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魏 强
一、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目标上,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里的创新精神,包括学生的创新认识、创新情意、创新行为习惯、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技能技法等。
在教学结构上,要科学艺术的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课堂教学的诸环节上,要新颖别致。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充分想象、思考和创新的空间。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打破单调机械地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输教学组织形式,代之以师生互动的双向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法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在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现象的认识上,除非是大是大非的重大政治问题,应允许学牛有多种理解和看法,允许“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不要强行规范约束学生的语言表述。当然,不管是哪一种理解、哪一种看法、都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道。
二、教师要有全新的学生观
平等对待学生。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师道尊严”体现师生关系为教师是主宰、权威,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单纯统一,服从规范和共性的环境,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性发展,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充分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意志、信念、动机、需要等。实现师生间知识同步,思维共振,感情共鸣,并在轻松和愉悦之中,唤起学生创新热情,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
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真诚而具体的信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使其心情愉快。如果教师对学生不信任,学生就不敢自己去承担任务,就会落后,就不敢去检验自己的力量。
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爱,这种爱应是公正无私的,在爱的呵护下,每一个学生才能健康成长,才能积极的去面对挫折和困难。
尊重学生。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也想得到教师的尊重,如果教师不给学生以尊重,学生就不敢标新立异,不敢出错,这样教师就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对人、对已、对事的态度
帮助学生树立勤奋勉力观念。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关爱有加,这样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勤奋的精神。老师要告诉学生“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在勤奋之火的燃烧中会发出夺目的光和巨大的热能。”教师要创造一个人人认为勤奋光荣,懒惰可耻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都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学习、去创造。
教师要教育学生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教育学生懂得,思想是一个人所以成为人的标志。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人类的伟大、崇高、正在于人类的思想,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也在于人类的思想。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有自己的思想,遇事、对人不随声附和,不人云亦云,而要敢于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想的结果正确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想的精神和过程。
指导学生从客观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看待别人的言论和行为。要让学生懂得,任何人的言论和行为都有其一定的背景和缘由。要尽可能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分析他人言论和行为,寻找其言论和行为中的合理因素,而不是一味指责别人的不足和缺点。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可以对别人的思想有不同的看法,但必须允许别人讲话,必须耐心倾听别人的讲话。这不仅是对人的起码的礼貌,更体现出对人的支持与鼓励,从而使所有的人都习惯和喜欢思考问题、研究问题。
指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失败与错误。“失败是成功之母。”爱迪生没有无数次的失败,就不会有电灯泡的发明。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要嘲笑别人的失败与错误,要给人以鼓励或提供善意的建议。而且要教育学生珍视失败与错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失败与错误也许可以使我们更好的走向成功。
一个教师具有创新的教学观念,具有全新的学生观,并能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己、对人、对事的态度,那么这个教师就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一个良好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就敢于想、敢于说、敢于做,就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