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与新农村建设
作者:白宗新
[关键词]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新农村建设
一、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乡村建设是改良中国社会的必由之路,而乡村教育是乡村建设的根本手段
在五四时期知识界热烈讨论中西文化的过程中,梁漱溟逐渐形成了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基本看法。他认为,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所谓伦理本位即以道德为本位,亦即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以伦理纽带相维系的天然关系;所谓“职业分途”,就是中国“只有一行一行不同的职业,而没有两面对立的阶级”,“各人作各人的工,各人吃各人的饭”。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破坏,但西洋文化又未在中国确立。这种“东不成,西不就”,“原来的循分自进之路既绝,而阶级革命之局也未成”的状况,就是“文化失调”,就是中国各种各样问题的根源所在。而要根本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就要从最大多数大众所在地着手。在梁漱溟看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则、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在近百年中,帝国主义的侵略,固然直接间接都在破坏乡村,即中国人所作所为,一切维新革命、民族自救,也无非是破坏乡村”。中国近百年史,“可以说是一部分乡村破坏史”。因此从事乡村建设,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乡村安定,乃可以安楫流亡;只有乡村产业兴起,可以广收过剩的劳力;只有农产增加,可以增进国富;只有乡村自治当真树立,中国政治才算有基础;只有乡村一般的文化能提高,才算中国社会有进步。总之,只有乡村有办法,中国才算有办法,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教育都是如此”。他指出,“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或可云一种建国运动”。
2.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注重道德精神的改造和人格陶冶
要从事乡村建设,就要救济乡村精神的破产,让乡下人活起来。为此,梁漱溟主张,首先必须立足中华传统文化。他认为,一个民族的复兴,都要从老根上发新芽;所谓老根,即指老的文化,老的社会而言。中国文化老根子所蕴藏的力量很深厚,从此一定可以发出新芽来。其次,要注重道德精神的改造和人格陶冶。他指出精神陶炼应包括三方面:即合理的人生态度与修养方法的指点,人生实际问题的讨论,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析。而这三者皆以“中国民族精神”为核心。梁漱溟指出,他所提倡的乡村建设是一个含有极充分、极强烈的民族的自觉的乡村建设运动。所谓“民族自觉”,就是使中国人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民族精神。梁漱溟立足中华传统文化来思考中国社会的改造,注重民族精神的再造,主张乡村教育工作应让农民体验到人之为人的乐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力和进取心,唯其如此,才可能有乡村面貌的根本改变,诚可谓独到之见。
3.普设乡农学校,培养乡村建设人才,实现乡村自救
1933年,梁漱溟模仿北宋时期著名学者吕大临兄弟为了“化民成俗”,曾制定“吕氏乡约”在家乡推行的做法,在山东邹平实验区将全县分成若干个区,各区成立乡农学校校董会,开办乡农学校,同时编写《村学乡学须知》推行全区。他将此举称之曰“社会学校化”,其目的是要化社会为学校。乡农学校有村学、乡学两种形式,既是教育机关,又是县以下的乡、村级政权机关,乡村建设的政治经济措施都通过乡农学校借助教育的力量来实施。乡农学校由乡村领袖、成年农民和乡村建设指导者三种人构成。他认为“这三种人在这样的名义形式关系上(校长、校董、教员、学生)能联成一气,就可以发生作用,就可以让乡村社会活起来”。在每个乡农学校中成立儿童部、成人部、妇女部和高级部,儿童部以实施学校式的普通教育为主;成人部、妇女部则主要是社会式的教育,多在农闲进行;高级部是为了培养乡村建设的骨干人才。其中,尤重成人的社会教育。
关于乡农学校的教育内容,梁漱溟认为要从识字、唱歌等最平淡处入手。其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各校共有的课程,包括识字、唱歌、普通课程和精神讲话等,尤重精神讲话。方法是要“先顺着他们的心理,以稳定他的意志,将中国的旧道理巩固他们的自信力。如此则我们与农民的心理感情才可以沟通融洽。然后再输入新的知识道理来改革以前不适用的一切,以适应现在世界。”另一类是各校根据自身生活环境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他说:“乡农学校可以随时成立种种短期的职业补习班,在实地作时就与他们讲解,如植棉、造林、织布、养蚕、烘茧等等。又因此可以随宜成立种种组织,如林业公会、机织合作、棉花运销合作、储蓄会、禁赌会等等数不尽”。总之,乡农学校的所有教育内容强调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以培养乡村建设人才,实现乡村自救。
二、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1.以农村教育为手段进行农村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中,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乡村建设应以乡村教育为方法,而乡村教育需以乡村建设为目标,建设与教育二者合一。他认为教育的功能在延续文化而求其进步,教育是较之暴力革命更为有效的社会改造手段。在乡村建设中,学校必然成为社会的中心,教员必然成为社会的指导者。他倡导“社会学校化”就是强调充分发挥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在整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位和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新一代的农民,否则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将只能是美好的理想。
2.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农民道德教育,实现乡风文明
梁漱溟认为改造文化必须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也要吸收西方文化的优长,来加速传统文化的复兴。出于对中国儒家文化的偏爱,他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因此在乡村教育中,梁漱溟极力提倡乡约精神。的确,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如讲究集体本位的价值取向,讲究“天人合一”、注重和谐的思想,以道德为中心等。当代,随着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和转型,传统文化正不断散失。由于缺乏教育和引导,农村承包制下集体主义弱化,个人主义盛行,人际关系淡漠,农村集体凝聚力减弱;农村生态平衡破坏严重,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概念丢失;传统的伦理道德、仁义思想淡化,人们之间的关系趋于利益化等,这一切都使农村文化丧失了载体。
教育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手段。只有从农村实际出发,发扬光大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才可能使农村地区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时代潮流的新风尚,也才可能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描绘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3.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梁漱溟认为在中国文化的转折期,除旧布新的责任主要在于成年人,并认为他所提倡的乡村建设即社会教育,因此,十分注重成人教育,主张“教育宜防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国无才不立,业无才不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样必须以农村人才开发为本,同样需要培养和培训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但是,当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些地方在完成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后,对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管理薄弱,投入减少,工作进展不力。总体而言,农村成人教育办学条件比较薄弱,不仅与基础教育的差距十分明显,而且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培训规模和质量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积极创造条件,采用联合办学、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开展不同专业的定期与不定期培训,努力培育造就一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田秀才”和“土专家”。同时,要以村为单位,主要对务农农民开展以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成人教育,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4.知识分子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将更有利于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
梁漱溟作为一个著名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他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不满,对广大农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怀着振兴农村、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他不惜放弃城市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走到农村,普及乡农教育,从事乡村建设。在其带动下,一批留学的博士、教授、专家、学者,走出书斋,自愿下乡,为农民教育做贡献,走与农民相结合的道路,这对唤醒农民阶级的觉悟,改良农村社会,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的奉献精神更值得后人发扬光大。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大批既有真才实学又有奉献精神的知识分子,真正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当代知识分子走出书斋,与广大农民一道为解决农村社会的实际问题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仅将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而且也有利于知识分子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