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作者:崔建辉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学习的本身就包括认知和情感这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在整个学生的认知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对信息的加工和内化,即对接收的信息进行感知、识记、保持、应用。而在整个非智力因素活动中,情感因素担负着对信息进行选择的任务,对有趣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加以吸收,进行知识的积累。这就告诉我们,情感因素对智力因素起着积极的定位、维持、调节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因素得以培养,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与学的境界。
  
  一、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没有爱,就没有了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缩小师生心灵的差距,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亲切的眼神,会心的微笑,生动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精彩部分给予肯定表扬,以及用手轻轻地在他的头上摸一摸,都会让学生感受到快慰,感受到学习的愉快。在课间活动中,与学生一块游戏、谈心,与学生成为朋友,使他们喜欢你,爱上你的课,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的爱。教师要力求转变角色,变数学知识的传播者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教师要当好“小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随时插问“不明白”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根据是什么?你能说出理由吗?”等。这既能检验“小老师”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又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只有在这种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才能争辩质疑,标新立异,才能生动活泼,大胆探索。
  
  二、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活动兴趣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对数学真挚而深厚的情感。
  1.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提出的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诱发出探索性的思维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年、月、日”这节内容时,上课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位老爷爷今年刚刚过完他的18个生日,你知道他今年有多大吗?”全班学生一下子议论开了。在学生急于想知道老爷爷为什么只过了18个生日的原因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课题:“年、月、日”,点明所要学习的知识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
  2.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指挥的创造者。”动手操作是一种动态过程,它能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并通过一定的实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适应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特点,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又能使他们在亲自感知事物的同时,发展思维开展智力,愉快的获取知识和技能。笔者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上课一开始说:“请同学们拿出六根小棒,看你能最多摆出几个三角形。”学生马上动手摆起来,学习积极性很高。
  3.适当增加情趣,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在数学课堂上增添动人的情节,使教学内容含有情节因素,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比如,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笔者设计了“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这样一个练习。有一个学生在“一块橡皮4( )”的括号内填了“立方米”,笔迹刚落,教室内就响起了一片笑声,课堂内顿时增添了欢乐的气氛。笔者趁机用幽默、形象的解释使学生掌握了选用计量单位的技巧。可以说,正是这小小的插曲使教学效果倍增。
  
  三、磨练意志,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信心
  
  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组织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数学学习并不是一种兴趣盎然的活动,抽象的概念、繁杂的计算、多变的思路、严谨的逻辑时常困扰着学生。意志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认识自我,产生积极的情感,维持对学习的热情,为兴趣的再生和巩固提供动力。意志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才会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下苦功夫,努力稳定学习的热情,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呢?
  首先,教师可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讲一些名人故事、事迹,激励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如祖冲之百折不挠寻求圆周率的精确度;陈景润矢志不渝地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还可以讲叙阿基米德面对罗马士兵的利剑,蒙难前还高喊:“不要动我的(几何)图。”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可经常组织质疑、讨论,鼓励学生发言、争论,并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课后,可设计一些适度的难题、思考题、趣味题等,使大多数学生在跳一跳以后能摘到“果子”,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给机会让学生充分思考、探究、拼搏,学生就会情绪高昂,思维活跃,感受到克服困难的乐趣。
  总之,数学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要通过教师对教学的设计,注意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克服学习中的消极情绪,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情商得以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