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神采飞扬

作者:田建娣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政治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率低、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体现等现象,分析了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及解决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主体性 生活 鼓励 生成
  
  新课程的改革目标明确指出: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能力倾向,并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使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所以,掌握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的过程。但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课堂上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学生固有的个性。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些同学天生拘谨、不苟言笑,所以在课堂上规规矩矩,缺少主动性;第二,学校教育的影响。尽管现在的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教师们普遍比较注重分数。于是,课堂上满堂灌,课外题海战,迫使学生不得不埋头苦学,勤于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第三,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在单调、枯燥、周而复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斗志消失殆尽,只是机械地重复着简单的劳动,更多的感受到学习压力和痛苦,毫无快乐可言,上课基本上都处于被动状态。
  那么,应怎样增强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得到解放,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呢?笔者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关注生活,使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课本的内容问题化,然后再一个一个地进行解答,讲者唾沫横飞,听者昏昏欲睡。新课程改革提倡用教科书教书,让教学内容生活化,并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体现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是案例与知识结合,从分析案例中感悟知识。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尽量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的,以切实做到案例生活化。选材的时候,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是课本内容与学生个人的生活相结合。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他们的身上有着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思想品德》课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促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我。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上的优、缺点,作为上课的着眼点。二是课本知识与家庭生活相结合。每个学生都生活在一个家庭中,而且对家庭情况相对比较熟悉。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家庭情况,作为上课的素材。三是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在政治课本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讲述社会现象的,教师可以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不再觉得讲述空洞无力,学而无用。
  如在讲《诚信是金》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找找自己或是班级中的同学身上存在的诚信与不诚信的现象,也可以是家庭成员、社会上存在的诚信与不诚信的现象,并说说随之带来的影响。由于内容结合学生实际,他们有切身的体验,所以都有话可说。学生们踊跃提出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举例后,既对诚信两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又深刻地认识到诚信带来的好处及不诚信带来的危害,容易达成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
  
  二、注意语言,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责难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准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课堂教学语言大致可分为讲解语言、问题语言和评价语言这三部分。
  1.要注意讲解语言美。由于政治术语比较枯燥乏味,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应注意语言美。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利用语言美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教师语言应该形象、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觉得课堂“有趣”,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一些形容词、形象的比喻,并增加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成语、典故、诗词等,做到调动自如,游刃有余。教师或情趣盎然的表述,或入木三分的分析,或精确严谨的概括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有趣的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瑰丽的知识殿堂,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另外,幽默、风趣的语言还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如果教师能使用一些恰如其分的幽默语言,就可以使学生忘记课堂上的疲劳,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学习新知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恰到好处地运用幽默手法,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同时也让学生适时地笑一笑,使他们上课轻松一些。
  2.问题语言要到位。课堂上要积极开展双边活动,其中,师生对话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常用的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问题,所以他们回答问题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设置问题。教师在提问时,不仅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还要注意问题语言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不能使学生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在讲规则的时候,教师想让学生感受一下生活的规则,于是提问:你们身边有哪些规则?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想到。但如果把问题设置成:一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在问题中加入了一定的限制条件后,问题的指向性就比较明确,难度大大降低,使学生更加容易回答。
  3.评价语言要准确。评价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评价恰当与否,说小一点,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说大一点,则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当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评价时有几种不正确的处理:一是全盘肯定,不管学生的对错都说“好、好、好”;二是轻易否定,教师心中先定好“标准答案”,只要不符合自己的“标准答案”,哪怕再有道理也予以否定。当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基本回答正确时,教师突然一句:谁能回答得更好?学生就会由于自己的回答不能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不愿再回答问题。缺少了学生活动的课堂,气氛就变得愈发沉闷。所以,在课堂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于学生的点滴发现或进步,都应适时地加以鼓励,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果老师能运用鼓励性的批评,委婉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学生往往更容易铭记在心。因此,在课堂中应多一些赞许,少一些责难,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里学到新知识。如有的同学没有及时动脑筋想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就可及时进行善意提醒:“我看到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在积极开动脑筋了。上课要勤于动脑,这样才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样一来,既表扬了课堂上积极参与的学生,同时也委婉地提醒了另外一些上课不动脑筋的同学,促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由于比较婉转,这部分学生更容易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
  
  三、注重生成,让预设和生成双飞
  
  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的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精心预设,才能把握课堂中的精彩瞬间,并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从而生成有价值的知识;也只有注重生成,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并因势利导地达成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让课堂教学大放异彩。
  1.精心预设。教学过程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对整个教学过程都要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这样才能在上课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比如,在讲述《法不可违》一课时,由于涉及的概念比较多而且又类似,如果按部就班地讲述,就会使课堂显得单调、沉闷、乏味。于是笔者选用了情景教学法,先设置了三个情景(学生进网吧、网吧老板前去讨钱被打成轻伤、老板动了绑架的念头)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分析,并要求他们分别从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的违法类别等几个方面加以比较。由于设置了生动的情景,又细列了比较的方面,学生就容易发现其中的区别,所以学生的参与意识较强,并踊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还较快地辨清了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和严重违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凸现了预设的重要性。
  2.注重生成。如果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预设上课,当学生的回答超出教师的预设时,再有意识地把学生往自己的话题上拉,势必会影响课堂的气氛。所以,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当学生说出个性化的理解时,教师就应及时地调整教学行为,努力倾听学生的声音,选取那些有价值的问题、观点等加以讨论或评价,从而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显得灵动、有趣、诱人。
  实践证明,解放学生的口、手、脑,能够大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独特的感悟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思维火花得到绽放,让课堂气氛活跃、和谐,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忠华.当代教育理论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