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浅谈中小学教师与新课程共同发展的对策
作者:陈 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任何课程都必须经过教师的理解与内化,才能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才能把理想的课程转变为现实的课程。而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体,他们的自身发展将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课程与教师是教育过程中两个根本性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理念、构建的框架体系,对教师在理念和行为两个层面都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是教师,最大的动力也是教师,而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将教师从阻力状态转变为动力状态”。要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师必须以崭新的面孔出现在课堂上。新课改强调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广大教师来说,该如何面对这次新课改呢?
1.更新教育观念,对新课改充满期待
要适应新变化,观念的更新是最基础的一步。教师是新课程的主人。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从理念上准确把握并理解新课程的精神。课程理念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它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性质和意义,集中体现课程改革的方向。贯穿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对新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研究新课标,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的理念,要正确理解剖析,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全面体现。
2.做学习型教师,坚持教学相长
教学的理论与观点、方法与手段在不断地更新,教师必须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既是终身教育观念形成的标志,也是终身教育实现的条件。因此,学会学习是教师终身教育观念形成与实现的保证。贯彻《纲要》精神,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自己应首先学会学习。只有自己知道如何学习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教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同时,教师要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在这种互动中不仅可以使学生获益,教师本人也会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导使学生得到发展,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又反过来会促使教师继续学习、不断进步,这就是教学相长。教师应该在师生交往中与学生同时学习,提高,在发展学生同时,自身也将得到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新课改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师应该学会学习,学会研究。一个不会学习的教师是不可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因此,教师应该做勤奋的学习者。
3.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和反思者,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反思水平
提到研究两字,不少教师会认为中小学教师只管教,研究只是教育理论研究者的事,不是教师的责任,其实,作为在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更有发言权,因为,真实的教学案例都是发生在课堂这个环境中的,广大的一线教师也应当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一个懂得教育规律,并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理论水平的教师,能够更好地从事教育工作。参与教科研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对照自己的教育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果教师能以研究者的姿态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那么,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就会随之不断得到显现,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组织实施新课程教学,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和研究能力。
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是掌握实践性思维方式的“反思者”,是同儿童一道重新发现和反复探究的“研究者”。成熟的教师都是具有自我教学反思能力的优秀教师。教师可以进行三思:即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
4.建立教师合作文化,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合作。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合作理念处处得到体现。新课程超越了教材改编作为课程改革标志的局限性,超越了单纯以时间作为划分依据的阶段性,它把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并通过这种新课程,营造一种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
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每位教师都应增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积极有效地利用外部提供的有利条件,结合自身内部的有利优势,共同致力于促进合作性教师文化的建设。通过发展合作性教师文化,使学校成为一个教师相互学习、合作、共同发展的场所,让所有的教师能在合作分享的文化氛围中实现专业自我发展和成长。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自身成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课程改革为教师创设了广阔的空间让教师发挥和创造。另一方面,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挑战。正如课程专家们所说,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最终教师将与学生一起随课程的发展而发展。