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大国崛起》引发的思考

作者:钟沛璋





  
  思考之三是向西方学习什么
  
  学什么?《大国崛起》纪录片和它同名系列书引人入胜之处,不是要大家急功近利地去求得一些表面的答案,而是引导人们首先去揭开一些问题的谜底: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国家拉开了真正世界意义上的大国之旅的序幕。是什么让它们在16世纪初迅速强大又迅速衰落?为什么大国之争一开始就是争夺海权?海洋是大国崛起的决定因素吗?
  荷兰,一个时常面对海潮威胁的国度,为什么能在17世纪成为世界的中心并以自己的名字标志整个世纪?
  英国,是无意间打开神秘的崛起之门吗?它在18世纪、19世纪称雄世界近两百年的基础到底在哪里?
  法国,这个充满激情与浪漫的国度,凭借什么始终能够引领世界风潮?独特的法兰西精神究竟源自哪里?
  德国,这欧洲大陆民族国家中的姗姗来迟者,在极短的时间一举站在巨人的行列中,原因何在?
  日本,这个曾在欧美列强的逼迫下打开国门的小小岛国,是怎样迅速摆脱被奴役的地位的?
  俄罗斯,在15世纪之后,已没有人能够用武力使它屈服,为什么却经常从内部崩溃?它为什么总是集强大与羸弱于一身?
  美国,一个国民来自全世界的移民国家,它的立国之本是什么?一个仅有200余年历史的新国家,凭什么执牛耳近一个世纪?
  随着谜底的揭开,就可看到人类的先进经验是怎样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比如荷兰,由于贸易的需要,他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公司,为了把公司的股票换成现金,在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由于资金空前的速度循环的需要,就进入了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建立银行。由于荷兰人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由此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直到今天,荷兰这个商业帝国所开创的商业规则,仍在影响世界。
  再看英国,这个大海包围的岛国,为什么称雄世界二百年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社会负责制,都是发祥于英国。现代国家制度保障了英国长治久安。清末到英国考察的大臣,就曾这样写到:“至其一国精神之所在,虽在海军之强盛,商业之经营,而其特色实在地方自治之完密。”地方民主自治是保障公民自由的重要制度。公民自由得到保障,公民的创业积极性就高涨,就推动了国家现代化。
  再看美国,爱迪生的发明,使美国率先站在电器化时代潮头,美国极其重视对发明专利的保护。在美国商业部的大门口,就刻着林肯总统的一句话:“专利制度就是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上。”美国还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今天美国又率先站在信息时代的制高点,成为21世纪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就不是偶然的了。这一切表明,发展中国家都应该重视向西方学习,重视科学、民主、教育,重视新的思维方式和竞争制度的建立。半个世纪前,我们的前辈就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倡导向德先生(democracy)学习,向赛先生(science)学习。今天无论是科学或民主,我们都还要很好地学习,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思考之四是世界正处在新的十字路口
  
  《大国崛起》的结尾,有一些格言性的话:
  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中只是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
  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危险。
  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对未来的行程,可看到什么呢?我们看到世界正处在新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物质生产正向极大丰富发展;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破坏,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生存条件日趋恶化。
  一方面世界富人越来越富;另一方面世界穷人越来越穷,贫富差距急剧加大,社会矛盾日益严重。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全球变成一个相互为邻的地球村;另一方面民族国家和宗教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四分五裂,恐怖活动的威胁遍及各地。
  一方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创造财富;另一方面人类发明的科技也正把人类引向毁灭。21世纪可能有15个国家拥有核武器。核武扩散正在失控。核武器总量已足可毁灭几个地球。
  中国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来,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高消耗的生产经营,已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贫富差距扩大已达警戒线,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从中央领导到社会各方已形成共识,不能继续走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老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和谐世界的理念。
  中国的智慧老人季羡林先生在上世纪末曾预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东方文明能否重领世界风骚?
  在我们诚心诚意向西方国家学习的同时,是否也要认真思考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传统。向西方“一边倒”,丢掉自己的传统 ,如有人主张取缔中医、否定自己是龙的传人等等,还是扬其精华、去其糟粕,重作新的阐发,给传统的东方文明以新的生命力?和——和平、和解、和睦、和谐、和乐、和气、和合、和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面对矛盾重重的世界,能否以东方智慧通过沟通、谈判、协商、妥协,达到和而不同、双赢,走出十字口,达到和谐世界?
  中国人要自信,自尊,自强,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2006年12月15日)
  (责任编辑 杜 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