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研究及对策分析
作者:丁南雁
【关键词】学校教育 思想教育 责任性
国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全体青少年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是一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的根本性措施。义务教育的目标,也是学校思想工作的导向。本文着重就学校思想导育的核心问题——责任性问题作一探讨。
一、学生责任性问题的调查
本文所提出的“责任性”,有别于责任心。责任性是指具有责任心和责任感的人,通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是人的素质的一种表现。
本文把学生责任性分三个层次:(1)有责任性;(2)责任性不足;(3)缺乏责任性。
责任性不足或缺乏学生常有的表现是:(1)厌学、游手好闲过日子。(2)迷恋游戏厅、网吧、玩无节制,缺乏自我负责。(3)做事随心所欲,不分是非,交往不择友。(4)不完成作业或抄袭作业。(5)偏科。(6)很少关心家庭、班级、学校,也不关心国家大事。(7)出手大方,日常费用超过生活需要。
具有以上七条中之四条及以上的人,称为缺乏责任性;具有三条及以下的人称为责任性不足;不含前七条(当然还有其他许多责任性方面的表现)的同学,大多有责任性。笔者共设计了130多条问卷题,包含学生、日常生活、情感、交往、家庭、社会生活六个方面。通过跟踪观察,调查表明:
在小学低段(1~2年级),小孩子没有心理负担,天真无比,自由自在,学业负担也不重,责任性问题不明显。
小学中段(3~4年级),学生学业负担加重,特别是家长附加的兴趣活动(比如学琴、学棋、书法、绘画、电脑和其他有关训练)增多,甚至超过儿童的承受能力,心理压力增大。有的儿童害怕“双休日”,开始表露厌学情绪。
小学高段(5~6年级),不少儿童步入青春期,和外界交往增多。家长和老师往往漠视他们的身心变化,他们带着许多疑虑和烦恼上学,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心理问题都有所表露。
初中阶段(7~9年级),这是学生变化最大的年龄段。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快速发育,他们的社会介入程度大幅提高,读书的价值取向,模糊的生活观,不成熟的生理需要等,使他们的自主意识浓厚起来,对老师和家长的管理常会出现逆反心理,责任性问题相当突出。
通过统计6个年份1200份问卷资料,发现学生责任性缺乏约占14%,责任性不足高达42%。笔者在2005年接教的一个八年级班级,有厌学、读书无热情、作业不完成或抄袭、个人喜好决定读书科目(偏科)、日常费用远远高出生活需要、漠视班级集体、为所欲为等责任性缺乏行为的学生,高达47%,近年来更有加剧趋势。学生的责任性不足或缺乏,大量地表现为思想认识问题和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和人格的形成,成为严重影响义务教育质量的“瓶颈”。
二、责任性问题归因分析
责任性问题的归因,只有深入到学生个体内心和他们的存在环境中,才能找出深层次的原因;只有深入到隐形课程的教育实践中,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1.惰性形成。不想改变生活和工作习惯的倾向,就是人的惰性。它是一种消极的倾向。惰性是导致责任性缺乏或不足的内因,惰性是导致个体甚至民族衰落的重要因素。惰性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长期过程。学生中惰性的形成,家庭教育是关键因素。
2004年,笔者对九年级的100位家长作“关爱子女问题”调查,反馈情况如下表:
94%的家庭没有为子女准备早餐,孩子也不做早餐,许多学生不吃早餐,然后课间买零食,日人均费用5~10元。过量消费,缺乏家庭责任感。
家庭责任一栏,只有两位家长规定子女每天放学回家做好晚餐,因为父母回来太晚。多数孩子不做饭、不洗衣、不做家务事。学生的劳动习惯差,易成惰性。家长期盼子女进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腾出一切时间让子女读书、读书、再读书,从观念上助长了子女的惰性形成。有些家长喜欢玩麻将之类的活动,对子女产生负面影响,有的甚至会仿效。总之,目前众多家庭能满足子女学习生活需要,而缺乏艰苦奋斗和劳动观念的教育,客观上形成了子女惰性形成的土壤。
学校教育也忽视、缺乏劳动教育、生存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惰性的形成。
2.心理失衡、扭曲或障碍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形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思想观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震荡。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每个家庭及其成员。青少年是社会群体中最脆弱的一剖分,学生无一例外地承受着考验。
据笔者调查,导致子女心理失衡、扭曲或障碍形成的家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隔代监护:家长长期外出务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料理生活。这样的学生常常比较任性,为所欲为,责任性较差。
(2)家庭暴力:父母经常闹纠纷,争吵不断,甚至夫妻殴斗,子女的情感受到伤害,产生自卑;或者父母经常殴打子女。这样的学生,处事常常也是“武力解决问题”;他们常有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对回家有畏惧感,最易离家出走,到社会上去寻求“美好”。
