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
作者:李玉澄
文化是什么?这是高中政治《文化生活》课教师要向学生讲解的第一个问题。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能否讲清“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对于学生明确学习本书的意义和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教材从文化“万花筒”入手,通过例举现实生活中的多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和开展几个与文化相关的“探究活动”引出文化的定义,做到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但教材在编排上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1)对于文化现象的描述缺乏理论上的概括和提炼;(2)有几个探究活动的设置显得“突兀”,与正文部分的内容“脱节”; (3)在阐述文化的几个特点时缺乏逻辑顺序。因此,我在备课时注意做到对教材“扬长避短”:一方面,充分合理地使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观点;另一方面,注意弥补教材的不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拔高”。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描述一】:
在课堂的一开头,我要求学生当堂表演几个“小品”,展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文化现象”,如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街头文化和网络文化等,在活泼热闹之余,启发学生思考文化生活具有哪些特点?然后总结和概括为两个方面: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文化生活具有“普遍性”(板书)
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化生活具有“多样性”(板书)
接下来我使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了几幅图片(图片一:东北二人转;图片二:傣族的泼水节;图片三:蒙古族的“摔跤”;图片四:藏族的“献哈达”),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文化生活具有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不同区域的文化有不同特色→文化生活具有“区域性”(板书)
【分析】:
课堂伊始,设计几个“小品”让学生表演,一方面可以展现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另一方面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够迅速有效地把学生拉入到教师想要创设的情景中。
对于文化生活的特点,教材总结为为两点:(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2)“文化生活呈现各自特有的色彩”。笔者根据课文内容增加了一点:“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时,对文化的这三个特点进行进一步的概括和提炼,即文化生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 和“区域性”。这样的总结概括可以使理论更加完善和清晰,也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描述二】:
在课堂上开展三个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澄清对文化理解上的误区,为接下来讲解文化定义做好铺垫:
探究活动一:启发学生思考:(1)你通常采用什么方式欣赏自己喜欢的文艺节目?(2)你怎样对这些舞台艺术节目进行归类? (3)有人以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结论:把文化看作是艺术,这是片面的,艺术只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澄清误区一:文化等于艺术。
探究活动二:这是一组发生在公交车上的镜头(插图)。你认为,这两个镜头中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的学生,谁更有“文化”?
结论:这里的“文化”指的是“文化素养”, 显然,稚气未脱的学生比西装革履的男青年更有“文化”。澄清误区二:文化指知识积累的多少。
探究活动三:向学生展示一些书籍、艺术品和文物。你认为这些文化产品给人类带来怎么的精神享受?
结论:书籍、艺术品、历史文物是展现文化的物质载体。澄清误区三:文化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分析】:
(1)对“文化”这个概念,学生并不陌生,但是未必真正理解其内涵,甚至还会产生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文化是知识;有的学生认为文化是艺术。因此,在正式讲解文化这个定义时,我先通过三个探究活动来帮助学生澄清这些误区。
(2)三个探究活动的内容都取材于课本,但是并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教材把“探究活动一”和“文化生活的特点”放在一起,显然“不合拍”。因此我把这项探究活动调整到在讲解文化概念的误区时使用,这样就使探究活动的开展与教师的授课意图联系起来了。
(3)及时对探究活动做出总结归纳,使探究活动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例如通过开展“探究活动一”得出结论:文化≠艺术;通过开展“探究活动二”得出结论:文化≠知识积累。
【描述三】:
在概述了文化生活的特点和澄清了文化概念的误区后,接下来就要引出文化的正确定义了。提醒学生在把握文化的定义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而不是自然具有的:文化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创造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理解:
(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动态)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等。
(3)文化素养是后天培养的而不是先天具备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分析】:把握文化的定义,必须要从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理解。教材对文化概念的外延的阐述虽然较为全面但缺乏一定的逻辑性,显得有点“凌乱”,学生不容易掌握和记忆。对此我的做法是对课文内容的前后顺序进行适当调整,遵循了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顺序。教材原有的顺序是: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我修改后的顺序是:(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而不是自然具有的;(2)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3)文化素养是后天培养的而不是先天具备的。
修改顺序的同时,我还注意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使用了排比句式方便学生记忆。
综上所述,教师要讲好课一定要认真的钻研教材,既要尊重课本但又不能简单照搬课本,拘泥于教材,而应发挥创造性,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这样才能把理论知识讲深讲透讲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