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 朝 卷

 

○ 第06篇 ○



·汴京·福宁殿·
  ·一幅血泪汪汪的《流民图》展现在皇帝赵顼面前,他痛苦地跪倒在地,哀恸泣诉
  ·这未必不是提供了一个“改弦更张”的契机

  皇帝赵顼离开御堂,怒气冲冲地用脚踢开内室的门,厉声叱去前来解袍卸冠的宦侍,挥手赶走捧来漱洗浴盆的宫女,自言自语地骂出声来:“无法无天,真是活得不耐烦了!”说着,奔进寝室,把手中密封的画卷和奏表猛地摔向几案,仆倒在床榻,仰面闭目,和衣而卧,胸脯一起一伏地出着粗气……
  这是赵顼即位七年来第一次不避宫人的失态,宫女、宦侍吓呆了,在寝室门外跪倒一片。跟随皇上从御堂返回的宦侍,知道皇上发怒的原委,也知道只有贤惠温柔的皇后才能泄去皇上心头这团怒火,便悄悄地轻步离去,禀报皇后去了。
  皇帝赵顼确实被王安石的狂狷执拗气坏了。刚才在御堂里,他已是竭力控制心中的怒火,维持一个开明皇帝应持有的宽容和忍耐。在被逼无奈喊出“退朝”两个字之后,他突然发觉这似乎是“逃跑”两字的同义语!而王安石那副梗着脖子跪倒而不低头的神态,简直是示威。陈升之、吴充、冯京刹那间目光中的惊诧,似乎也是一种对皇权失落的嘲笑。多亏宦值及时呈上了奏表,自己才借机离去,避免了一场贻笑于臣下的尴尬。唉,王安石,你是骑在朕脖子上的一尊天神吗?!
  他闭目回忆着与王安石八年来的交往,真是风雨雷电多于晴空旭日。尤其此时在头脑里闪现的,不再是质朴俭素的王安石,不再是超凡脱俗、刚正清廉的王安石,不再是锐意进取、刚强坚毅的王安石,而是刚愎自用、执拗偏颇、狷狭少容、恃才傲物、不听人言、不懂人情、专断骄横、好为人师的王安石。赵顼突然想起王安石曾写过的一首诗:“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乘闲弄笔戏春色,脱略不省旁人讥。”哼!诗为心声,文若其人,朕多年来不解的玄机,终于在今天通悟了。
  “意气与日争光辉”,真是自命不凡!在这六年的“变法”中,朕谦恭求教,言听计从,敬他若师长,奉他为执政;而他,三年前喻朕为“纸铺孙家”粘糊灯笼的工匠,今天又喻朕为“煮羹”时“加一把火,下一勺水”的愚妇。六年来,他成了当代大儒,而朕呢?“意气与日争辉”?岂止在“与日争辉”,分明是要“偷天换日”了!
  “脱略不省旁人讥”,多么狂狷传神的写照!“变法”以来的一切风波,几乎都是源于这“脱略不省”的执拗心灵。是他,王安石,刚愎自用,赶走了元老重臣欧阳修、韩琦、范镇。这些人何尝因循保守,只是持重怕乱而已。其中的欧阳修,是文坛领袖,也是王安石的恩师啊!是他,王安石,排除异己,赶走了持有不同政见的苏辙、孙觉、刘攽、刘恕和一批谏官御史,这些人何尝反对“变法”,只是不满王安石的自以为是!是他,王安石,狷狭少容,容不得一个司马光,容不得一个苏子瞻!唉,朕之不聪,宠信一人,权力尽付一人之手,终于酿成今日尾大难掉之势,连朕之权威和后宫之尊严也难以保全……
  皇帝赵顼愈想愈气,将“变法”以来的一切晦气事都栽在王安石一人头上。
  听了宦侍惶恐而如实的禀报,皇后一颗心一下子蹦到嗓子口。几天来一直忧虑的君臣失和终于发生了。
  她衣不及换,发不及拢,连头上的珠花也不及插戴,着一身藕荷色宽裤紧衫寝宫装,不待侍女搀扶,便急急走进内室,低声安抚了跪伏待罚的宫女、宦侍,吩咐他们在内室外侍候,并叮咛他们别高声喧哗,别重步走动,不许一切官员进人内室,不许宦侍入内禀奏军政大事。她走进寝室,关上门,站在床榻前,望着仰面闭目的皇上,轻轻地唤了一声:
  “官家。”
  皇帝赵顼睁开眼睛,望了皇后一眼,微微颔首,又闭上了眼睛,神情冰冷。
  皇后望着怒火中烧的丈夫着实心疼。官家啊,王安石执拗不羁,口孽成习,你也不是不知,何必与之一般见识呢……
  赵顼对王安石的愤怒继续走着极端,几乎达到了昔日憎恨和厌恶曾公亮、富弼、唐介、赵抃、吕诲、吕公著的地步。他开始认真考虑用司马光代替王安石,以至心想口出,喃喃自语:
  “韩维能婉转不遗地转达朕的心意吗?他会不会因谏言遭贬而不愿返回朝廷呢?
