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支持 引领 激励
作者:徐国强
一、营造学习氛围,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队伍的建设,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校要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就要努力为教师专业化营造氛围、创造条件,提供精神的、物资的大力支持。
第一,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职业变成专业。学校倡导教师争做学习型教师,每次教师会议第一件事是校长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政治或业务学习,要求与会教师做好笔记;各个年级组每月更换一期学习园地;组织教师观看魏书生等名人名家的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聘请有关人士对教师进行技能(如课件制作、农远工程资源应用等)的培训等。在创建校本教研合格学校的活动中,校长亲自为全体教师做辅导讲座,释疑解惑。学习不再只是学生的事,让教师也做学习的主人。学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同时也在着力打造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第二,提升教师的专职率,保障教师专有所用,用有所专。过去,由于学校学科教师配置不平衡,教师多头带课比较普遍,加上实行班主任为主的教师聘任制后,出现了有些学科真正的专职教师无课带,而其它学科的教师又因兼搭其它学科,头绪繁多(有的同时兼任三门学科、跨三个年级),无法集中精力专注于某一学科的教育教学。为此,学校着手从宏观上予以调控。在人事制度改革时,对各科的岗位进行了慎重设置,在尊重教师志愿的基础上,实行班主任抽签排序后集中聘任,每个班主任一次聘任一个科任教师,依序轮转,对已满工作量者进行把关,对无任职资格的坚决予以否定,优先聘任专职教师。采取这一措施后,教师的专职率达到了95%以上,保证了学科专职教师的专长有用武之地,专职才能专业,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三,投资改善学习条件,尽力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学校在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投资近万元将光纤宽带拉入校园,对每个教师办公室的电脑予以升级,鼓励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资源,多与外界沟通。学校领导定期对教师的网络培训情况予以检查,加强督促。同时,安排专人负责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下载和管理,并对各班各科的使用从次数上予以量化要求。老师们尝到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甜头,现在要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课,得提前三四天预约。
第四,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类型培训。在学校教师的学历全部达标的基础上,学校支持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规定完成本科及以上学历培训任务者,每人每年可获300元补助。上级组织的省市各项培训活动,学校也尽可能多地派教师参加。针对学校美术学科无专职教师的情况,学校专门做工作让一名年轻敬业的教师转行,并安排参加各级培训活动,使之很快取得了任职资格,填补了美术学科专职教师的空白。
二.强化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的作用日趋明显,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进程中,它成为有效途径之一。学校立足学校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为学校教师特别是部分薄弱学科教师的发展搭建了平台。
1.专家引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专家学者的讲学,能给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的感觉,即便山重水复也会柳暗花明。今年四月,学校特邀了宜昌市教研中心英语教研员徐启富老师到校,给全校师生作了英语学习要“多看、多读、多记”的专题报告,并与学生和老师面对面进行交流,答疑解难;为培养年轻英语教师朱敏,经三峡日报牵线,她与宜昌点军英杰外校副校长、宜昌市英语学科带头人熊朝阳老师现场拜师,结对帮扶,《三峡日报》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学校还请宜昌市教研中心市教研室老师到校与老师进行座谈,为语文教学指点迷津;市教研室多次到校,对我校英语、化学及其它学科教师的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进行直接指导。
2.同伴互助
我校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四人,专家组成员三人,分布在各个学科。学校给他们提出要求,在全校特别是教研组内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并确立了老带青、校领导和党员教师带普通教师的帮扶措施。每双周一课外活动为教研组例会,除了学习课程、教材之外,更多的是在一起探讨教法心得,研究学情。教导室把集体备课纳入常规,在开展“人人都上一节好课”的活动中,教研组听、评结合,教、研融合,有效发挥了同伴互助作用。
3.教学反思
教师对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失败之处、教学精彩之处、学生问题之处、学习心得等予以小结,以利于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给出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现在,学校已经将教学反思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方法分学科进行落实,通过“千字文反思”和“我讲我的教育故事”竞赛活动,检查和展评并举,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方式和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4.校际交流
请进来,走出去,这是我校一贯倡导并坚持的作法。学校与同镇的双莲中学及市内的一些兄弟学校,还有市外的红土、瑶华中学等校一直有着密切的友好往来,经常在一起开展学科研究活动。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学习,优势互补,促进了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
三.实施发展评价,激励教师专业化发展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仅仅靠创造宽松的氛围,开展一些活动是难于实现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保证此项工作的持续、健康地运行。
1.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学校教学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管理,本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在教师的管理中,对不同教师提出不同要求,并在仔细研究每位教师的教学起点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专业发展的建议,管导并举,以导为先。这样既能形成团结和谐的氛围,又能形成竞争机制,调动积极向上的活力,让教师在遵守严格的规章下又能心情舒畅的工作,便于教师积极健康的发展。
2.着眼于发展的激励性评价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发展、动态的过程。因此,对教师的评价也不应该是机械的、一次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一目标指出,教师评价必须体现“发展性”,是一种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激励性教师评价。本学年,学校一改过去以最后一次考试成绩定优劣的做法,把期中、期末按一定比例综合核算,并注重过程中的德、能、勤以及教学常规、个人成果等。开学初把各种考核方案(包括职称晋升、年度考核、评优评先、骨干教师评选)等均提交教代会进行讨论,通过后予以公示,增强了考核评价的公开透明度,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教师有了自己发展的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期望,工作、学习信心十足。
学校立足实际,营造学习氛围为教师专业化奠基,开展校本教研为教师专业化搭台,实施激励评价为教师专业化助力,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日趋成熟,改造薄弱学科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