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是一类乐器的总称。无论大小,外形都和一个圆盘相似,一般中央部分略凸,称为脐、光或堂,是发音的主要部分。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将音高不同的小铜锣编排起来,悬挂于架上,可以演奏旋律,称为云锣,又称云璈。宋代画家苏汉臣的《货郎图》中,一货郎身挂数件乐器,其中有一件为十面云锣,可知早在宋代民间已有云锣流传和使用了。到元代,云锣不仅在民间流行,并且在宫廷宴乐中使用。《元史·礼乐志》“宴乐之器”中有:“云璈,制以铜,为小锣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长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击之。”云锣还用于宗教音乐中,如在山西芮县永乐镇的永乐宫元代壁画《奏乐图》和三清殿斗拱间的装饰画中,均画有演奏云锣的图像。
清代前期,云锣曾发展到二十四音。现代云锣,有三十七音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