  他会不会以停止‘变法’作为返回京都的条件呢……”
  皇后听在耳里,知道她的官家分明是在盼望司马光归来。她的心里一片狐疑。
  虽说她是敬重司马光的,但司马光执掌朝政就一定能够消解眼前的困扰吗?现时朝政的一切,都似乎与王安石连在一起了,二府、三司、谏院、御史台的官员,大都是王安石遴选的,馆阁、六监、九寺,也都有王安石的支持者,一举失误,悔恨不及。历朝历代的动乱,大都发生在天灾人祸中,但愿今日的朝廷,千万别再出现三年前那样的朝臣大换班。官家登上皇位已有七年,对后宫干预朝政日益反感,这也许就是官家日益成熟之处,自己也只能尽一个妻子的职责,柔心柔情地为丈夫消忧解愁了。
  皇后又轻轻叫了一声“官家”,仆身丈夫,把头贴在丈夫的怀里。
  赵顼用手爱抚着怀中的妻子,口里仍在自语:
  “去耶?留耶……”
  皇后既是打忿又是宽慰地低声道:
  “臣妾知官家悯民至深,思治至急,亦知官家忧在今日,虑在未来。愿官家精心等画,细心思虑,必能以万全无失之策,中兴社稷大业。官家手操收放予取之权,自会审时度势而为之。圣躬安适,圣意欢愉,就是臣妾最大的心愿了。”
  赵顼果然中断了思路,回过神来,他突然发现妻子身着藕荷色宽裤紧衫,身上无佩瑶,头上无珠花,越发天然俊美。这才是朕居颖王府时的恩爱妻子啊!他抚抱着皇后深情说道:
  “朕怀念颖王府里那段欢愉舒心的岁月,卿卿我我,我我卿卿。谈诗论文,琵瑟相偕。无人相扰,无事相烦,岁月悠悠,其乐无穷。据位七年,不再有昔日之宽余,也不再有昔日之情怀了。皇后请看,刚到的紧急奏状又堆在几案上,等待着朕去批览……
  皇后以为赵顼是说要理朝政劝其离开。她又在丈夫怀里偎了一会儿,脱身站起,却被皇帝赵顼一把抱住:
  “朕不让卿离去,愿卿如昔日在颖王府,为朕诵读文书,朕将闭目养神,听卿琅琅如玉之音。”
  皇后心里如蜜,甜甜笑道:
  “官家不忘昔日颖王府,臣妾知足、知恩了。请官家闭目养神吧。”说着,顺手移来被衾作枕。
  皇帝赵顼舒适地仰卧在被衾上,嬉戏地闭上眼睛,享受着当皇上以来少有的乐趣。
  皇后从几案上取来密封的奏表,坐在丈夫身边,打开之后,朗声读起:
  ……去年大蝗,秋冬亢旱,麦苗焦枯,五种不入,群情惧死。方春斩伐,竭泽而渔,草木鱼鳖,亦莫生送。灾患之来,莫知或御。愿陛下开仓凛、赈贫乏,取有司掊克不道之政,一切罢去,冀下召和气,上应天心,延万姓垂死之命。今台谏充位,左右辅弼,又皆贪狠近利,使夫抱道怀识之士,皆不欲与之言。陛下以爵禄名器驾驭天下忠贤,而使人如此,甚非宗庙社稷之福也。窃闻南征北伐者,皆以其胜捷之势、山川之形,为图来献,料无一人以天下之民质妻鬻子、斩桑坏舍、流离逃散,皇皇不给之状,图以上闻者。臣谨按安上门逐日所见,绘成一图,百不及一,但经圣览,亦可流涕,况于千万里之外,有甚于此哉!陛下观臣之图,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斩臣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
  这真是一份奇特的奏表,一下子拂去了皇帝、皇后刚刚漾起的缠绵情怀,把一层严霜寒冰撒在他俩心头。读者刺目惊心,声涩音滞;听者震耳失魂,心寒目瞠。
  及止读完,良久,赵顼惶然询问:
  “呈此表者是谁?”
  “表上署名:监安上门郑侠。”
  皇帝赵顼接过奏表,凄然道:
  “监安上门郑侠,何许人耶。”
  赵顼突然想起什么,举目望着几案:
  “图,他绘的图在那儿,皇后,快取图来。”
  皇后急忙走近几案,打开密封的画卷,悬于床榻对面的墙壁。一群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流民骤然“闯进”了皇帝赵顼的寝室。悲凄的惨叫声似乎跃出画卷,直扑皇帝、皇后而来。血泪汪汪的一幅《流民图》啊!
