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提高英语教师素质
作者:杜建林
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1.先进且明晰的教育理念
对于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具有明确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基本的要求。教育理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它会影响教师如何看待教育的意义,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矛盾等等。有没有明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没有对教育理想的孜孜追求,有没有不断改进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平庸的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区别。推行新课程,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否则以原有的观念看待新课程,无异是“穿新鞋走老路”。
2.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丰富的文化修养
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丰富学科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学科知识基础不丰厚的老师,是很难真正创设出适合于每个学生发展的学习情景的。教师的博学和多才多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生一步步引入科学的殿堂。因此,实施新课程,教师在鼓励、促进、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同时,更应该调整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3.以健全人格为标志的心理素质
新课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师者首先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学会体验工作中的乐趣,学会与同事、家长合作,学会较好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也是教师的一种重要素质。
4.高尚的人格魅力
教师要具备三种魅力,一是语言魅力,教师要有文明的言谈举止,精湛的语言艺术、言简意赅;二是仪表魅力,教师要有端庄的仪表,慈祥的音容笑貌,和蔼可亲的态度;三是人格魅力,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精深的业务水平,渊博的知识。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产生崇拜心理。
二、开展学习,促进教师素质发展
1.学习理论,促进新教育理念的形成 开展课程改革
必须首先加强学习,在转变教育观念上狠下功夫,取得实效。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决定》和《纲要》等纲领性文件及各科新课程标准,更新观念,转变思想,进一步促进教师理解新课程,掌握现代教育理念。
2.勤学技能,促进专业素养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学校为单位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对教师进行电脑培训,要求任教老师亲自制作课件,并能合理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同时组织级组、科组教师在课件制作中互帮互学,对课例互听互评,共同进步。还可邀请专家对教师的课例、课件进行评比。通过各种培训活动促进教师动手制作课件,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交流观摩,促进综合素质的互补
在学校,以科组为单位,以骨干教师课例作牵引,开展教师教学观摩与交流。各科组以优秀示范课作为引路,各科的骨干教师带着自己的研究课题执教公开课,科组内的教师相互听课、评课,研讨课堂教学。每次活动注重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使老师有更多更大的收益。实践证明课例带路,交流互动,能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沟通,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使课例实践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行动研究,每一位教师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校内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旨的教学科研,能极大调动教师研究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们在教学科研实践中,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自主参与,勇于创新,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实践。老师们共同研讨、备课、评课,在反思、调整的过程中,不断地纠正着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特别是学校领导与教师合作研究,营造出浓厚的研究氛围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在研究、反思中,教师亲身经历变化、发展过程的体验,朝着“研究型”和“专家型”发展,同时促进新课程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