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探究让数学课堂绽放异彩

作者:林秀珍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倡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探究“地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让课堂因此而绽放异彩。
  
   一、“意外”处探究——激活思维,解疑释疑
  
  “课堂教学就是即席探究”,它是师生智慧火花的闪现与碰撞。一些教师因课堂预设过多,常与有价值的生成“擦肩而过”,这样无形中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他们的想象,熄灭了创新的火花。因此,教师应大胆打破预设框架,对课堂上学生意外提出的问题,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进行从事数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想象的空间,让创造的火花灿烂地绽放。
  在一次听课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当学生基本上发现了:当两短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的时候,能摆成三角形。此时出现了下列意外的情境:
  一位学生(生1)站起来说:“三根长3cm、4cm、7cm、的小棒我也能摆成三角形” 。这时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生2不甘示弱也站了起来说:“刚才的探索,我们已经发现了当两短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的时候,能摆成三角形,而3+4=7,并不大于第三条边,所以我认为不能摆成三角形。” 生1反驳道:“刚才我们说的是‘当两短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的时候,能摆成三角形。’并没有说等于的时候不能摆成三角形呀!”正当学生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老师,我们可以动手摆一摆来证明生1的观点。”一位学生的话提醒了教师。教师让同学们拿出小棒进行动手拼一拼、摆一摆,或者在纸上画一画,看看三条长是3cm、4cm、7cm的小棒或线段能否拼成三角形。“大家看,我用的小棒就摆不成三角形。”一位学生边说边在展示台上展示。这时又有一位学生大声说道“反对!我的小棒就可以摆成三角形。”教师请这个学生也上台进行了展示。“老师,我认为小棒在拼摆的时候有误差,应该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我们已经摆成三角形了啊!”生1得意地说。当时仍然有许多学生在支持生1。就在这时,一位学生说:“我们可以利用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说明我的观点。我们知道最长的小棒是7cm,可以画一条7cm长的线段。”他边说边画。“刚才很多同学都赞同能摆成三角形,如果能摆成三角形,我们知道A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而在摆成的三角形ABC中,7并不小于3+4,所以我认为不能摆成三角形”。
  学生经过热烈的争论和动手操作之后,最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以争论、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使课堂呈现出“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喜人景象,也因此充满了生命活力和灵性。教学的难点与重点难道还需教师多费口舌吗?
  
  二、“开放”处探究——强化思维,拓展延伸
  
  课堂上的生成是可以诱发的。教师要把握契机,适时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测、验证,引领学生挖掘文本,促成拓展延伸,让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空间,应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让学生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多角度思维习惯。现行的数学教材在提供范例中,往往留有很多的“开放”之地,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探究,从而实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拓宽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材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代表3个数,并且△+△=□+□+□,□+□+□=○+○+○+○,△+□+○+○=400,△=?○=?□=?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有不唯一性的答案,有多种的解题方法。在引导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让学生思考、探讨有几种解决方法?多数的学生只是根据前2个等式,可得出△+△=○+○+○+○,就是2个△的和等于4个○的和,所以△=○+○,再把第3个等式中的○+○换成△,可得到△+□+△=400,联系第1个等式,把2个△换成3个□,可得□×4=400,所以□=100,最后求出△=150,○=75。另有一部分的学生,在观察、思考及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互相交流各自的想法,终于找到了更有创意的解法。即根据第3个等式得出(△+□+○+○)+(△+□+○+○)=400×2,△+△+□+□+○+○+○+○=800,再把2个△换成3个□,4个○换成3个□,所以□×8=800,得出□=100,依次推出△=150,○=75。
  也许,这两种方法又给一些优等生新的启示,可以得到更多的解决方法。这样,学生的思维之门打开了,自主探究的意识也更强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数学问题,把课本中的现成结论转化为学生探究的例子、素材之一,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探究的思路新颖化,解题的方式独特化,课堂收到了异曲同工之妙。学生不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开启了创新的“思维之门”,数学课堂绽放出灿烂的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