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文本细读,让语言与精神共生

作者:田凌艳




  教师通过文本细读,可以仔细领会言语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学生通过文本细读,可以走进文本,亲近言语,涵泳品味,才能领悟作家的情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下面,我就结合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桥》一文谈一点文本细读的心得。
  
  一、尊重文本,个性化解读文本
  
  要想文本感动学生,教师必须先被文本感动。记得赞可夫说过: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传授越多,您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是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将自己高尚的情感,独特的人生体验融进文本,努力创设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使这一切共同成为学生解读的资源,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使文本、学生、教师三者融为一体。所以,一个能够释放自身情感的教师,也必定能够引领学生的情感,这样的课堂才是最是精彩、最丰富、最宜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先来看看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16课《桥》这篇文章,文章负载了些什么呢?有目共睹的是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书记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而所要表达的这一切,课文又是分三个部分来达成的:第一部分是写人们在山洪来临时都惊慌的涌向窄窄的木桥。第二部分是写老汉为了让村民安全过桥,牺牲了自己和儿子的生命。第三部分是写洪水退后,一位老太太来桥边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与文章内容同样让人为之惊叹的还有这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而且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所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所以,考虑到本文文章虽然很短,但是感人至深,震撼人心。尤其是文章最后简单而震撼的结局更是余音绕梁,于是我就顺势采用了两度呈现文本的方式,使得作者匠心独具的表达方法所欲达到的效果得以最大程度的张扬,也正因为如此,我把这篇课文调整到四年级去上。文章虽然很短,但经过这样设计进行的教学,它却变得很长,学生在心灵与文字的触摸中,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搭建起来的是一个情感的桥梁,沉淀下来的是学生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形象。
  
  二、找准口子,多层面叩问文本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言语则是家的基石。只有细读文本言语,牢牢抓住言语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才能使文本这株大树根深叶茂,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魏书生曾经指出:“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发挥,个性才能得到发展。任何艺术是由依赖于创造主体的生命激情、人格魁力并使用技巧来表现的,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除了追求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以外,我们还要追求教学的个性化,要用形式多样的语言激活课程中的静态资源,让活化了的作者的生命气息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像《桥》一课中,要让老支书高大、光辉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要让他们有身临肆虐的洪水、木桥垮塌的感觉,要让看来要让课文中静态的文字和沉睡在课本中的美质语言,走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如不经过教师在课堂上富有激情的艺术创造的点化,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就引领学生多层面地叩问文本,使学生对文本中老汉的人物形象在反复的叩问中逐渐走向清晰,走向深刻。这个目标主要是通过四个板块的学习来达成。比如,一开始的“走近画面唤起回忆”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对第一课时的学习痕迹的回忆,这回忆中有着对课文大意的了解,更有着对重点词语的温习,同时也为本节课的学习进行了情感的积淀。紧接着让学生马上去找7至23自然段中直接描写洪水的句子,并分两个层面进行朗读指导,第一个层面是抓住洪水的动作变化感受“洪魔”逼近的可怕,第二个层面是抓住洪水的水位变化,让学生进行换位体验,感受死亡的逼近时人们的恐惧与渴望交杂的复杂情感。应该说,文章突显的主旨是很明确的,但我却仍然颇费苦心抓住洪水这块体会与朗读展开学习,因为我知道不让学生领会到洪魔的可怕也就不可能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了老汉的伟大。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去读去找让他感动与心痛的画面,与大家分享,让他去找让他感动与心痛的细节,在一旁写写批注。接着随机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进行有选择的交流。比如:“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主要是通过官之小与事之大的对比,通过朗读与换位思考走近老汉的内心展开教学;再如: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主要是通过据句式比较,习得文章语言表达形式之精到,同时引领学生走进情景进行个体的朗读指导。又如:发生在老汉与小伙子之间的那一幕。主要是通过凭借生活体验,寻找矛盾之处,走进真正的结局,体验心灵的震撼,进行角色还原,情景再现中实现品读。
  
  三、打开思路,全方位习得文本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构建的。读者与文本经过交流,不断地发现,不断接受文本的视界,和自己原有的视界相融合,扩大自我构成一个全新的视界。由此,每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师都应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浓浓语文味的课堂,引导学生与课文直接对话,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富有学科个性和教学个性的审美快感。
  同样道理,老汉的高大形象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帽子”,而是通过学生的阅读感悟,来使人物形象逐渐在头脑中丰满起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精读课文,并画出有关段句跟批注,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实践当中。在同学的交流、探究中,谈读书见解,发表独特感情,培养学生健康的读书品格和良好的个性,让学生思想产生碰撞。阅读教学,要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这才是真正的目的。朗读可以提升个人的精神生命的质量,读书的过程就是精神、品格、修养在书声中形成、完善和修炼的过程,一次次阅读就是一次次熏陶、一次次生命体验、一次次精神洗礼、一次次感情升华。《桥》这一课感人至深,震撼人心,但只是让学生的感情仅限于文本的理解老汉的品格,还算是失败的教学,于是,最后的环节,我尝试设计:让学生写一写如果你就是站在河边祭奠的人群中的一员,请你写下你对老汉的哀思及你对老太太真诚劝慰。写后进行真诚的交流,此时,老师的再多言语或是讲解都显得徒劳。我常想,若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拘于泥,不再片面追求形式,也许实践效果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