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作者:李长喜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想法、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即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新课程改革已经把教学定位为:课堂是教与学共建,教(教师)、学(学生)互动、交流、互助的双主体结构。这就要求学生要全方位参与课堂教学,参与知识的学习与建构。因此,学生必须改变过去被动的、木偶式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自己的生命成长和知识接受同步进行。笔者以为:教师只有做到以下三点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一、 增强课堂语言吸引力
  
  传统教学观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必然是围绕如何实现教师的课堂授课目标而设计,按照教师自身的素质结构和语言特点而组织、运用,很少顾及到学生的接受心理,顾及到什么内容运用什么语言、什么问题采用什么语气等课堂语言的预设。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是师生知识与能力共建的过程,是双方共同的生命体验,在课堂上由于师生的交流、沟通与争论,让知识自主生成,变成自身素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准确严密,而且还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变得为学生所乐于和易于接受,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比如教师在讲解知识时,语言应该简洁明了、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此时的语言应该给学生震撼力、说服力,让学生从内心接受教师的讲解;教师提出问题时,语言要轻柔、舒缓,给学生心灵以轻轻的抚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问题自己能够回答,在心理自然放松的情况下思考、回答,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心理活动是最有效的活动;教师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研讨时,语言要斗志昂扬、充满激情,这种语言能调动起学生内心的潜能和激情,对问题充满热情和睿智,使讨论充满理性与热情。
  
  二、 与学生加强对教材的沟通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应该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一字之差反映了教学观念的不同。用教材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认知结构以及教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采用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有选择地选取教材知识进行课堂教学。为了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学习,在快乐中求知,教师要事先对教材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式的采用,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让学生了解老师的上课思路和知识结构,这样,上课时学生就能很轻松的跟上老师的节奏,较快地掌握知识点,也能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同学、老师交流沟通,实现知识接受的最大化。在这个前提下,教师才能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学习方式,改变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加强对教学方法的交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自己的教学习惯去上课,很少考虑到学生接受认知的需要,学生对本堂课知识与内容的接受习惯与方式,导致教与学完全隔离,教的只为教,学的只管学,造成了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的这种令学生早已厌倦的课堂教学状况。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在这种要求下,教师讲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上课?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上课方式?学生喜欢参与什么的课堂环境等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协商:内容的详略、授课方法、学生参与形式、学生知识反馈方法等问题,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才会精彩、生动、深刻、高效,既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与生成,也完成了师生生命的共同体验,真正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和理念。
  教师只有真正的俯下身子,贴近学生实际,用张弛有度、抑扬顿挫的语言,师生共同协商的知识板块,高效的教学方式,反馈方法构建新的课堂授课模式,才能让课堂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由配角变主角,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