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1976年,华国锋和叶剑英怎样联手的

作者:熊 蕾





  华问罗叔叔住在哪里。老爹说,在阜外医院。华问:怎么不住北京医院呢?老爹说,文革调整了他们的医疗关系到阜外医院,想住北京医院,可住不进去。
  这时,他们已经走到大会堂外面。听了老爹的话,华国锋站住,说,要住北京医院。说着,就在人大会堂外面的台阶上坐下来,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张纸,写了个条子:北京医院并报(卫生部)刘湘屏部长,安排罗青长同志住院。
  就这样,罗叔叔住进了北京医院——他至今还健在。
  老爹对叶帅说,他这个作风也很好啊!
  叶帅听了以后,颔首说,这个人是含而不露。
  老爹说:我觉得华不错,不过他立足未稳,所以叶帅是否帮他一下。
  叶帅表示,他会去见见华国锋。
  听了老爹对华国锋的介绍,叶帅决定去见华。1976年7月里的一天,他们见了面。
  
  “九亿人民的元帅”
  转眼一个月过去。传来的消息,毛主席身体时好时坏,反反复复。但是已经不能讲话了。党内的局势,依然表面上云山雾罩,下面却暗流汹涌。
  7月28日,唐山地震。当天下午,叶选基来告诉老爹,叶帅已经和华国锋见过面——具体时间他没有讲,想来是7月间的某一天。
  选基说,叶帅见过华后,说老爹“说得对,看得准”。叶帅说,华很稳重,应该支持。
  叶帅要约个时间和老爹面谈。8月15日下午,老爹得到叶帅通知,到西山他那里见面。
  地震之后,北京家家户户都搭起防震棚。叶帅那里也没有例外,院子里一东一西搭了两个帐篷,叶帅在东边那个帐篷里办公会客。
  叶帅对老爹说:你对华国锋看得对。叶帅讲了7月1日政治局开会研究毛主席病况的事。当天近夜时分,叶帅接到通知去参加这个会。极左派们,主要是江青,起草了一个下发各省部委关于毛主席病情的通知,其中说,毛主席病情比较稳定,不久就可以康复,主持工作。汪东兴反对写这句话,叶帅也认为不能用这句话。这就和江青他们发生了争论。争到凌晨1点,一直没吭声的华国锋说话了:争得差不多了吧?散会。叶帅有些纳闷。可等到叶帅看到那天凌晨两点钟发出的电文,乐了。他不同意写进去的那句话,电文里没有。
  叶帅说,我经过观察了解,这个同志(指华国锋)确实好,应该支持。我已经告诉王震了。
  这之后,叶帅决定去见华国锋。他跟老爹详细讲了见面经过和他们谈话的内容。
  打电话联系的时候,叶帅说,我想看看华总理。
  华国锋说,我应该去看叶帅。听说叶帅患病,我也不好打搅。
  叶帅说,你忙,还是我来看你。
  争了半天,最后还是叶帅说服了华,去看他。因为叶帅觉得华出行的目标比他更大,还是他去华那里更为妥当。
  华国锋住的地方,车不能开进院里。叶帅到时,华已经等在门口——那时候可还没有手机对讲机什么的,华只能估计时间提前在门口等。这个举动,令叶帅很欣慰。华国锋亲自为叶帅打开车门,然后扶着他走进院子,到客厅就坐。
  叶帅对华国锋说:你现在担子重啊!我年老有病,帮不上你什么忙,很惭愧。
  华国锋说:您是九亿人民的元帅,怎么能这样讲啊。主席让我挑这个担子,我负担很重,推辞不了,只有兢兢业业。因为怕影响叶帅养病,所以没有打搅。今后还望叶帅指点。
  一句“九亿人民的元帅”,颇让叶帅动容。
  寒暄之后,叶帅问了华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你现在治国的方针是什么?
  华说:举一纲抓两目。
  ——举一纲,是阶级斗争为纲,抓两目,就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安定团结。在那个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年代,提出“阶级斗争为纲”,是势在必然;而提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和安定团结,却常常被认为是右倾。
  听华这样讲,叶帅说,好。
  第二个问题是:周总理逝世了,董老、朱老总也都逝世了,中央人事安排你怎么考虑?
  华说:除非主席有指示,人事问题一概不动。
  叶帅说,好。
  ——要知道,当时极左派们正在紧锣密鼓,要从上海向中央各部委的领导岗位安插人员,人事问题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华明确提出人事问题一概不动,叶帅说好,是由衷的。
  华国锋向叶帅请教应该注意的问题。叶帅告诉他,要注意民兵。解放军的传统是,指挥只能是一个,不能多中心。
  ——当时军委还在老帅们的掌握之中,四人帮动不了军队,正在抓紧搞民兵。
  叶帅对他和华国锋的这次见面和谈话,非常满意。他觉得华说话做事很得体。他对老爹说,毛主席一下子把华国锋提为中央第一副主席,这是“非常之时,非常之人”,“还是毛主席巨眼识英雄啊!”——叶帅原话就是“巨眼”,而且他不止一次说过这话。
  当天晚上,叶帅留老爹在他院中西边那顶帐篷里共进晚餐,还喝了茅台。
  
