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细节描写的神奇魅力

作者:钟昌林




  细节,是文章的生命。一篇文章,尤其是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有出色的细节描写,读起来就生动有趣。就觉得真实可信;反之,文章情节再曲折,思想主题再深刻。也只能是干巴巴的,让读者觉得味同嚼蜡,缺乏感染力。可见,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下面就介绍细节描写的几种作用。
  
  一、通过细节描写,增强场景和情景的真实感、具体感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具体是文学创作的普遍规律。只有真实才能让读者感到信服,只有具体才能让人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实和具体,都只有通过细节描写才能得以实现。英国作家毛姆的散文《江上歌声》,一开篇就运用了生动的场景描写:“沿江岸回荡着船夫号子声。桡夫划着收扎起帆墙的高尾舢板,顺流而下;你听,他们喊着嘹亮雄浑的号子。纤夫背着纤绳,逆流而进,五六人拖着小舟,两百人拽着舢板,越过激流险滩;你听,他们喊着船夫号子,那是更加气喘吁吁地歌唱。船中央,一人站立,不停地擂鼓督阵;他们弓腰曲背,背着魔似的拽着纤绳,极力挣扎,有时就在地上爬行。他们奋力紧拉纤绳,同激流的无情力量抗争。”这里,嘹亮雄浑的号子声,督阵催促的擂鼓声,纤夫背着纤绳,两百人拽着扬帆舢板,时而逆流而下,时而逆流而进的细节描写,构成了一幅人类征服自然的壮观图,奏响了力与美、辛劳与抗争的交响曲。读后使人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使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俄罗斯画家列宾的那幅著名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二、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文学作品离不开写人。写人,总离不开写人的性格,人的精神面貌。而人的性格,人的精神面貌又是通过大量的细节来体现的。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就能形象地刻划出人物,展开人物丰满的内心世界。舒婷的散文《红草莓诗人》,是写与她的好友、女诗人傅天琳相识、相知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一处细节描写:“比如她坐火车,有人拉开她的肩包的项链,将一整叠大面额的出差费拿走。天琳赶紧尾随那人下车,一路苦苦去求他:“你还一张吧,还我一张买回去的车票。那汉子烦不过,立足旋身大声将天琳训斥一番,扬长而去。天琳回来,大家不气她生性软弱天真,反替她庆幸,说那偷儿心好,没有拔出刀子将她杀了。”这个细节极其精彩地刻划出傅天琳性格中那过于敦厚,过于天真的一面。她试图用以情动人的方法来感化小偷发点慈悲,结果碰了个硬钉子。
  
  三、通过细节描写,暗示和深化主题
  
  文学作品的主题,不应当以议论的形式出现,不应当由作者直接说出,而应当像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用形象和画面说话”。这就是说,文学作品要通过对具体的人、事、境的形象描写,让主题自然而然地渗透其中,让读者去感受和领悟。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就可以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去有效地暗示和深化作品的主题。美国作家奥莱尔的微型小说《在柏林》,全文只有四百余字,它强烈地控诉了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却仅仅通过几个精选的、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去暗示和深化作品主题的。
  
  四、通过细节描写,连结起人物和情节
  
  细节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关系极为密切。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是人物之间的各种联系、矛盾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无论是写人的活动,人的变化,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还是写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及结局,都是靠一个一个细节描写来组成的。可以说,细节描写既是推动人物运动,情节发展的因素,又是连结人物和情节,使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重要纽带。从这个角度看,成功的细节描写能充分显示出作品的最佳结构功能。
  
  五、通过细节描写,传达丰富的感情
  
  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人的,但这种感情不应当是由作者空泛地抒发,而是由融进具体的人事或场景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因此,文学作品传达感情的最有效也是最含蓄的方式,就是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间接地渗透作者浓郁的主观感情,以便不动声色、潜移默化地拨动读者的心弦。
  综上所述,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作品形象丰满,鲜活多姿,情意万千,光彩照人,以其浓郁的生活实感和强烈的艺术美感,直接作用于读者的感官和心灵,让读者沉浸其中,回味无穷。但写作时,我们要注意:第一,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能准确地反映事物的特征。特别是纪实性的散文,无论是写作还是写事写景,细节都要准确、真实,不能歪曲、编造。即使是虚构型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创作,尽管情节可以虚构,但细节仍然要求真实可信。第二,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是作者对生活细节的选择和提炼,因而要特别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细节,这样才能起到以一当十、以多胜少的作用。第三,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最忌俗套与老套,要千方百计使之具有独特性,新颖性,这样才能给读者以奇异感,新鲜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