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浅谈研究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作者:梅宏涛




  新课改倡导“人人都是研究者”,教师只有从问题出发,走以教学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教学与教研相结合的道路,才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进步,有所创新。这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教师的快乐莫过于在研究中发现全新的东西,植根于研究的沃土,教学才会有累累硕果。那么,研究型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1. 勤学习
  教学研究应该是以教育教学理论作为支撑的探究,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教师不会科研,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教育谈不上素质教育,而时下中小学部分教师存在教育理论欠缺的状况,因此,难以根据理论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诊断、明确问题的症结、作出正确的决策,在新课程课堂中沿用过去的老教法,在过程上穿新鞋走老路,在结果上把冰箱当碗柜用,到头来只能是不知所云,误人子弟。
  如今,要变过去“摸着石头过河”式的盲目探索转向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就必须不断充电。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科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积极参加学科教育研究的专业学术团体的活动,经常浏览相关学科教育网站,订阅相关学术期刊,请学科教育专业研究人员现场指导,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
  2. 勤实践
  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很多事情要做,其中一点是面向实践本身,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熟练掌握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英国有个叫阿克顿的“学者”,平生嗜好读书,家中藏书18万册,终身攻读,不少书都能背诵出来,可算得上是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之人。但直到68岁生命结束时,除了数不清的空想外,再无其它建树,这不能不说是阿克顿的悲剧。固然,多读书没错,有奇思妙想也没错,错就错在他终生没有躬身实践。实践出真知,教学长才干。教师已有的经验有时因时间、地点和学生的改变而失效,遇到新问题,要找新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生命不息,实践不止。
  新课改以其“新”的特点,决定了大家参与其中的起点相同,面对的都是全新的理念,时代特点也决定了不会有现成的理论直接拿来套用,这就意味着课改教师不能站在岸上“光说不练”或观望,必须沉下水去,饱受侵润,尝试水的冷热深浅缓急。即在与同事、学生面对面接触中,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在与专家或管理者的交流中,在三尺讲台的亲身试教中,亲自体验课改的得失喜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如果想在课改中拥有发言权和有所作为,除“下水作业”外,别无他径。
  3. 勤互动
  老师间的互动、同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研究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一项研究表明,教师互动能使75%的人提高研究成果。互动在教师之间建立了交往、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关系,使他们可以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并通过互动,不断坚定内心的崇高信念。实践证明,教师建立团队互动场,营造研讨氛围,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供鉴,足以使教师的人生价值得以升华。
  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重要。课改本身是一种富有开创性的工作,完成这项复杂艰巨的任务离不开民主开放的研讨,在理念创新上鼓励百家争鸣。也许智慧的火花就隐藏于片言段语之中。健康开放的学术研讨氛围,是课改保持生机活力的秘诀。教师的研讨必须注重实际。教师通过听别人的课,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逐渐养成研究问题的习惯;经常参加校内组织的座谈会、小组讨论、问题辩论赛、主题演讲、教师沙龙等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提高专业素质;利用网络交流,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在网络教研中心上网求教,不但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还能得到专家在线引领,扩大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效果会更加明显;通过讲述亲自经历的教学故事,成功案例,交流有价值的反思日记,争取同行的支持,可以找到集体的归属感,消除孤独的探索者的压抑;自觉投身讲课、听课、评课活动,在活动中结对帮扶,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遇到外出学习培训,回校后汇报学习情况,主讲汇报课,使学用有机结合;将自己的教学研究心得汇集成文,在教育报刊发表或在学术活动中交流,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发挥辐射作用。
  4. 勤反思
  反思是从感性的经验型教师到理性的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波斯纳将此形象地用公式表述出来:经验+反思=成长。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殆。”新课改的精神是积极的,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困惑和问题。对此,新课改倡导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走向真正意义的新课改,在反思中走进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角色,在反思中步入成功的新课改。反思就是研究,学而不思,学习的知识就是死知识,遇到活问题就无能为力了。有人把读书比作动物吃草,把思考比作反刍,是不无道理的。读后多思,明辨是非,探索规律,方能活学活用。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真知灼见就是学问。
  教学反思的内容很宽泛,上完一堂课,看完一篇文章,参加完一次教研活动,甚至听到同行、专家的某一句话,只要对自己有所触动,都可以形成反思。反思源于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反思来自于自我意识觉醒,产生于在旧有理念导向下实践的困惑和迷茫。于是,反思作为自我认识和实践,只有以自我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为基础和前提,才是有力量的和效果的。教然后而知困;思然后知不足。只有真正把握反思的要领,并将其落到实处,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永远站在引领的至高点,才能准确地把握引领的方向。这正如我国著名学者叶澜所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5. 勤总结
  古今成大器者无不重视总结。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钩玄提要,取其精华”为后人所推崇;大数学家华罗庚是把“学贵于总结,总结出新知”作为治学之道;毛泽东不动笔墨不看书的故事曾被传为佳话,翻开他学生时代的笔记《讲堂录》,内中提纲挈领的评述,颇见精辟,即使后来他老人家日理万机,也没放弃这种读书方法。上述真知灼见和成功范例都说明了总结的重要性,理应引起参与新课改的教师的高度重视。新课改教师撰写总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教学诸要素诸环节再认识、再研究、再整合的过程,是教师思维再活化、再碰撞的过程,是教师对自己或他人教育实践活动的审视与反思的过程。总结能帮助教师及时捕捉、分析和思考各种教学现象、得失和灵感,恰如其分地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概括和研究,提出更加贴切更加合理的改进方案,能加深教师对各种教学要素的再认识,提高对问题的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总结过程中,教师会发现诸多问题不甚明朗,也就会积极地去思考、查资料、访专家,再实验和再研究。所以总结的过程就是教师积累、反省、沉淀和升华的成长与进步的过程。总结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催化激励和促进兴奋的平台,是研究型教师成长的良方和催化剂。
  总结必须讲究方法,在实、活、新上下功夫。总结宜实。总结的内容应客观、真实、实用,否则会给今后的科研造成误导与偏差。教师从活生生的教学案例,具体的工作经验,丰富的个案积累中,挖掘提炼和升华成一定的规律和理论,就会得到有价值的总结;总结宜活。总结应不拘形式,一句话、一次研讨会、看一本书,只要自己有灵感顿悟,都可撰写成总结;总结贵在有感而发,有话长说,无话不说,切忌泛泛而谈,失去“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的作用;总结宜新。总结要常翻常研,做到温故知新。也许昨日升学教育思想下的“得”和“失”,在今天素质教育理念中却成了“失”和“得”;况且随着新理念的吸收,阅历的增见,过去层面的认识也许会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如果总结束之高阁,不能因势而变,积累也就失去了价值;只有勤于总结,乐于积累,善于研究,才能为教师成长和新课改教学注入鲜活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