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探究式”数学课堂例谈

作者:冯 敏




  5.“尝试发现”式探究。
  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是学生通过尝试练习,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把数学知识纳入到新的认知结构。
  [例5]在教学七年级下的“分式”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计算 的近似值(规定不能使用计算器)。于是学生们通过查表查出 ≈2.828,然后求得 ≈0.3536,学生感到计算量很大,太麻烦了。教师顺势提出,能否避免这种繁琐的计算呢?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唤醒了,他们经过小组讨论,认为要避免繁琐的计算,应使分母中不含根号。于是教师就问怎样用学过的知识化去分母中的根号呢?学生说平方,但根式的值变了;有的想到利用分式基本方法,把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 ,就可化去分母中的根号,即 = = ≈ ≈0.3536接着又有同学说应该先化简分母再算,即 = = ≈ ≈0.3536。这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找这类问题的共性,即 = = ,此时就可引入分母有理化及有理化因式这两个概念了。这一关通过后,再进而让学生探究 型的计算。经过这样步步深入,学生就学会了分母有理化,同时也使思维得到了深化。
  6.“自主活动”式探究。
  这个教学方式的特点是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掩卷深思”,由学生自己去发现与众不同的东西,在与原有知识结构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人对问题的操作、交流、反省主动建构新知,从而经历了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它指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
  [例6]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可采用下列探究性学习:
  (1)复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目的是后面探究“位置关系”的参考);
  (2)创设问题情景:请一位同学朗读巴金《海上日出》的其中一段;
  (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太阳从海平面浮出到海面,直至跳出海面”这一过程的画面中含有什么几何图形?
  (4)请你画出这一过程中所含平面几何图形的草图,并且思考这些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
  请你“像科学家一样”,用你的观点命名这三种位置关系;
  你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直线与圆具有上述三种位置关系吗?
  你能用什么特征区分三种位置关系?(让学生充分探究:交点个数、d与r的数量关系或其它如时间等)。
  你能归纳出探究上面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吗?(运动的观点、运动与位置的关系、运动与时间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生活实例中抽象数学的方法等)
  通过上述的自主性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了自己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学图形和数学概念的方法,并能像科学家一样命名自己的发现,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特征,由此完成了对新知的主动建构过程,而且培养了品德,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也就自然完成了。
  7.“数学实验”式探究。
  这个教学方式的特点是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自主活动中创造数学,理解数学对象的实际意义。它是《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学习教学方式的应用,让学生经历其中,亲手实验,才会感悟“需要产生数学”的历史,由此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前人创造数学的人生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自觉地关注和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例7]在学习初三“二次函数”这一章时,设计这样一个背景题:用长20M的篱笆,一面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园子,怎样围才能使园子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设计学生操作实验如下:
  观察和调查校园环境,利用已有环境的条件,设计如下方案:用长20M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生物实验基地;
  画出图样,并提供利用有关自然环境资源的说明,标注图样尺寸和面积;
  尽可能设计多个方案,比较哪个恰当?哪个方案的基地面积最大?
  (大致方案:一面靠墙、两对面靠墙、一组邻边靠墙、四面都不靠墙)
  选择利用一种自然环境资源的设计方案,写出面积y与长方形基地的一边长x的函数关系式;
  对比已学过的函数形式,请你像科学家一样命名这种函数;
  用选取多个x值的方法 ,探究当x为何值得时,y有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写出实验报告,课堂交流实验成果。
  学生个体通过对本实验的设计和探究,普遍理解了“需要产生数学”的道理;理解了面积y随着边长x的变化而变化的“函数关系”,增进了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体验了二次函数的形成和产生过程,了解了二次函数可以求最值等……。
  “数学甚至在最纯的与最抽象的状态下也不与生活分离,它恰恰是掌握生活问题的理想方式”。因此我们讲解数学的抽象内容也不应把数学与其来源割断,“——请尝试做一下实验,当一回科学家!”数学实验正是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自主活动中创造数学,理解数学对象的实际意义,使学生在探究能力上有了一定的培养和提高。
  8.“社会实践”式探究。
  这个教学方式的特点是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收集资料与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学过的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
  [例8]在初中各年段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的内容,适当地布置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学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后,让学生去城区各银行调查储蓄的利率、利息税等情况,确定最佳储蓄方案;学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后,让学生去城区各旅行社了解出行费用及调查团队优惠措施,确定班级出游的最优价格;学了《概率与统计》后,让学生去城区各个体育彩票销售点了解“20选5”、“6+1”、“双色球”、“中国足球彩票”等各种彩票的玩法,计算各种彩票的中奖概率等等。
  教师的手段就是把数学尽可能地变得生动有趣,尽可能地拉近与生活经验、自然常识和社会现象的距离,首先让学生感到喜欢,然后化难学为易学。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活动能力,同时又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励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上介绍了一些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所采用的“探究式教学”方式。应该说,这些教学方式仅是教学中体验较深的几种,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不是孤立的,是强调教学过程中各自的不同侧面,往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整合体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