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阅读教学:呼唤多向多边、高质平等的对话

作者:陆 瑾




  教学从本质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的重点。实验小学周益民老师执教的《鹬蚌相争》(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案例1:
  学生1: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呢?
  学生2:是呀是呀,这样想来下面也有问题。下面课文又写蚌得意洋洋地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蚌正夹着鹬的嘴呢,怎么说话呀,一开口不就让鹬拔出嘴了吗?
  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有了新的发现,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师:同学们不迷信书本,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真是好样的!这样吧,大家就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讨论。另外,还可以参阅老师课前发下的这则寓言的古文。
  教室里立即安静下来,片刻又是叽叽喳喳的一片。
  解读:
  教学是由种种要素构成的极其复杂的动态性过程,教学的要素有教师、学生、教材构成。作为三大要素之一的“教材”的内涵却有着多歧义的特性,这往往构成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重要因素,也是重建教、学、教师、学生关系策略的重要途径。周老师非常珍视课程中形成的“生成性资源”,极力营造“对话”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再度参与文本、同学的“对话”,在沟通中寻找答案。
  案例2:
  学生1:我同意开始几位同学的意见,课文这样写不妥。
  学生2:我觉得那不能怨编者,古文就那样写着呢,课文是根据古文改编的。
  学生3:不对,古为今用,可并不是照搬照用,不正确的也要修改。
  学生4:要我说,课文是寓言,你想想,鹬也好蚌也好,其实哪会说话呀,那是人们借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所以,我觉得这样写可以。
  学生5:我反对,尽管是寓言,可想象也要符合实际情况呀,比如总不能鹬夹住蚌的嘴巴!
  解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周老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鼓励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从他们的知识储备出发,积极激发学生与文本、同学、老师对话的欲望。
  案例3:
  师:那叫符合事物的物性特点。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也够水平。不过咱们不能光停留在发现问题上,我建议,同学们一起动动脑筋来改改教材,再动动手给编辑部爷爷写封信,如何?
  学生群: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写好这封信。下面是“柠檬酸”小组的一封信。
  敬爱的编辑爷爷:
  您好!您组织编写的语文课本真是太棒了!这一本本语文书就像一艘艘小舟,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今天上《鹬蚌相争》时,我们觉得有个地方有点欠妥。我们读到“鹬威胁蚌说”和“蚌得意洋洋地对鹬说”这部分内容时,脑子里闪出了疑问:蚌用外壳把鹬的嘴巴夹住,鹬怎么能说话呢?而蚌一旦说话,鹬不就可以乘机拔出嘴巴逃走了吗?我们想这样改: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来,便狠狠地瞪了蚌一眼,心想:哼!等着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干死在这河滩上吧!蚌好像看透了鹬的心思,得意洋洋的想:哼!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编辑爷爷,您觉得这样改有道理吗?
  此致
  敬礼
  实验小学“柠檬酸”小小组
  4月5日
  解读:
  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化结构的沟通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形成了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周老师引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对话”时,巧妙地把学生带入了对教材的探究,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对教材进行“修改”,引发学生与编辑爷爷的“对话”。教学活动不仅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对一的关系,而且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文本编辑之间的复杂的网状关系。周老师的课充满了创造的精神,寥寥数语,把学生带入了这个具有多种关系的对话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充满了师生激情和智慧,充满了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学生正是在这种美好、和谐、充满挑战的情境中得到了主动积极的发展。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换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就要求在“对话型”的阅读教学中,以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研究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平等对话,要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与自主选择的空间,周老师无疑是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研究者、促进者。让课堂“动”起来,这是阅读教学走进新课程的必然要求。周老师这一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