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我们或许曾经试图丈量生命耐受的限度,伸手掂量其不可承受之轻,生命原本微妙如斯。然而,在纷繁如此的生命中,有着这样一种妙不可述的情感,摸不透、猜不着、剪不断、理还乱,像是一场豪赌——孤注一掷地博取所有或是全盘皆输。这样的情感叫做爱,而其间的执着、猜忌、一意孤行是否让原本相爱的人渐行渐远,又是否让这爱沉重得令人无可忍耐?

  爱:生命的本质。抑或当生命的脉搏注定我们在某时某刻某地要做出诸如“相爱或是死亡”的决断之时,爱的本质已然凌驾于生命之上。这也让我们在细细思量生命的限度之余,开始探究并碰触爱的限度;而这样的尝试在这个生无所危却爱恨纠结的时代似乎显得更具意义。伊恩·麦克尤恩在《爱无可忍》中便叩问道:爱到底是坚韧的延续,还是易碎的琉璃。事实上,麦克尤恩在其主要作品中从来未曾放弃过对生命和爱的极限的探寻,他一直试图通过颇具挑战性的探索来证明爱的炙热纠葛、坚韧持久;他也试图在爱和生命之间架设桥梁让这原本炙热律动的旋律归化于生命的平淡之中。在好评如潮的小说《赎罪》中,面对两者如出一辙的不可挽回性时,伊恩·麦克尤恩流连在忏悔和救赎中,俨然已经不由自主地在爱和生命之间画上了等号——战争背景下,一个十三岁女孩的猜疑和想象向爱和生命发起了最严峻的挑战。好评甚之的《爱无可忍》则是麦氏向爱之忍耐发起的正式宣战。

  或许是我们早已习惯了奥斯丁小说开端的和煦引入,抑或是伍尔夫《达洛卫夫人》稍作铺垫的开场;《爱无可忍》“容易标记”、干净利落的开端让读者无可遁逃地被拽入了一场涌动的风暴,让手捧书卷的我们从一开始起便惴惴不安、如坐针毡。而这样的张力也一直延续到了故事的结尾。一起突如其来的热气球事件、一触即发的蝴蝶效应,其意义绝不仅限于把一群素不相识的过客锁定在同一空间或是卷入了一个共同的故事。故事开始的场景不是司空见惯的车祸现场,亦不是码足悬疑的蓄意谋杀,人在这些事件中的主观介入无不危及麦克尤恩欲在爱之忍耐中传达的微妙之情。那么,不妨让我们看看一场热气球事件是如何揭开故事所蕴含的深意的吧。风起云涌、飘摇的热气球已确然不在人的主观掌控之下,即使是合乔、杰德、洛根等人之力也无法逆转命运;自然仍是如此有力地控制着人物的生死、事件的走向。而爱,又何尝不是如此。

  独爱“读”爱。在爱与被爱中,上帝般的全能掌控必然缺席,每个人都是读者,站在各自的角度,解读爱的意义,企盼情之种种。而这解读间的偏差在原本亲密无间的感情上磕出裂纹,猜疑、失信,一如释怀前的乔和克拉莉莎,原本相爱的人渐行渐远。不过是对一个眼神的解读,从此认定相爱。爱隐忍的执着一如春笋扎根在杰德的心中破土而发、势不可挡。随着故事的深入竟让人如笛卡儿般地开始沉思:“我”到底醒着,还是身陷梦魇;到底是杰德精神分裂,还是乔神志恍惚?麦克尤恩想必也深知多角度“读”爱的奥妙,他摒弃了传统第三人称上帝视角,从乔的角度出发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加之通过信件形式窥探克拉莉莎、杰德等视角,作者巧妙地透过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构建出了一个饱满立体的主观世界。而这样的构建,与其说是叙述,不如理解成一种解读。作为读者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解读乔、杰德或是克拉莉莎那被刻画得细致入微、帧帧入目的心理活动;而故事中的他们同时也透过自己的世界观解读着他人的爱。他们每一步的行动都可谓是各自解读的产物。

  “读”爱,却不能独爱。解读即是介入。麦克尤恩在《爱无可忍》中试图阐释的便是这在爱中鸣响回环的声音。当小说中的人物开始解读彼此传递出的爱时,他们已然回应,已然介入。即使是患有德·克莱拉鲍特综合征的杰德一厢情愿解读,也在乔的焦虑和恐惧中得到了他称之为“爱的信号”的回应。古语早云,两情相悦,珠联璧合。杰德对在乔所给的“爱”中解读出若干执着的理由显然打破了克拉莉莎和乔之间原有的平衡。一只在风中飘摇的热气球和死去的洛根,让人惴惴不安地开始反省是否是自己的放手引发了灾难。放手、灾难和爱,这样一些词语拼凑出一组支离破碎的意象,让人思索着为爱执着。一场超出主体掌控的事件,反而带来了主体意识的膨胀。在无能为力的无奈后,曾经受抑的自我意识绝地反击,故事中内疚、自责或是爱火初燃的他们开始解读自我,解读自己爱的意义;并试图在埋藏已久的爱的火种中汲取温暖,聊以自慰,抚平创伤。但真爱,本不应是此般孤独。

