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生成,课堂闪烁的生命之火

作者:金 华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开展和有效教学讨论的不断升温,各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形态等也在不断的提出、实践、完善,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生成”就是近几年来伴着新课程改革被大家逐渐认识并逐渐频繁使用的一个术语、一种理念。什么是生成?如何把握生成才能让其更好地为有效教学服务呢?
  
  一、什么是生成
  
  案例:一节出人意表的复习课
  当复习进行到必修Ⅰ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根据以往的做法,教师布置了相关的作业以及进行了单元测验。结合前面复习过的必修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的有关作业和测验情况,教师发现学生根本没有理清这些内容,经常张冠李戴。于是,教师改变了既定的单元复习计划,决定将三个分散的单元整合成一个专题“近代中国的强国之路”,重新梳理有关知识。
  当课堂教学进入到第二阶段时,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了一个表格,并留出十分钟时间给学生思考。一开始,学生都在安安静静的独立思考。但是很快,学生自觉地以前后座位为单位展开了讨论。
  十分钟过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顺利地完成了表格的前几项。到最后一项“启示”时,学生讨论的效果开始体现,回答问题的角度大大超出了教师的预设答案。
  在上面案例中,“生成”随处可见,也正是如此,才让这节课充满了活力。到底何谓生成?“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成”、“既定”的概念,是对教学过程中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
  生成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课堂场景的角度,一种是从教学方面。从课堂场景这个角度分析,生成可分为教师的“可预设生成(预设生成)”和“不可预设生成”,以及学生的“即时生成”和“延时生成”。从教学方面来看,生成又可分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生成三种。在以上众多生成类型中,课堂实践比较容易把握的是教师的“预设生成”和学生的“即时生成”。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都会预先做好教学设计,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问题的设置等。在教师准备范围内的,教师有意地预设,引发学生的相关生成行为,即为“预设生成”。如本来没有专题“近代中国的强国之路”的复习计划,但是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该项教学内容,该专题即为“预设生成”的产物。然而,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相互沟通、启发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变化。无论多么精细、滴水不漏的教学预设在课堂实践中都免不了被一些“突发性”事件所干扰。如在以上案例中,学生在没有教师任何的要求下自觉展开讨论,这种教师意想不到的,学生的突发行为,是教师“不可预设”的,也是课堂“即时生成”的。如果从教学角度来看,讨论法是教师没有预设的,这也是教学方法的“生成”。在解答最后一项问题“启示”时,虽然教师进行了答案的预设,但是学生的思维大大超越了教师的预设,这也是一种“生成”。
  由此可见,生成既不是教师预先完全设计好的、不可改变的计划,也不是学生完全随意的、无目的的活动,它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一种教学形态。那么,该如何把握生成呢?
  
  二、如何把握生成
  
  不论是预设生成还是即时生成,要想把握生成,让其真正为有效教学服务,教师的能力和智慧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1.教师必需要有重视生成的观念
  长期以来,我们大多数教师习惯了在传统教学的框架之中探求有关教学的问题,如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安排教学流程等,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课堂目的性更强,可操作性更强。但是,对“生成”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时甚至在课时的压力下,对生成产生反感和厌恶。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感觉教学过程正逐渐变成机械化的流水生产线,课堂的生命力正逐渐消失。教学不但没有让学生从中感觉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反而成了一个厚厚的茧,不仅束缚了学生,也束缚了教师的头脑和手脚。要让课堂重焕生机,需要“破茧成蝶”的勇气,需要解放我们的思想,树立生成的观念。
  2.教师必需具有创造生成条件的智慧
  虽然说大多数生成具有突发性、偶然性,无法创造。即使是预设生成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意志进行,但是教师可以为生成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都有深刻体会,在“满堂灌”的“授-受”教学模式下,课堂沉闷,生成十分有限。那么,我们可以从改变课堂氛围入手,为生成创造条件。如多和学生平等交流,多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和争鸣,并有意识地表扬有独立见解和求异思维的学生,实现师生的真正有效互动。在这样的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智慧得以启迪,参与意识逐渐增强,生成的问题自然会逐渐增多,我们的课堂教育机会也会增多。
  3.及时捕捉生成信息
  生成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一个重要体现。这种创造性活动带有很强的偶发性,如同流星划破夜空,稍纵即逝。错过了,再也无法重复。如同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于这样“不可逆”的资源和信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注意观察,以便及时捕捉。如在案例《一堂没有上完的课》中,教师已经引导学生客观地一分为二地去评价秦始皇这样的历史人物,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评价的方法,教学要求基本达到。这时,却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教师在惊讶之余,给了学生表述看法的机会,及时有效地捕捉到了这个“即时生成”的信息资源。倘若教师一味地以教学预设为标准,认为已经达成目标,没必要“节外生枝”,忽视了这个生成资源,那么教师也就不可能了解到学生真正的思考该问题的角度,而且,那些具有“求异思维”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会被打击并逐渐消失。长此以往,课堂自然就成了一潭死水,波澜不兴。在没有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下,创新精神自然要大打折扣,甚至无从谈起,又从何而来的有效教学呢?
  4.合理利用生成资源
  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有效的互动越多,师生关系越平等,课堂氛围越民主、和谐,课堂生成就会越多。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生成都是有价值的。对于那些无价值的生成,我们要毫不吝啬地舍弃,不能让其成为我们课堂有效教学的障碍。如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会有学生在没有任何特殊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向课室外张望,或者发出一些怪声等。对于这样的“生成”,如果也不分时机的加以利用,只会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而且还可能会让那些“不怀好意”的学生更加得意,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因此,我们大多数教师在大多数时候采用的都是“冷处理”的办法。但是,当我们面对真正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时,不仅要及时把握,还要加以合理利用,使其更好地为有效教学服务。如在案例《“农工”和“民工”》中,学生将“扶助农工”说成“扶助民工”。这个学生虽有故意捣乱之嫌,但是谁又能保证班上其他学生真正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呢?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没有置之不理,而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来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这个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联系到孙中山在革命过程中思想意识方面的一些变化以及国民革命运动的逐步高涨,可谓一举几得。
  5.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驾驭生成的能力
  创造生成条件,及时捕捉有效的生成信息在教学实践中已是非常不易。然而,要想真正为有效教学服务,仅此还远远不够。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老师捕捉到了有效生成信息,也注意引导了利用了,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浅尝辄止,没能将生成资源潜藏的教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令人不免遗憾。这不是课堂生成本身的问题,而是教师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所以,我们要想做得更好,除了教学机智外,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避免有效生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成教学活动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