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主体参与:实现地理学习过程最优化
作者:马永忠
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注重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四化”。
一、刺激主体学习的“兴奋点”,促使学习兴趣的最浓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学缺乏趣味性,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导致学生厌学。因此,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然而,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将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事实上,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是相辅相成的。加强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所以,两者结合起来并不困难,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肯下功夫。比如,在学生了解了海水运动之后,可以讨论:我国明朝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总是选择冬季从我国出发,夏季返回,这是为什么?当学生在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之后,发现能解决很多平常无法弄明白的问题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从而对学习地理产生很大的兴趣。
二、抓住主体学习“情感点”,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会带来疲倦。可见,要使课堂教学富有“人情味”,充满“活力”,师生之间建立纯洁的情感联系至关重要,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抓住“情感点”去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心他们的成长,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以博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地理课的育人功能不尽人意,我觉得很大程度都在于我们在教学中片面地追求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涉及得太少,不曾真正地关心过他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求,不曾站在他们的立场去考虑读书的感受,将知识用空洞的说教和机械地灌输送给他们,无法引起学生的思想与感情的共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厌恶和反感。因此,作为地理老师,同样需要在生活中提取学生喜欢的素材,用我们相关的地理理论与这些素材建立联系,学生就会为自己的所学而骄傲,自然就会喜欢地理课。
三、寻找教育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假若理论脱离了实际,教育理论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在的高考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不应该仅仅告诉学生书本上说了什么,而要让学生多了解几个为什么,怎么办。当我们长期采取这种教学方法的话,就会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
当然,在教学中寻找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需要我们多花些精力去搜寻所谓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并有目的,有重点地分析说明,这样一来,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才能确保学生感兴趣。可以说,这种紧扣社会问题与学生现实实际的“生活化”教学,既能促使课堂教学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从而轻松地把那些抽象的理论加以理解掌握,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觉悟。我想,这
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适应高考的需要,这不正是两全其美吗?
四、重视学习主体的“生命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化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机器,不是认识知识的容器。可见,学生是具有青春活力的“生命体”,教学就是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学习主体。地理教学也是一样,不能教师一人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唱“独角戏”,搞“一言堂”而要把学习主动权大胆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讨,自我教育与自我体验。比如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读,议,讲练”等教学方式,通过情景设置,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讨论与互动交流,让教学成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最优化结合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改变“说教者”的形象和“灌输者”的地位,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