  皇帝、皇后俱惊呆了。
  这卷画图,长约八尺,宽约三尺,浓缩了北方广大地区哀鸿遍野的惨情。干裂的田野、焦枯的禾苗,喷火的日头炙烤着冒烟的村落街巷和嗷嗷待哺的黎庶。身披锁械者,步履踉跄;负瓦揭木者,面色如草;扶携塞道者,羸弱愁苦;身无完衣者,树叶蔽身;茹草食根者,噎喉难咽;插标卖身者,声咽泪流;仆卧道旁者,残喘待毙;陈尸沟壑者,青蝇聚逐;卖儿卖女者,相抱痛哭;嗷嗷待哺者,呼天号地;禁军鞭笞者,肉绽血飞;道旁围观者,目不忍睹;同病相怜者,咬牙眦目;路见不平者,擦掌磨拳……
  生长在官邸、王宫里的大宋王朝第六代皇帝和皇后,哪里见过这样的情景!他们头脑中天下黎庶的形象,不过是皇家园林中那些布衣整洁的杂役、官府庭院里那些举止有礼的老仆、御街酒楼上那些皂服白帽的“茶饭量酒博士”、茶馆脚店里那些巧于应酬的老板、炉娘和京都市面上那些到处窜游的“闲汉”、“焌糟”、“厮波”和“撒暂”。他们虽然在古诗中读过“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囗,不能艺稷黍!父母何估?悠悠苍天,曷其有所?”但根本想象不出天下黎庶家破人亡的悲哀形象,仅是欣赏诗人回荡九肠的情思和技法。现时,郑侠的浓墨重笔,胜过诗人的音律神韵,冲决了禁池红墙,把一群血泪交加的流民送进了这华丽房间,那一张张饥饿变形的面孔,使主人惊骇万分。
  从未见过的人间惨情,震懵了赵顼的神志,他失魂落魄,跪倒在地,仰望着《流民图》,无泪有声地泣诉:
  “这就是朕治理的天下吗?这就是朕治理下的黎民百姓吗?朕终于明白了‘王事靡囗,不能艺稷黍!父母何估?悠悠苍天!易其有所?’的含意,朕终于明白了‘白骨露于野’的悲哀。朕愧对天下的百姓啊!
  “这就是朕日夜操劳所希求的中兴景象吗?欺人乎?欺天乎?朕愚蠢,朕昏庸,朕自乐于梦中!朕误了天下……
  “《流民图》,好一幅血泪汪汪的《流民图》啊!你粉碎了朕高墙华屋中的梦幻,你驱走了朕殿堂御椅上的糊涂,你消除了朕心底深处的迟疑和犹豫,你真是一声振聋发聩的惊雷!
  “《流民图》的绘制者是谁?不是肩负社稷兴亡的中枢重臣,不是谏奏有责的谏官御史,而是一个位卑人微、无权谏奏的守门小吏。一个不怕贬逐,不怕入狱,不怕杀头的看门小吏啊……
  “郑侠,你是大宋的良史董狐!你正直、磊落、直书无隐,你直谏无曲,不徇私情、不畏权势,你肆情奋笔,无所阿容。所以,你画出了别人不敢画的图,你喊出了别人不敢说的话,你的所作所为,羞杀了谏院的食禄者,愧杀了御史台的弄舌者,也鞭答着朕蒙在鼓中的昏庸,使朕愧疚、猛醒啊……”
  一幅有形有色的画,无疑使赵顼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惊,但同时七年治国生涯,使这个年轻的皇上敏感到,这未必不是提供了一个“改弦更张”的契机。由衷的感伤之中更坚定了其倒三“换马”的方略。
  皇后却不解作为一个帝王的真正用心,她抚抱宽慰着:
  “官家痛自责己,臣妾的心快要碎了……”
  皇帝赵顼重新展开郑侠上呈的奏表,神情愈现激奋:
  “这是上天又一次示警于朕!皇后你听:‘陛下观臣之图,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斩臣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其言凿凿,其志磊磊,若非天意使然,谁敢挤着脑袋作赌!皇后,朕若再不通悟,只怕要道天诛了。谁能扭转天心?谁能为朕设谋画策,度过这场灾难……”
  恰在此时,寝室门外传来宦侍尖啸而惶恐的跪奏声:
  “禀奏圣上,庆寿宫侍女进殿紧急传报:太皇太后病重卧床,思念圣上……”
  这禀奏声似一阵霹雳落于御堂内室,赵顼猛然推开妻子,发疯似地号吼:
  “‘上天示警,这‘警示’终于直落到朕的头上了!安石误朕,朕招祸于皇室!
  司马光,朕的顾问大臣,朕的授课老师,你在哪里?你为什么不回应朕的呼唤啊……”
  他高声号吼着,猛地推开寝室的飞龙翔凤吉祥门,门外红莲宫烛通明闪亮,照映着跪伏在门前的宦侍。赵顼的头脑骤然清醒,已经夜深了。他有气无力地倚在门框上,吩咐宦侍:
  “备车!朕要去庆寿宫探视太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