唐子刚竟然上门,找他们主持分家。

  分家啊,唐老头是真的老胡涂了,也不想想这些年来要不是唐子刚,他们一家三口还能活得这么滋润吗?愚蠢!

  “爹娘让我替有财还债,我答应了,不过一百两银子的债,我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还得清,那些人又说那债主是个手段凶残有后台的,我担心若没办法还清,会连累了爹娘,就想干脆分家吧!分了家,我一个人来背负债务,就不会连累他们了。”

  听听!听听!人家阿刚都被逼成这样,末了分家的原因竟然还是为了不连累他们当爹娘的。

  也不想想他们村里的人家,一年下来扣除吃穿用度,能存下三、五两银子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一百两得多少年才存得来,就算阿刚比较厉害,算他一年存下十两好了,那也得整整十年才能还清啊!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