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小百科 作者:孟德
陈旸/音乐理论巨著《乐书》的作者




  陈旸,字晋之,一说字晋叔。宋福建闽清人。绍圣中(1095-1098)登制科,授顺昌军节度推官。宋徽宗时,为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累官至鸿胪太常少卿、礼部侍郎。

  自孔子将“乐”列为六经之一,音乐在朝廷祭祀、燕享、朝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秦、汉时《乐经》失传,但朝廷有乐官,史书有《音乐志》(《史记》叫《乐书》),使我们能够知道各个历史时期音乐的发展和现状。除了官修的史书以外,也有一些音乐家个人的音乐著作,比如南朝陈释智匠《古今乐录》、唐元万顷等《乐书要录》、唐崔令钦《教坊记》、唐南卓《羯鼓录》、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宋王灼《碧鸡漫志》、明韩邦奇《苑洛志乐》、明朱载堉《乐律全书》、清毛奇龄《竞山乐律》等。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陈旸的《乐书》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

  陈旸的《乐书》是一部文图并茂、规模宏大的音乐百科全书。自宋神宗熙宁、元丰(1068-1085)年间开始编纂此书,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进献于宋徽宗赵佶,历时近四十年。《乐书》卷帙浩繁,达二百卷之巨。上篇称《训义》(1-95卷),摘录儒家经典《礼记》《周礼》《仪礼》《诗经》《尚书》《春秋》《周易》《孝经》《论语》《孟子》等书中有关音乐的章节,并逐条逐句加以诠释。下篇称《乐图论》(96-200卷),内容包括乐律理论、典礼音乐制度、乐器、声乐、乐舞、百戏等。其中,乐器、声乐及舞蹈杂技三类,再依雅部(庙堂)、胡部(外族)和俗部(民间)划分,而胡、雅、俗各部的乐器又以古老的“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音分类法各归其宗,由此形成了自具一体的分类系列。更可宝贵的是这些有关乐器的论述不仅有文献依据、尺寸规格,而且有五百四十幅插图列于其间,使人一目了然。

  陈旸的观点比较保守,主张“乐以太虚为本,声音律吕又以中声为本,而中声又以人心为本”,甚至连五声以外的二变都反对,说:“五声十二律,乐之正也;二变四清,乐之蠹也。”也就是说,在宫、商、角、徵、羽五声以外,连变宫、变徵两个音都不要(即1、2、3、5、6五个音以外,连4和7都不要),而五声之外的高、低音也不要(古人以清表示高音,以浊表示低音)。但是,《乐书》的下卷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古代音乐史的珍贵史料。

  《乐书》的问世,是中国古代编撰大型音乐工具书成熟的标志,它至今未失去特殊的历史价值。特别是它所辑录的早已散佚的唐、宋音乐文献及无所不包的彼时彼地活生生的民间资料,使它成为反映古代音乐文化最宝贵的论著之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赤霓”E书作品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