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反思,让政治课教学更有魅力
作者:董玉刚
【关键词】政治教学 反思 教学魅力
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体会记录下来,通过思考和感悟使自己有所进步、有所提高,这便是“反思”。笔者觉得“反思”应包含如下几方面:
一、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所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就是师生在课堂中积极互动的成功表现。每节课的成功之处是不一样的,或许是巧妙新颖的引入,或许是形象贴切的比喻,或许是教学难点的突破,或许是直观手势的合理运用,或许是画龙点睛的小结。只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随机生成精彩的环节,就会使之成为课堂闪光之处。比如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课题时用笑话《双方都是挨饿》导入:一家小饭店门口挂着这样的招牌,“请到这里来用餐吧,否则,你我都要挨饿!”。这样的导入,一方面,能使学生的思维打开,使枯燥的哲理生动起来;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主题。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反对无视事物联系的孤立的观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师生互动的合理性,更可以作为以后教学的参考,为以后教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败笔”
再完善的教学预设也会因教学情境的不断变化而有疏漏失误,产生始料未及的结果。如一次没有成功的教学实践,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语言烦琐的讲解过程,甚至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造成的挫伤等。例如,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往往有这样的口头禅,“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这个问题不难”等诸如此类的话。学生听到这类话后,可能有这样的心理反应:这个问题回答出来了也没什么,因为它很容易;如答不出来,很没面子。这时教师随便的一句话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将这些课堂教学中的“败笔”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做深刻的分析与探究,吸取教训,并在相似的情境中有意地加以分析、探索,抓住适当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与矫正,就会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变化和调整
预设的教与学会因教学情境的变化而偏离原有的设想,在师生活动中产生新的变化,此时教师要适时改变、调整课前的设想,实施新的教学策略。在讲授“理想与奋斗”课题时,教者让学生讲出自己最佩服的人及其理由。本意是让学生就英雄、模范开展论述,然而有同学却说:“我最佩服《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她意志坚强不怕失败,虽然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她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应该说这是教学中的一个意外情况。对于这位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看似有理实则谬误的论点,可及时提醒学生认识到:白骨精面对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屡败屡战的目的是想吃唐僧肉,干坏事,是害人。对干坏事和违法的人,无论他的意志和毅力多么坚强,都是在与人民作对,都是不道德的、违反法律的。尽管在教学上我们没能实现预设的方案,但这种随机的调整却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教师对诸如此类的课堂随机变化和调整及时进行反思,剖析学生的学习心理,探究其中的教学规律,对于以后的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四、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奇思异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智慧的火花或奇思异想出现。他们往往会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问题。对此,教师应予以肯定,这可以为以后的教学补充新鲜“血液”,做到教学相长。在讲授《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笔者和以往一样出示了两幅图片“万类霜天竞自由”、“干涸的世界”并提出问题:这两幅图片哪一幅充分说明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室里顿时热闹非凡,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是第一幅,并讲出了许多理由,课堂教学按照教师的思路顺利地进行着。突然,一同学站了起来,“老师,我认为虽然第一幅图很美,充满生机,但第二幅更能说明问题,它随时警告我们,假如不爱护水资源,世界将一片荒芜。”教者一下子愣住了,很快微笑着说:“你思想很深刻,很有忧患意识。正是因为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世界就不可爱,所以第二幅图才会强烈地刺激我们,警示我们,没有生命的世界多么可怕!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感受生命的精彩和喜悦吧!”学生的头脑是一座无穷的宝库,他们思维活跃,想法新颖,永远不可能机械地按照老师设定的轨道运转。作为老师,如果不及时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以高度的教育机智去应对学生的“奇思异想”,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僵局,这样的老师随时都有可能被学生淘汰!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主阵地,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迅速接收教学中的反馈信息,找出教学预设在具体课堂互动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以后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只有反思,才能让政治课教学更有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