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让学生初步学会赏析美文

作者:卜丽琴




  在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题型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课外赏析题,这种具有导向性的题目提示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有必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赏析美文。《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对初中学生的阅读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启示,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养、加厚人文底蕴的目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初步学会赏析美文呢?赏析可以多角度地进行。可以赏析布局、赏析开头、赏析结尾、赏析拟题、赏析句意,本文主要从赏析意境、手法、语言三个方面来谈。
  
  一、赏析意境
  
  赏析意境可从题目、素材入手,弄清作者写作意图,然后反复咀嚼内容,领悟真谛。如余秋雨的散文集《千年一叹》里的一篇文章《我一定复活》,写的是雅典的巴特农神殿。这座经历过风雨劫难、战火摧残的神殿曾经在罗马帝国时代是基督教堂,土耳其占领时期又改为回教堂,后来成了火药库,“遭到猛烈炮轰”。十九世纪初年,“巴特农神殿的精华部分的雕刻作品运到英国,至今存放在大英博物馆”。但是,希腊的一个组织要把巴特农神殿精华部分的雕刻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请回来。理由是因为“这些文物有自己的共同姓名,叫巴特农,而巴特农在雅典,不在伦敦。”在这份资料中,引用了希腊的一位已故文化部长的话,“我希望巴特农文物能在我死之前回到希腊,如果在我死后回来,我一定复活。”“我一定复活”五个字,字字千钧,掷地有声,其浓浓的爱国情可昭日月!以此为题,文章的意境也就向深广处拓展开去,强烈地感动和震撼读者的心灵。
  又如,冯骥才的《拒绝句号》也有着不同凡响的效果。作家欲抑先扬,指出,“句号,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这种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对这样的句号一定要拒绝。拒绝句号,不是拒绝人生的成功和完美,而是表明不要停止追求的脚步。最积极和最充实的人生,是挑战自身的惰性和满足,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这种进取的阳光的主题无疑给了每一位读者无尽的鞭策和向上的力量。其蕴涵之深刻、期待之殷切自是不言而喻的了。
  
  二、赏析手法
  
  散文的写作手法多种多样,对比是其中一种。且举郁达夫《古都的秋》的结尾为例。文章结尾的对比跟开头遥相呼应,作家把故都之秋放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进行对照。作家先展示了南方秋景的无限魅力,“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但是这些胜景在作家看来,“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无法与北国之秋媲美!作家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修辞,让南北之秋对比更为具体形象、鲜活灵动:南国之秋比起北国来,犹如“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里,色香味俱全,清醇黄酒,当然不能与白干相提并论;清淡稀饭,自然难比馍馍香甜可口;鲜嫩鲈鱼,怎么说也不及大蟹的酥脆美味;忠勇黄犬,无论如何也难敌骆驼的大度雅量。通过对比,作家把自己对故都之秋的纯真炽热的爱全部熔铸了进去,故都之秋也就被推崇到了极致。
  冰心的《荷叶母亲》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首段“两缸莲花”,一红一白,后文都有交代;第二段的三蒂红莲,第三段有呼应;莲花开放,正值夏秋之交,浓阴的天,有雷有雨,也极自然;雷雨交加,“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人类的母爱与植物的母爱彼此回应,相得益彰,犹如画家浓墨重彩于丹青,形体、神韵、浓情顿显,令人感动不已,感叹不已。作家的高明之处还在于所有这些照应全无斧凿痕迹,浑就天然一般。显示了作家行文布局的娴熟技巧和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底,让读者如品醇茗,如饮佳酿。
  
  三、赏析语言
  
  作品的语言因作家的个性、修养不同,也就各有其独特风格,老舍的幽默诙谐、冰心的清新醇浓、余秋雨的大气磅礴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旅美作家,他的文笔轻柔、凝练、隽秀,语词清新、奇异、俏丽,加上那富有神秘格调的语句,铿锵有力的音乐节奏感、运动跳跃感,构成了世人公认的热烈、清秀、绚丽的独特风格,被世人誉为“纪伯伦风格”。《雨之歌》是他的一篇散文。文章开始是两个比喻,把天之雨比作撒下的银线、美丽的珍珠。丰富的联想、灵动的喻体一下子就让雨成了美的化身。作家又把乌云和大地比作一对恋人,把雨说成是“为他们传递书信”的使者,这种说法想象合理,符合客观现象。而“雷声和闪电预报着我的到来,天空的彩虹宣布了我旅程的终结”,“我从海里升起,在太空的羽翼上翱翔”句,典雅优美的语言描摹了真实的自然现象,没有丝毫的做作和矫饰,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废墟》是余秋雨的一篇精美散文,其语言之大气令人叹为观止。结尾有这么几句:“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 句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句,其势如排山倒海、锐不可挡,读后令人拍案叫绝。
  需要指出的是,中学生学习赏析美文有个过程,性急不得。一开始我们可以从精短的美文开始,赏析其中一至两点,然后逐步深入、反复进行,切忌贪长求多。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学生学会初步赏析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