  决战临近
  1976年9月9日0时10分,毛泽东主席逝世。
  中央高层领导开始治丧活动,中央各部委和各地党政军领导继天安门事件后,开始又一轮向中央的表态。而中央高层的斗争,更趋激烈。
  9月10日晚,老爹听我的在清华大学任教的表哥讲,清华大学负责人迟群在学校讲话,说要准备“更尖锐的斗争”,要“五不怕”,并命令民兵随时听候调用。
  老爹立即打电话给叶帅,报告这个情况。叶帅说,这是一个信号。他们要动手。
  9月18日,为全国追悼日。当天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召开了有百万人参加的追悼毛主席的大会。
  此时,叶帅连日去政治局开会,也不用销假了。9月20日,选基来找老爹,告诉他一些新的情况:一次政治局讨论治丧的会议上,江青突然提出,第一,开除邓小平出党;第二,华国锋批林(彪)批孔(夫子)不积极,“批邓”更不积极,领导中央不得力;第三,暂时还团结在华国锋周围。叶帅当即表示,不同意江青的第一点意见;不开除邓小平党籍,是主席的意见,主席提议,政治局通过,叶帅虽然没有参加这个会,但是认为主席的意见是正确的。叶帅说,主席说的是保留党籍,以观后效。主席刚逝世就翻过来,这不行。但是叶帅赞成江青的第三点意见,就是仍然要团结在华国锋周围。叶帅一说完,其他政治局委员都赞成他的意见,只有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这四个人不表态。
  选基说,这也是个信号,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测验。如果在适当时机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应该也是这样的一种结果。
  9月22日,选基和刘诗昆再次来找老爹谈。老爹问到叶帅究竟什么主张?他们说,叶帅要等主席治丧告一段落,再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准备批那四个人。早在1974年,主席与总理和王洪文在长沙谈话时,就指出江青有野心,后来指示要批“四人帮”,但是小平没有批下去。
  在老爹与叶帅和选基的所有谈话中,一直都没有使用过“四人帮”的提法。提到他们,都是用代号:江青是“三点水”,张春桥是“眼镜”,姚文元是“文痞”,而王洪文则没有代号。偶尔也会用“上海帮”来说他们,但多数时候还是用代号。在很多谈话中,他们也探讨过最后处理“四人帮”的办法。大体上,都是设想通过政治局扩大会议,把他们选下去,然后把张春桥等调到外地,把江青架空,让他们没有实权。但是,具体何时操作,如何操作,后果如何,都是很大的问号。
  正如聂帅所言:一场决战已不可避免。虽然这场决战在什么时候发生,以什么形式发生,大家还不知道,但是人们感到,决战已经临近。
  叶帅说,“英明领袖华主席”,是我提的。他当之无愧。
  
  一举除“四害“
  在老爹们对决战的焦急期待中,人们度过了一个没有欢庆活动的国庆节。
  

[1]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