(3)家庭变故:父或母一方故去或者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随着家庭的重组,子女心理来不及适应,形成扭曲,继而形成障碍。笔者的资料表明,这样的家庭对子女的负影响是100%,后果极其严重。
(4)“大款”家庭:暴富家庭的学生,大多出手大方而学习随便,优越感强,集体观念淡薄,常常是“问题学生”;穷苦家庭出身的学生,大多数反而学习勤奋,独立生活能力较强,责任性反而比较好。
学生心理问题是责任性形成的障碍,也是成长的严重障碍。目前的中小学生中,“问题家庭”子女比例不小,约占17.2%,学校教育绝对不能忽视这些特殊群体的教育,更不能“另眼”相看,“冷”处理了事,应当有特别的机制,给予更多的关怀,才能解除他们的心理负担,促使其健康成长。
3.学校教育缺陷。我们经历了几次全国性的教育改革,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教育结构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近年又推行新课程改革,倡导全新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口号响亮悦耳,教育技术也不断地更新发展。但是,所有这些都未能根本上跳出“应试教育”的范畴,高中阶段是这样,义务教育阶段也是这样,学校教育的现状也是这样。
学生在校获得知识和技能,就像庄稼从土壤中获得营养,促使成长是“育人”的一部分,“教书”只是“育人”的一种手段,育人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总纲。因此,重智轻德是错误的。“精英教育”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由此建立起来的“一分三率”(考试成绩的“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低分率”)评价体制,是进一步逼迫学校走“精英教育”的“催生婆”,也是学生负担降不下来的主要原因。这种把知识作为主体的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把“育人”片面化、分数化。只重视显性课程中的考试课程,无视隐性课程及其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构成了不完整的人才标准和选才标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缺陷也很明显,责任性缺乏就是主要的素质缺陷之一。
三、责任性导向教育是学校思想工作的核心
责任性导育是一门隐性课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教育工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
培养高素质的公民,首先是要有责任性。责任性导育是学校育人工程的核心内容,是思想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现在的学校课程结构中把 “思想政治”作为显性课程,让学生死记硬背,这解决不了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达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因为我们忽视了存在于学生个体中的活生生的思想实际,忽视了“隐性”的一面。儒家先哲十分重视隐性课程,从“仁”到“仁政”,从“礼、义、廉、耻”到“三纲五常”,无不以人的思想入手,规范人的行为着眼,用国家意志推广,使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地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这样的历史经验,难道不值得借鉴吗?
现代教育倡导“素质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都是这一结论的体现。当代教育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是像儒家建立其完整的体系一样,建立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可操作的素质教育体系,并且从法律和体制上予以强化,逐步形成为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精英教育”。
育,是培育,培养。学校落实素质教育,也应当从人的思想工作入手,将责任性导育作为核心。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实际,针对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具体地、持久地进行养成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锻炼习惯、自省习惯等具体化了的素质因素。从习惯着手,逐渐影响学生的性格和价值取向,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性。
导,是疏导,引导,着重解决导致责任性缺乏或不足的内因,必然要进入学生个体的思想实际和心理实际,体现“灵魂工程师”的真正意义,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生的生活。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学生缺乏责任性,他(她)的个性发展不会和谐全面,缺乏内在的动力,对生存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学校需要建立隐性课程教育机制,保障隐性课程这一“真正的德育教育工程”发挥效能,使每一个学生首先具有责任性,而后身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