  对爱的珍视总会让我们在很多时候只身上路,独面困难;一切只为保爱周全。接到杰德示爱的第一个电话后,乔便一意孤行地向克拉莉莎隐瞒了真相。但事实上,相爱双方总是想彼此取暖,彼此守护。殊不知,乔单枪匹马迎战的勇敢,却成为了他和克拉莉莎分道扬镳的起点。“读”爱却不能独爱,但当每个人被偏执地囚困于自己的意识中,把现实解读出自己的色彩时,分开已是必然。身为科学专栏作者的乔决意用科学话语的视角来解读杰德这股强大介入的力量。他理性地思考,用德·克莱拉鲍特这一科学范式来阐释杰德对他的狂热,并按部就班地推断,主动把原本相安无事的小事上升到了一个严肃致命的高度。而受到济慈诗歌浪漫熏陶的克拉莉莎在得知杰德的狂热之初显出的却是不以为然:“拜托了,这只是个玩笑嘛,乔!”这样稍欠热度的冷漠更是把本就忧虑的乔扔在了越走越远的路上,他只好独自“远行”,直至难以挽回。乔和克拉莉莎的爱尚在误解和纠葛中擦出火花,然而杰德的爱却一直孤独、寂寥。德·克莱拉鲍特综合征赋予的偏执是他解读他在自己和乔之间虚幻出的爱情的滤镜。信件、电话,或许只是缘起于那个关于白金汉宫窗帘的传说,他独自在街角守候,未曾进发。一切不过是乔这块愤怒的石头落入水中时激起的浪花。当每个人都用各自的世界观对爱进行偏执的解读时,偏执己见相爱的人们已然形同陌路,而原本的暖人心怀的点滴都化作冰凉的纠葛、煎熬和忍耐。

  情到深处者难于释怀。“当爱逝去时,你才会明白它是一份多么珍贵的礼物。”细细读来,《爱无可忍》中爱情的逝去无非是两种模式——剥夺,或是放手。然而,若爱真要逝去,唯有放手。克拉莉莎和乔在故事伊始时拽紧的双手在心理时间的推逝下渐渐松开;洛根在热气球事件中的意外身亡剥夺了琼的爱,但失去并非心死;琼·洛根在解读这段失去后尚带温存的爱时,从遗留在洛根车上的野餐篮子和丝巾里构建出了一个婚外情的故事,让这剥夺成为放手,让失去化作了逝去。对琼·洛根的拜访看似是扎根在故事之外的末节。而由这条线索在小说末尾为乔和克拉莉莎带来的转机,不得不让人在回望全局之时重新思量这些偶尔脱离主线的造访存在的价值。或许,对乔和克拉莉莎来说,解读琼·洛根的爱是命运在每逢绝境时柳暗花明的救赎。遗憾的是,他们迟迟都未能参透爱何以逝去,而所幸的是,当他们各自冷静之后、放手之前终得顿悟——“信仰即欢悦”,爱即是信仰;当我们试图“读”透爱的时候,无论是这探求中夹带的好奇或是怀疑,都毁灭性地撼动着信任这一爱情最基本的根基。“要花一分钟描述的事情,实际经历起来其实只要两秒钟。”爱也本应是那两秒钟简简单单的体验,而非一分钟理性构建出的描述。

  于是,麦克尤恩总是不吝用大段的文字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心理时间成为了衡量故事进程的标准;他笔下的情节进程也总是因此耽搁延宕、步履维艰。在他看来,阅读小说的过程和体验(“读”)爱的过程是如此相似。阅读的目的也不总在于情节的张力,或许对于个中人物内心挣扎的窥探、体验和认同同样会让读者在最终离开故事之时收获良多。他想要我们读的并不是一个关于爱的训诫、寓言或是救赎,《爱无可忍》给我们带来的是一次感同身受爱的体验。而在体验之余,我们得到的是如同教科书般顿悟式的启迪。

  《爱无可忍》能够却难于被划分到任何具体的小说流派。原著流畅的文字如电影胶片般一幕幕划过,总能让人勾勒出在隐忍的爱中乔饱经煎熬的倦容:他满布血丝的眼球时刻受到栩栩如生的画面迎面冲击,瞪大的双眼突出深陷的眼眶,着力“读”爱,却无力参悟。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绝非仅此。杰德飘忽不定的出没和乔的孤身探索,无不向读者渗透着那么一丝福尔摩斯式的侦探悬疑色彩;人物间张弛的郁结每每让人在字里行间窥见舞台剧的张力;宗教意蕴浓郁的救赎主题复调高歌贯穿始终。从乔的眼里,我们能明晰地看到一段炙热的爱情在杰德的悄然介入下慢慢冷却,一池原本平静如镜的春水如何被杰德的执着吹皱,泛起涟漪。麦公颇具匠心地把克拉莉莎的信几乎压到了故事结尾,一气呵成地从一个让人惊叹、截然不同的角度重述了故事始末,让人猛然意识到这对原本相爱的人已是相隔天涯。无论在心理张力或是悬疑间,麦克尤恩在《爱无可忍》中都信手拈来地驾驭着一种毫不张扬、略带苦涩的忍耐,然后再以圣启般的揭示宣告救赎降临。

  “读”爱,我们读的是什么?《爱无可忍》中的他们絮絮诉说爱的悠悠恒久,其形式无非两种,而后也终会归结为一个词语。杰德把爱奉作信仰,“这确然是一种绵恒持久的爱情形式”。乔和克拉莉莎的爱沉溺于自我的意识,他们都不吝付出,希望通过自己的视角读透所有,却发现投入至深的两人已是形同陌路。克拉莉莎从卧室搬到了婴儿房,又从婴儿房搬离了家,而最终让爱归于平淡的仍是信仰。原来持久的爱并不是一潭波澜不惊明澈的死水,容不下半点的杂质,耐不得轻微的惊扰。爱是故事结尾时那条奔流的河,流向远方,延绵不绝。就像这个娓娓道来的故事,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咀嚼、领悟。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参阅了王文倩女士的译本(台湾天培文化有限公司,2006年),从中获益良多,谨表谢意。同时,我们还要感谢宋倩和胡扬同学,他们是本书的最初读者,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最后,衷心感谢编辑冯涛先生,他的睿智、信任和耐心令译者倍感温暖。

                        郭国良

                    2009年9月于杭州西溪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