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课堂教学管理的协同策略

作者:陈小斐




  “协同”指的是构成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同步作用。协同理论是系统科学的一门分支,主要研究系统中诸参量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同一致。课堂教学管理的协同原理,强调管理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形成协调、同步、互补和合作的关系,增强系统的自我组织能力,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使系统内的功能得到最优化发挥。课堂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本文试对课堂教学管理这个系统作一粗浅的分解性研究,提出协同的基本策略。
  
  一、目标认同策略
  
  课堂教学管理目标,对整个课堂教学具有导向、调控和评价等作用。这个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和教学目标、素质结构相互衔接、相互贯通。它不仅要包括学科的知识、能力、学法等认知因素,而且要包括品德、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习惯、态度等非认知因素;不仅要包括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技巧、气氛等显性指标,而且要包括其环节、质量、效率等隐性指标。
  课堂教学协同管理模式中的“制定目标”与传统的管理目标相比,要求更全面、更系统、更严谨。这个目标要能真正发挥作用,还必须让它为教师和学生所掌握。赞可夫曾提出“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这条原则“是指向内部的,即指向学生活动的进行过程”,实质上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要加强教学目标与管理目标的组织性。教学目标决定着管理目标,管理目标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制,要求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原理,把课堂教学制定成目标体系,列出本课知识体系纲要。同时要处理好教师──教材──学生的关系,使课堂教学目标成为大纲、教材和教师教学风格、学生现有基础的最佳结合点,成为具有认知目标、操作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育人目标的网络结构。
  
  二、流程和谐策略
  
  流程是事物运动的时序、空序、程序和秩序的外化表现。应用系统科学理论把“流”和“程”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强调流程和谐。“流”是课堂教学管理的动态表现,是课堂教学管理有序协同运作的活力机制;“程”是基础,是实现课堂教学管理有序化、协同化的保障机制。课堂教学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研究、决策、运行、测量、评价、反馈等环节。它的实施必须强化整体观念、和谐意识,坚持流程的整体性、相关性和连贯性,实现“三个注重”:
  1. 注重课堂教学管理方位的相互依存
  切实做到资料管理与思想管理、阶段管理与全程管理、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检查评比与反馈指导并重。
  2. 注重管理基本环节的相互衔接
  强调环环紧扣,不孤立、静止地抓某一环节。“基本环节”是教学流程运作程序的常态规定。要调节好三对运作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动态与静态的关系,刚性与弹性的关系,以保证流程协同。
  3. 注重管理流程的协调和谐
  切实做到安排细致、检查严格、诊断确当、指导热情、评估公正、反馈及时。
  
  三、情感交融策略
  
  课堂教学管理是一种双边交流活动,它的成效依靠富有情感的交往。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在缺乏必需的丰富激情的情况下,理智处于一种昏睡状态,不可能进行正常的工作,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一个精通并善于课堂教学管理的领导者与师生感情融洽,心灵相通,就能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知识信息的最有效传递与反馈,达到管理的最佳状态。
  1. 教学民主,尊重信任
  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采取师生平等对话,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愿望、要求和困难,及时反馈,然后让他们能动地学习,教师将知识中的思想、真理、价值、意义、精神等内涵通过语言(书面语言、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则能直观地把握,以此获得满足,变“教”和“学”之间的矛盾为“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合作。
  2. 情感投入、心态调控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是师生心理双向交换的动力和支柱。师爱是良好课堂气氛形成的基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课堂教学管理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情通”,才能“理达”。反之,冷若冰霜的态度,消极呆板的情感,只能使学生紧闭心灵。
  
  四、言行感召策略
  
  课堂教学管理需要强大的感召力。管理者要卓有成效地感染、动员师生员工同心协力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实行语言感召和行为感召相结合。管理者亲自在课堂教学领域身体力行进行示范感召更为重要。这就需要管理者长期坚持兼课、听课、评课,以取得课堂教学管理的主动权。
  1. 兼课感召
  一个好的学校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教师,其教学思想、教学态度、钻研精神,应成为教师的表率。学校管理者兼课,深入教学第一线,能感知教学的甘苦,可使教师产生心理认同感,缩小感情距离。
  2. 听课、评课感召
  这是学校管理者领导教学的基本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许多东西──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的智力生活是否丰富,教师的教学技巧是否高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是否多样和广泛——都取决于管理者听课和分析课的科学水平。他还就校长如何领导教学说道:“经验使我相信,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 他更明确指出:“科学地管理学校,就在于把教学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找出来。”学校管理者通过听课、评课,才能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学工作。
  
  五、“三法”同步策略
  
  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经常有三种方法在不断地运行着:领导管理的“管法”;教师教育教学的“教法”;学生在五育方面的“学法”。在“三法”中,“学法”是整个管理方法系统的基础,“教法”相对于“管法”来说,是“管法”的基础。
  1. 管法科学
  管法就是管教法、学法,要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强化课堂管理,保证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科学的进步是以方法的进步为推动力的。教学方法就是效率,就是质量。通过科学管法,树立教师教学方法意识,重视教学方法的探索、总结和创造,特别是重视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科学管法,强化师生教法学法的选择和优化。
  2. 教法得当
  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中论述道:“先生的作用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主张教学合一,反对教学分离。可见,一位教学能手,不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而是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实现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讲的“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的“自能”境界。
  3. 学法灵活
  死记硬背很难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更难将知识活化为能力。学法必须灵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法。在课堂教学管理中,要重视基础方法的作用,要根据学法的状况和变化改进教法、管法。在具体操作中,要处理好“三法”关系,同步运行,做到指导学法与改进教法一致,改进教法与落实管法吻合,促进课堂教学管理的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