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作者:陈学东




  【摘 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然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却普遍存在着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现象。本文试图由此探讨其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问题意识 原因 对策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认为思想政治课思想性、原则性强,不能任意发挥,从而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缺失问题意识。许多学生不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从不怀疑书本给出的答案,从不怀疑老师讲授的知识,从不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每个思想政治教师的重视,促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其原因和解决的对策。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
  
  1. 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
  长期以来,教师是知识的象征。在教学中,教师承担着多种角色,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也被认为是权威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教师至高无上,学生的思想完全处在教师的控制之下,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求异思维得不到发展,逐步地丧失了问题意识。
  2. 片面的好学生标准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最好的学生就是最会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不论老师出了多难的题目,学生都答得出,而且答得巧妙,甚至天衣无缝。其实,这样的教育模式,充其量也只能是复制一批像老师一样的优秀学生而已。学生是不可能超过老师的,因为他们始终处于被动的回答地位。
  3. 灌输式教学模式
  由于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成绩,不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只重视对知识结论或结果的传授与掌握,忽视对知识产生发展进程的展示与探索,教学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没有机会提问。特别是在只重视知识结论而轻视过程的政治教学环境中,学生总是被要求去解决由他人提出的问题,一味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巩固这些知识,结果是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却不能自我发现问题,创新潜能被埋没,许多学生失去问题意识。
  4. 对思想政治课职能的片面理解
  许多人认为,思想政治课的根本职能就是统一学生的思想,消除学生与教材、与国家思想意识形态的不同认识。然而,真正的统一必须经过各种思想观点的展示、交汇、碰撞、交锋与整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学生问题产生、提出、辨析、解决的过程。不经过这一过程的统一实质上是对学生思想的禁锢,无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政治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主的心理环境,营造一种推心置腹的交流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鼓励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学生的问题意识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
  2. 通过认知冲突,让学生想问
  认知冲突在认识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其好奇心,由此产生矛盾、疑惑、惊讶,就会促使他们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下情形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主动提问。一是学生试图用旧知识解决新事物,当理论与事实不一致时,就产生了认知冲突,产生问题。二是学生试图去探索与解决新事物,但是往往用已有的知识又不够用,于是便形成了认知空白,也就有了问题。三是当学生处于用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但又迫切希望解决新问题的疑惑状态时,学生的问题也就产生了。通过认知冲突将“问号装进学生的头脑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经常表现出疑惑、惊奇和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 改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让学生善问
  疑问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当学习者能质疑,会质疑,才有创新的可能。学生无疑可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能发现问题,总觉得没有问题可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特别注意精心设置和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涌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悉心配置问题通道,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并在教师的点化下,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政治教师不断实践与探索,教学中坚持以问题为纽带,让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主人。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