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陈毓华 > 吾妻是妾 >  上一页    下一页
三十三


  但是做妾?不了,那种为了争宠争得你死我活的日子她厌了,所以她以长姊未嫁,哪有妹妹先嫁的道理拒绝了。

  褒正涛一向疼爱女儿,女儿既然不想嫁恭亲王,他也不勉强,只是等褒曼回了自己院子,他便和巴氏说道:“丫丫既然不想进王府的门,我们也不能勉强,婚姻大事首重你情我愿,转眼孩子都到适婚年纪了,这些日子你就先放下手边的事,替两个孩子多相看些人家。”

  唉,虽说两个孩子都已经及笄,老大甚至是大姑娘了,可他这当爹的只顾着衙门的事,从未认真考虎两个女儿的终身大事,然而北越这么个苦寒穷困之地,能有什么人选适合女儿的?

  府衙里老的老、小的小,要家世没家世、要家底没家底,想找个合适的人谈何容易。

  褒正涛真是头大了。

  恭亲王府粹芬院里。

  “什么,王爷要纳侧妃?嬷嬷,你这消息从哪来的,确实吗?”王妃何妍芝珠围翠绕,浓妆艳抹的容颜起初是恹恹的,斜卧着宝蓝绣仙草的大迎枕,一听到恭亲王要纳侧妃的消息,整个人从美人榻上坐直了起来,头上珠翠发出叮当声响。

  “府里的人传得沸沸扬扬的,只有王妃您不出门,也没人敢在您面前说这个,怕王妃堵心,所以不晓得。”施嬷嬷是王妃的陪嫁老人,年近半百,富态的脸看着亲近,其实不然。

  “在我身上讨不了好,所以去找别人吗?男人就是贱!”何妍芝口不择言又鄙夷的冷讽。

  “王妃,这种话千万不要再说,要是传到王爷耳里,你们夫妻又要生嫌隙,再说身为王妃,你太失仪了。”施嬷嬷苦口婆心。

  “本王妃还怕他吗?”何妍芝眉头微微一扬,回头就抢白。

  “听老奴一句劝,王妃再不情愿,也已经和王爷是夫妻,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王妃该想着如何笼络王爷好生下世子,而不是一股劲的和王爷置气。有了子嗣,王妃将来才有依靠,要是侧妃进了门,先你一步生下子嗣,王妃到时候就欲哭无泪了。”

  何妍芝小嘴张了张,却不知道要说什么,“我就是吞不下这口气,我明明能嫁个更好的,凭什么要委屈自己和那样的人过一辈子?”一想到枕边人的阴阳怪气,她就全身起鸡皮疙瘩。

  要和那样的人圆房,这委屈她受不了。

  她老爹是当朝次辅,她又是个美人胚子,何府所有的嫡庶女没有人比得过她,她美名在外,一满十五岁,来说亲的人家几乎踏平何府门槛,当初太子选妃时曾有意于她,可碍于她是四女便转而迎娶何家二女,而她就只能嫁给一个要远去邑地的五皇子。

  这叫她怎么甘心?!

  “王妃,多想这些无益,为今之计是让王爷回心转意才是重点,那侧妃不过是个四品官之女,哪能有王妃的美貌聪颖?只要王妃肯在王爷面前多显现些温柔,夫妻感情又能差到哪里去?”

  据施嬷嬷观察,王爷不是好色的人,他和王妃成婚至两载,后院除了王妃这个正妃,二侧四庶的位分空空如也,王妃底气足,前提就是王爷后院无人,一旦添了新人,王妃再拿翘,后果就不是她一个下人能说了。

  要是到那天……唉,希望王妃不要太糊涂!

  “本王妃是王爷的正妃,她一个妾室又能拿我如何?”何妍芝丝毫没把褒曼放在眼里。

  要收拾,个人太简单了,规矩一立就能去掉她半条命。

  想跟她争,哪边凉快哪边去吧!

  她完全没把侧妃当回事。

  §第九章 求娶娇妾

  朝阳院。

  手握狼毫的毛笔因为停滞时间过久,一滴墨汁滴下来弄脏了奏摺。

  老九见状,赶紧把独彧手上的笔拿下,把摺子拿给下方的小厮,让他去弄干净再把摺子送回来。

  左右是一份无关紧要的摺子,倒也无所谓。

  “殿下?”主子那表情可以解读为困惑吗?对纳侧妃一事,主子本是觉得褒二姑娘肯定会同意的吧?

  堂堂亲王想纳个妾室就像养只猫狗那般容易,会拒绝的一定是脑子坏了。

  那褒正涛一家子脑子不只坏了,还坏透了。

  “她可说了什么?”

  没头没脑的话,老九却听得懂,“这位褒二姑娘未免太不识好歹了,殿下愿意给她殊荣,居然推辞不要。”

  “说人话。”

  独彧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让老九明白殿下不高兴了。他不敢再插科打译。“褒二姑娘说长姊未嫁,断无妹妹先出阁越过姊姊的道理。”

  不是嫌弃他别处,只因姊姊未出阁。这理由让独彧郁闷的心自在多了。

  “那就替褒家大姑娘找个对象,在最短的时间内嫁出去。”他说得云淡风轻,好像嫁人像吃块点心那么简单。

  他说的容易,老九却为了这事差点忙断老腰。

  褒正涛是个四品官,官阶虽不大,可好歹是个知府,褒大姑娘的夫婿哪能从平头百姓里挑。而殿下的那些臣子撇去年纪大的不说,年纪相当的多有家眷,让褒大姑娘屈就妾也不好。若是退而求其次在亲卫中选一个嘛,练武的一个个都是大老粗,娇滴滴的姑娘,谁愿意嫁一个舞刀弄枪的粗人?

  唉,没想到牵红线当月老的活儿也不容易。

  想来想去想破头,老九只好让文官和武将把麾下那些还未娶亲的儿郎的生辰八字、家中人口几何、产业多少都给问过,然后造册呈上来,他再来挑选合适的对象。

  为此他没和宣姑姑少抱怨。

  宣姑姑是见过褒姐的,只觉得老九异想天开,那是个国色天香的姑娘,无论气度风华:言谈举止都为翘楚,哪可能在老九的安排下就随便出嫁的。

  老九那边忙得不知今夕是何年,褒曼这边却丝毫不受影响。这段日子她把生活重心放在染坊,两、三天就会去一趟,那些师傅在她的教授下逐渐找到窍门,有的也能举一反三创造出个人的独特风格来。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