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高中英语教师培训有效性的理念与策略
作者:张凤丽
【关键词】英语教师培训 有效策略 校本培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英语教师正通过各种方式接受课程改革的培训,努力使自己适应新课程提出的要求和挑战。高中英语教师培训的目标在于提升英语教师自身素质,优化其教学方式,培养英语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自我发展能力。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培训的有效性问题值得关注。
一、高中英语教师培训有效性的背景
“有效”是相对于“无效”而言的,即指“有效果”、“有效率”。 培训的有效性,即指教师能在培训中能以最少的投入(时间、金钱等)获得最大的收益,学到更多有益于自己教学和提高自身素质的知识,并能从培训中获得有利于自身长期发展的技能和方法。
目前我国英语教师专业水平总体偏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原因已成为制约我国英语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英语教育现状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正是由于施教者专业素质的匮乏,加强英语教师培训已成当务之急。针对学校英语教师的实际,坚持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开展培训,积极帮助受训教师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和英语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快速提高教育教学实际能力,全面提升英语教师的学历和教育教学水平,改变英语教学现状,提高英语教学整体水平和能力,激发英语教师提升业务能力的兴趣和热情。对其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培训是提升其教学技能和自身素质的有效策略。
二、高中英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英语教师培训存在着教师自身观念、行政导向、培训的模式和方式、工学矛盾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问题。
1. 主体参与的动力不足
有些英语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认识不足,对培训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未意识到新课程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教师自我封闭发展模式,独立教学,拒绝分享实践经验;工资、奖金或职称与教学成绩挂钩的利益导向为核心的教师评价系统,使教师失去激励教师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动力,削弱了培训给教师带来变革与冲击的力度。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理念滞后,与英语教师所关注和期待的能够运用到自己课堂教学实践有关的培训相差甚远,教师参与热情不高。此外,由于培训大多数属于在职培训,工作任务重,培训忙,工学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培训师资的匮乏,工学矛盾也成为聘请专家的难题等,也是造成英语教师主体自觉性和参与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的原因。
2. 行政导向的价值失衡
目前培训强调目标的归一性、统一性和全面性,强调对人类文化的传递、延续及发展的作用,以知识教育为主要特征。过于强调培训对晋级、评优等硬性指标和外部利益驱使教师参与各种专业进修和培训,忽视主体自觉性,内容与需求脱节,主体参与性差,严重影响了教师发展过程的情绪状态与成就感。以利益追求为目的培训机构,加上缺乏经验,不了解高中英语教师的实际需要,缺少对受训者的跟踪服务、调查研究等评价机制,导致培训价值的丧失,培训效果和效益也大打折扣。
3. 培训模式的简单划一
现行的英语教师培训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灵活的形式,以讲座式或专题式为主,缺少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沟通的培训方式,过于追求整齐划一。“以人为本”已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意义,高中英语教师的特殊性,使得“他不必是学科、专业的专家,却必须是教育和教学的专家”。以英语教师为主体,展现其个性,全面提高素质,改革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树立新的培训理念,建构新的英语教师培训模式势在必行。
4. 培训评价的机制缺乏
评价是教师在职培训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进行评价的目的就是要及时地纠正工作中所出现的偏差,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调整培训的内容与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使教师的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前进。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评价目标过度强调学科知识体系,忽视人文性,以学生测试结果为评价的惟一形式的终结性评价严重影响了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高中英语教师培训的有效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员工是组织发展的核心动力,必须关注员工的培训与提高。为了促进高中英语教师培训的效能,我们必须从培训需求分析入手,抓住培训的若干环节,力求有效地实施并推进新课程改革。
1. 教师有效培训的需求分析
教师培训应从教师需求分析着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英语教师应学会研究性学习,进行反思性实践,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专业发展观、重新定位,以学习促发展,从时代要求、社会使命、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高度来提高其自觉性、责任心和紧迫感,激发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课程改革从社会发展的高度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应始终是持续的学习者,而且还必须是一个有效的学习者,创新型的学习者。因此在培训前应做好需求分析,并在培训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受训人员进行自我需求分析的能力。
2. 教师有效培训的科学规划
对教师培训应进行有效的规划,使培训课程更加合理科学,符合广大教师的需求。如果把培训看作是教育生产过程,培训则是提高学员的生产劳动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通过教师的人格建树和智力发展获得的。同时发挥施训者的指导作用,通过正确的“导”和“引”,激发、释放教师的内驱力,以产生最优的效果。注重教师需求分析,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师培训,并对培训模式进行设计。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机制,使其有助于协调培训利益主体间的关系,解决工学矛盾、晋升和评级等实际问题。使教师培训规划适应和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以促进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3. 教师有效培训的参与模式
建立以校为本,研训一体化模式,是教师参与培训的有效模式。教师培训要在组织集中培训的同时抓好以校为本的研训一体化的建设。首先,由于我国英语师资分配不均,不同的教师个体、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其需求各不相同,开展校本教师培训,既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机会,也为不同层次的教师创造了机会。其次,校本培训能有效地解决教师培训中的工学矛盾,提高教师教学甚至革新教学的能力,包括有关英语教学理论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拓展、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等。第三,可根据内容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分层次的培训模式,如对新手型教师采用微格教学培训与行动研究培训相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对于成熟型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校本培训”模式。第四,可以进行多样化英语教师培训活动。可根据学校需要和自身发展需求开展基于共同体的合作研修,主要方式包括:学科内的合作研修、学科间的合作研修、校际的合作研修、网际的合作研修。
4. 教师有效培训的评价变革
评价是教师有效培训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培训的有效性要通过评价来鉴定。评价具有反馈与调节的功能,应贯穿于教师培训的全过程。培训前,要对受训教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根据教师的预期要求与期望,确立恰当的培训目标,选择合理的培训内容和制订可行的培训规划和步骤。培训中,运用现场评估方法,及时收集有关培训进展的信息,用现场评估的结果与建议,及时调节培训工作中的不足,以确保培训活动的进一步顺利开展。培训后,对培训进行效果评价,包括培训效果的即时评价和对学员的跟踪评价。了解教师培训工作的实际工作进展,找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举措与经验,改进并完善教师培训工作的具体建议和措施。尤其加强教师培训活动的现场评估,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做好教师档案袋管理工作,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促进英语教师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