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小百科 作者:孟德




  先秦时的瑟,最初是五十弦,后来舜把它简化为二十五弦。据后代传说,瑟又被分为两半。《乐道类集》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秦国有姐妹二人都喜欢鼓瑟,可家里只有一张瑟。有一天,她们在争抢瑟的时候,把它从中破成了两半,姐姐手中的一半十三弦,妹妹手中的一半十二弦。秦皇听到这件事,十分惊异,就把这种十二弦和十三弦的乐器叫做“筝”。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据后汉刘熙载《释名》说:“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筝”的得名,是因为其声音“筝筝然”。

  筝是秦地(今陕西西部)的乐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在秦地流行。它最早出现在秦李斯的《谏逐客书》中,他描述当时秦地的音乐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声也。”所以筝也称“秦筝”。其实,在战国时期,筝已经广泛流传到齐、鲁、燕、赵等中原地区。《战国策·齐策》说:“临淄(齐国都城,今山东淄博市东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自汉代以后,筝更是打破了地域的界限,成为十分重要和受人喜爱的乐器。

  最早的筝可能有五弦。东汉应劭《风俗通》引《礼记·乐记》载:“筝,五弦,筑身也。”近年在湖北隋县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中,就有五弦筝一件。战国末年,筝已发展到十二弦。经过八百多年,至隋代才增加一弦。此后十二弦筝和十三弦筝长期并存,而以十三弦筝流传最广。元、明以后,又出现了十四弦筝和十五弦筝。清末,出现了十六弦筝。近年来,筝的制作有很大发展,研制出了二十一弦筝、二十五弦筝、二十六弦筝、四十四弦筝等,以二十一弦筝使用最广。

  筝的外形和瑟有点相似,但琴面有撑弦柱(即雁柱),可以左右移动以定音高。

  筝的音量宏大,音域宽广,表现力十分丰富,尤其长于表现那种凄清哀怨的情愁,所以古人常把它称作“哀筝”。当然,筝并非只能表现哀怨的情绪,它也很适宜表现宁静和平与欢快热烈,甚至气势磅礴的作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赤霓”E书作品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