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拓展教学也有度

作者:丁爱华




  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往往以一本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全部,由此导致学生阅读面过窄,视野不开阔,文本理解受局限。随着《语文课程新标准》颁布以来,广大教师逐渐明确拓展语文学习资源的重要性。无论是实验课还是示范课,也无论是研讨课还是公开课,不约而同地都会选择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来一点拓展教学;如果没有拓展教学,总感觉似乎缺少了点什么。于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来一点拓展教学,就显得非常“时尚”和“流行”了。
  一位教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由于涉及相关方面的声音文字图片等资料非常多,她花费了很多力气,把这些资料做成生动的课件,穿插到课文教学中,用意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一节课下来,我们更多的感受是看了一部“电视”,很少听到与课文、课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关的文本讲解、探究,大量挤兑学生沉浸于课文咀嚼的时间,该掌握的得不到落实,该理解的仍一知半解,这样的课堂成为资料拓展的“泛”课堂,这样的课堂何以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教学中,怎样进行拓展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意图呢?
  首先,在教材难点处作适度拓展。这样的拓展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悟教材所蕴含的深刻含义。《秋天的怀念》让我们感受到一位无私、伟大、让人震撼的母亲形象。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这是怎样的一种母爱呢?母亲不顾一切地扑过来,跪倒在儿子跟前,紧紧抓住儿子双手,苦苦央求儿子所说的那番话以及那一连串的动作究竟体现母亲怎样的情怀?但如此深刻、厚重的母爱,学生因缺少体验而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读出母亲的不顾一切,急儿子所急,感受母亲那颗颤抖的、滴血的心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初读描写母亲的这句话后,出示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有关片段: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惟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
  这段鲜活、生动、感人的文字材料给学生提供了理解课文的支撑点,充实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当学生感受到这份浓重的母爱后再去品读课文,自然声情并茂了。
  其次,在作者表达的简约处或文本空白处作适度拓展。这样既拓宽视野,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也有助于感情的升华,情感的迭起。《圆明园的毁灭》介绍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圆明园被毁前后的那段真实历史是文本的空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这课时,课尾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让学生选择一个角色实话实说。学生不论选择什么角色,一致表示要和敌人血战到底。随后,教师依次出示了吕厚龙《告别圆明园》、樊美平《透过圆明园的硝烟》等文中再现当时历史的有关片段。“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北京居民观者如市……”此时,学生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候不仅仅是自豪,愤怒,它成了“压在学生心中的一块石头”、“永远抹不掉的耻辱”、“中国人民的警示牌”……由此教师引领着学生沿着更多的视角,怀着更多的思考关注未来的人生。
  另外,我们也可以将课内拓展延伸至课外,充分运用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媒体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走出课堂,留心大自然,关注社会,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鲜活的语文教学中,教科书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应当改变简单的“教教材”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把课文作为学习语言的例子来教。同时也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善于抓住课本拓展契机,把握课本拓展尺度,用好课本拓展这根“魔棒”,使学生学习语文的领域得到有效拓展,丰富了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充分体现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